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花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林业中学 154431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不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一种提高,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在这些所培养的能力之中,就有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进步是有着给长大的作用的。创新意味着进步,意味着更好地未来。本篇文章以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的核心,提出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初中语文教师们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更重视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早地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创新能力;能力培养;教育
引言
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不只是为了一个短暂的阶段性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能力的一种培养。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创新能力对于社会的进步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如果只是沉浸在过去的知识,能力或者成果中,那么社会的文明发展就只会停留在某一个时刻。这对于人类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但创新能够帮助人类在思维与想法上有更加多变的角度,帮助其对于事物的认知与研究更加深刻,促进研究成果发生本质上的突变,实现社会发展的一种飞跃。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其创新能力是对祖国未来的一种长远考虑,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举措。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的创新能力指的是在大量的知识积累下,虽然使用了现有的思考方式,但却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与常规的结果不同的见解或者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对事物的认知更加全面,并且对这个社会中的现象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进而在研究某个问题的时候充分发挥这一特质,碰撞出新的研究思路,帮助问题研究中所遇到的瓶颈,从而使得问题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推进与发展[1]。而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繁荣,与人类的创新力量也是完全分割不开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程度。
二.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于课程的讲解过于详细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更高,常常会将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每一个方面的讲解都很详细,甚至于有的教师恨不得将自己所有对于知识的理解都一次性地塞进学生的脑海里。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到提升的作用,但也会让学生在学习方面更加依赖于教师的讲解,限制了学生进行自我思考的空间,导致学生容易形成一种思考上的怠惰心理,对学生长远的学习效果是有不利影响的。
(二)部分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不够。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绝大多数的知识都来源于教师的教授,因此,教师的知识素养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上能够达到的高度的。但部分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是完全不够的,无论是从本身知识的渊博程度还是所掌握的教学方式上来看,其能力都还是有所欠缺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不能解决的困惑时,去找老师进行解答,但老师自己也不会的窘境。此外,教师能够使用的教学方式也会非常有限,甚至有少数的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就只是要求学生不停地背诵,而不是去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技巧地学习。
(三)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纯粹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止是教师存在问题,学生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大部分的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的目的都不够纯粹,他们之所以去学习语文,并不是因为对于这门课程的热爱,甚至可能连喜欢都称不是,完全只是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而语文成绩又是占比较重的,于是不得不去学习。但他们从心理上对于语文的态度又是轻忽的,他们会觉得会说话就会语文,完全不用下苦功专程去学习语文,故此在语文的学习上普遍积极性不高。
(四)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参与欲望不高
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若想教学的质量好一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就一定要积极。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并没有参与语文课堂,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想法[2]。在课堂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埋头听教师说,连抬头的次数都很少,就更不用说站起来与教师进行交流了。即使有的教师通过点名的方式将学生强行拉进课堂交流中,学生也会因为畏惧心理或者其他的原因战战兢兢,在亲身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完全获得一丁点儿正面的感触,于是也完全不想再有下一次。
二.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拥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而知识的积累是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中进行的。兴趣能够促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而让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拥有更多的积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学习快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增强其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或者是以更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帮助学生培养语文学习的信心
有的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最开始其积极性是很高的,但之后因为学习成绩总是得不到提升,因此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放弃了对语文的学习[3]。这对于在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培养其创新能力显然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还应该帮助没有信心的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而有信心的学生,则更应该帮助他们加强信心,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去进行大胆的假设,锻炼他们思维的活跃于开阔程度,进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帮助学生增强其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应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学生的脑海里先想到了,才会有为之去努力,去进行实践验证的可能性。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与增强。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所想到的大胆地说出来。对于学生偶尔天马行空与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抱有打击,不屑的态度,要正视学生的这些想象,有可能的话还应该支持学生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而对于被证实确实是无用的想象,也不应该直接否认,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只是当前的科技办不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了,对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进行持续的鼓励。
(四)还应该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得更加紧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得更加紧密。理论是学生进行思考的基础与思维支持,而实践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验证。二者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只有将二者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帮助学生的实践更加有科学依据,进而才更容易产生成果,有成果支持的想象才能被称之为创造力,否则就只是空想而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落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在具体的时间中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理论有所疏漏的地方,从而明确改进的方向,帮助学生创造力的产物早日成为现实。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学生的兴趣,自信心,形象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成果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拥有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清.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普童话, 2020, 000(003):P.45-45.
[2]吴燕明.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 读与写(教师), 2020, 000(002):P.1-1.
[3]张宇龙.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及改善措施[C]// 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