方燕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西区) 610072
摘要:美育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种教育。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学校和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和方法,忽略了学生的美育教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本文笔者将探讨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育教学;全面发展;基础教育
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具备必须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改进基础教育中的美育教学。美育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和老师唯学生的成绩定论,忽略了美育教学的重要性,违背了人才培养的规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一、美育教学的内涵和概念
美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美育即为审美教育,由审美和教育两个部分组成,审美就是对于美的事物的认识、欣赏和创造的能力。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将人们对于社会、自然、艺术和文化中的美进行感知和传授的教育过程。狭义的的美育教学指的是艺术教学,而广义的美育教育包括一切能够刺激人的感官,启迪人的智慧、触动人的心灵和感应的,让人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培养的教育都可以称为美育教育。美育教学必须深入基础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美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应试教学已经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高素质的人才,需要素质教育来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而美育教学正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美育与素质教育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缺乏美育的素质教育是残缺的、不全的,也无法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其中美的方面就是要求学生要得到美育的教育。美育关注的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仅能够培养人的审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是一种构建人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美育的启发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绘画、欣赏美妙的音乐和游览美丽的自然之美的同时,让心灵和世界对话,并且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和熏陶,让自己品格更加高尚,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更加的深入。
(二)美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的基础教育不仅仅是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美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审美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他们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同时美育教育还能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提高。通过审美教学,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感受事物,区别他们之间的形状、明暗和色彩,再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进行概括和提炼,使得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提高。如在美术课中学生进行速写画的训练就是一种美育教学。学生首先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对要画中的事物进行简单的记忆,储存要速写事物的形象知识,然后再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事物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和概括,从而创造出自己眼中和心中的事物,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才能。
(三)美育教育对其他学科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美育教育本身具有极其强大的学科连接性和结合性,符合现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更加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如音乐教学中,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的音乐知识、音乐演奏的技巧,更要让学生主动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和对人心灵的净化,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这就涉及到美育的教学。不仅仅对音乐教育,对于其他如美术、语文、数学等学科美育教学更是无处不在。
无论任何课堂,好的教育方法总能让学生在教师的讲授、板报的书写、教师的言行中得到视觉美、听觉美甚至触觉美的体验,让学生更加的热爱学习,更加的热爱课堂。总之美育教学应该深入到每一个学科、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中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改进美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前面我们讲到美育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意义重大,但是现阶段的美育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学校只抓学习成绩不够重视美育教学,美育教学缺乏完整的理论指导、美育教学的方法单一等。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解决这些美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美育教学的发展创作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深入理解并重视美育教育。
美育教育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仅仅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美育教育存在于基础教育的每一个学科之中。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首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体会和创造,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其次,学校还要改变原有的唯分数论的应试观念,加大对学生美育教学的投入,真正培养出能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美育教育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中的美育教育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指导,学校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进行美育教学,形不成完整的系统,不利于学生的美育能力的培养。我们要首先在基础教育中,完善美育教学的理论指导,要加强美育理论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合和吸纳,将美育理论的研究纳入教学的范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提高美育教学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设计,教师要通过美的知识理论方面向学生阐释什么是美的,应该如何鉴赏和感受美的事物,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提高要求,让学生进一步进行一些美的创造,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改进美育教学的方法。
首先美育教学应该是颜色、声音和形状的完美结合,完美在美育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触觉来进行审美欣赏。欣赏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要耳朵感受音乐的旋律之美,眼睛浮现出音乐所呈现的场景之美,手要亲自操作去用钢琴或者其他乐器去创作出这首音乐的旋律。其次美育教学应该深入到教材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学校开设的各种学科和教材都是具有一定审美的,是课堂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媒介和宝藏。数学图形的对称之美、语文课文的词句之美、化学实验的变换之美等等,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让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不仅提高成绩,更重要是自觉受到美的熏染。最后美育教学的方法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而应该多种多样。在基础教育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教于乐,提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的同时,使得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中小学美育教学的本质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欣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教学应该深深扎根于基础教育中,从而使得基础教育更加的完善和全面。作为中小学的教师,我们要不仅仅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更应该让他们自由享受人类所创造的的优秀的文化遗产,挖掘他们的艺术潜能,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哲,龚建设.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新疆乌鲁木齐市“立德树人”工作座谈会综述[J]. 人民教育. 2011(Z2)
[2] 王富.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学校管理——中小学校长如何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J]. 中小学校长. 2014(01)
[3] 李有毅. 立德树人 培养真善美大写的人[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02)
[4] 凌宝荣. 浅析英语教学的美育教学[A]. 2013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