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课内翻转的号角,自主学习任务单来助航 ——以《设置工作环境》一课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黄惠玲
[导读] 结合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本文将国内外风靡一时的翻转课堂进行优化,
       黄惠玲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山中学
        摘要:结合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本文将国内外风靡一时的翻转课堂进行优化,尝试课内翻转。即将翻转课堂的课程自学移到课内,并且将知识消化融合为一课时的模式。翻转课堂的精粹之一:自主学生任务单,以任务驱动指引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来源获取相关信息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制作一份真正有指导作用的任务单,是实现课内翻转的重要保证。作者结合《设置工作环境》一课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具体阐述了信息技术课程课内翻转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任务单 初中信息技术 课内翻转
        2019-2020学年秋季学期开始,广东省信息技术教学正式启用了新教材。新教材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或“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过程,并以多种多样的主题式探究活动,激发同学们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无独于偶,这一过程与近年来国内外盛行的翻转课堂模式有一定的关联。结合山区信息技术教学开设的实际情况(一周一课时),笔者尝试将翻转课堂的所有过程合并到一节课内,即“课内翻”教学模式。
        而实现“课内翻”的主要自主指引地图——学习任务单指的是学生在该课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及相关任务设计的清单。它明确每个学习环节所需掌握的学习目标(如基本任务、拓展任务),并指引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如何先学,让学生知晓课程基础知识和重难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学习。为自主学习任务单所提供的学习资源除了教材、课件之外,还提供了生动立体的微课,更直观的展示基础知识及学习重难点。笔者结合《设置工作环境》一课,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由此阐述任务单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设置工作环境》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广东教育出版社编著 信息技术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八课《设置工作环境》。
(2)达成目标:通过阅读教材、网络搜索以及观看微视频资源,完成任务单的任务。
(3)学习方法建议: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二、本课教学导入
        本课以游戏闯关导入:Win7海岛位于太平洋(美国),海盗船长盖词在此建立他的海盗基地——微园,并藏匿了很多奇珍异宝。同学们只有奋勇拼搏过四关,才能得到他的宝藏!
三、学习任务:
        请我们的小勇士们扬帆启航,开启我们的探险之旅吧,只要我们积极努力,打破层层关卡,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关卡一、设置多媒体设备(课本P48—50)
        修改Windows登录文件(指定文件名为《深水炸弹爆炸》,存于电脑桌面——攻关锦囊)
        教学小助手:多媒体声音设置
        (二)关卡二、设置日期和时间(课本P51)
        深水炸弹攻破第一关后,勇士们稍作歇息,约定时间闯入第二关,完成如下任务,即可轻松破关。
任务一:更改时间,2020年10月1日,进攻第二关                        任务二:海岛位于美国,所以更改时区,选择太平洋时间(美国和加拿大)
        教学小助手:设置日期和时间
        (三)关卡三、添加与删除输入法(课本P52—53)
        查看计算机已安装的输入法有哪些?
        按个人需要和实际应用情况,删除不用的输入法,并观察操作效果。

         
        教学小助手:  输入法删除和添加
        下载“百度输入法”(如网速慢,可查看电脑桌面——攻关锦囊)
        教学小助手:下载输入法并安装
        关卡四:添加字体(课本P53—55)
        任务一、查看计算机已安装的字体。
        任务二、将攻关锦囊中的字体(其中一个),添加到Win7系统中(攻关锦囊提供两个字体:毛体和郭小语钢笔楷体)
        教学小助手:任务四  添加字体
        你真棒!!完成了课本的关卡任务。如果你觉得这太简单了,欢迎进入终极大挑战。
终极挑战:
         网上下载一款喜欢的字体,把它们添加到Win7系统中。
三、困惑与建议
        在根据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任务有困难,遇到哪些弯路,需要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把你的困惑和建议写下来。
         
        通过实践和不断地学习应用自主学习任务单,笔者分析在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配以相应的情景激趣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最开始阶段,利用各种形式的内容材料激发学生对该课时的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良好的导入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可以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例如,本课例中,把自主学习任务单比喻为一份地图,帮助学生进行海岛探险闯关去创设情境,启迪学生进入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知识学习。
        二、任务驱动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教师为指引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学生为体的教学方式。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学生可在理解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和工具去获取各种资源,再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筛选、运用,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部分学生会利用互联网来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个利用计算机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学习任务设计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实现分层教学,鼓励个性发展。
        学习任务上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机会,以及自我展现的尝试创新空间,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总结、归纳不同方法实现学习目标。如本课例中,除了课本的详尽操作步骤外(运用控制面板),其实还有更快捷的方式,有学生在演示时就使用了新的方式(运用状态栏直接调出任务窗口)。所以在课堂上,对这些富有个性的创造必的操作方式,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
        此外,学生因个体自身特点,家庭、学校、地区经济不同,在学习能力上必定存在不少的差异。在学生任务的设计中要注意分层,基础薄弱的学生注意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和基础知识的运用,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就鼓励其进一步学习探究。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在课堂上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四、学习任务需配置相应的学习资源。
        学习任务确定后,可根据难度对其配置相应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可包括课本教材的参考内容、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互联网资源等。如此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支持,学生可根据个人需要寻求帮助(基础好的不用借助便可完成任务,而基础较弱的可反复多次使用资源),更有效地实现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6年修订)
【2】 赖月芳 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分析 2016(5)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2018年度青年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18JX07238)结题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