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鹏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银川职业技术学院 750021
摘要:当前青少年的吸烟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性问题。本文的作者是一名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对中职学生的吸烟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解决中职生乃至青少年吸烟的几点对策,希望可以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吸烟问题的共同关注。
关键字:青少年 吸烟 危害 教育管理 全社会共同关注
银川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覆盖范围较广主要来自全区各地,学生平均年龄15岁。因为多种原因造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普遍不佳,综合素质不高。学生中吸烟的情况也比较严重,相较于普通高中而言,学生的吸烟率居高不下。为了对中职生的吸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吸烟的原因寻找解决之道,笔者制作了《中职生吸烟问题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学院范围内随机选择班级发放问卷并随机选取学生进行访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9份。经过分析后发现我院学生吸烟的发生率达到17.2%,其中男生61.4%,女生8.3%,从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女生的吸烟率有上升的趋势,在与学生的访谈中获得的信息也表明近年来女生吸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整体情况不容乐观。综合分析了学生吸烟的时间、所处的生活环境、个人精神活动等因素,发现目前导致中职生吸烟的原因主要有:
一、受家庭和生活环境影响,选择吸食烟草
笔者在整理调查问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首次接触、吸食烟草的时间并不是来到中职学校之后,而是多发于小学和初中阶段。起初多是见到父母及身边的成年人有吸食烟草的现象,从而产生想尝试的冲动。
二、受当前影视作品影响,选择吸食烟草
在当前众多的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吸食烟草的镜头,有的甚至被拍摄成特写镜头而备受推崇成为经典。青少年的思想普遍不成熟,自制能力较差,喜欢追逐潮流寻求时尚,而众多的影视作品中所展示的吸食烟草的镜头会给青少年造成一种误导,使青少年错误的认为吸食烟草是一种很时尚、很酷的行为。
三、受朋友圈的影响,选择吸食烟草
在接受问卷和访谈的学生中有近50%表示,自己吸食烟草是由于同学或朋友的推荐,从而选择尝试吸食,进而形成烟瘾产生依赖。生物及社会学家研究表明:人类是属于群体性生物,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作用极大。当群体中出现吸食烟草的现象时,有的学生欣然接受坦然吸之;有的学生明知不对,但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选择接受并尝试,最终成为烟民中的一员。
四、受个人心理和精神因素影响,选择吸食烟草
笔者在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原因,自己主动选择吸食烟草。这部分学生中有的因为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如家庭长期不和睦、父母离异、亲人去世等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为了缓解压力寻找精神寄托而选择吸食烟草。
不论是处于何种原因而引发中职学生选择吸食烟草,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是相同的。中职生一旦养成了吸食烟草的恶习,大多会伴随一生挥之不去,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为了保障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使中职生远离烟草的伤害。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和长期思考,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目前国家在保护亲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相继出台了《未成年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来专门保护未成年的合法权益。面对当前青少年吸烟率逐年上升的严峻形势,仅仅依靠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应当从源头入手进行治理,通过切断青少年获得烟草的来源的方法,达到控制和阻止青少年吸烟的目的。
2.建议国家广电总局及新闻出版机构等相关部门今后应在影视作品的审核中,将吸食烟草的镜头规定为限制级镜头,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避免青少年因盲目的模仿而受到荼毒。
二、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实现家校联手共同教育、共同管理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孩子“三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吸烟,从而保障孩子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各级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发动学校的各级教育力量密切联系学生家长,通过访谈、培训、家长会、网络学习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并保持有效的家校交流通道,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共同管理来帮助青少年预防、阻止、戒除吸食烟草。
三、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1.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已经建立的要积极发挥作用,防止心理咨询室名存实亡成为摆设。
2.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优势和作用,通过班会和集体活动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吸食烟草的危害。对于已经或正在吸食烟草的学生要采取“宽严相济”的方法,一方面给予相对的宽容和关爱,避免出现对“问题学生”的歧视现象。另一方面应当实施严厉的管理,使学生认识到吸烟导致的不良后果和需要付出的严重代价,迫使学生能够时刻保持警惕之心,增加对烟草的抵抗力。
3.通过集会、培训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全体教师对学生吸食烟草的重视程度,形成学校管理的合力,防止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孤军奋战的现象,形成学校全体教职工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总之,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吸烟问题,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缪维芳.吸烟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
[2]周德祥.家校合作: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家庭教育,2013(1):21-22.
作者简介:
万鹏,男,汉族,中共党员,银川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曾长期从事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心得,多次获得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联系电话:1362959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