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春河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16小学 750001
摘要: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新的活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用
前言:教师的职责是将知识有效的传达给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文写作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也可以直观看出学生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也为教学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在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提升对于作文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1文章真情实感不足
小学生基于年龄段特点,其身心状态有待成熟,其思维与智力均处在发阶段,为此,同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依旧有很大明显差距,但对小学生天性而言,他们十分活跃、活泼,对一起充满好奇,为此能够创作出更多与自己年龄相符的童趣文章,在写作中想要将小学生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语文老师需要对学生全面开展情感教学,从而将学生情感感受力进行提高,如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写出来的文章真情实感不足,缺乏血肉,为此我们需要深思。
1.2作文太过模版化
据有关调查研究可见,目前大多小学作文都是先模仿接着再进行写作,模仿中如果老师教授的方式不符合实际,从而会使作文出现严重的模板化问题。如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十分惊人,为此,学生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上面寻找更多相类似的写作模板,虽然这部分模板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词汇的积累,提高语言组织能力,然而,这也是造成学生复写率高的原因,最终导致学生写的文章模式化,没有表现出真情实感。
1.3写出的文章脱离生活实际
对学生来讲,所谓作文就是积累文字素材并对艺术进行再加工,所以,事实上写作就是将文章技巧归结成语言通顺的句子与段落,通常来讲文章素材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所以,创作文章时也要立足于日常生活,这样会使创作的作品充满活力与生机。纵观当前小学教学现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很多都停留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根本未脱离室内环境,所以导致写出的文章基本都是对句子的叠加,从而使文章的真情实感不足。尽管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然而,在实际写作中也不乏缺少一定的情感和活力。
1.4学生抄袭、仿写情况屡见不鲜
当前社会网络信息发达,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根本不自己思考,而是对范文过度的依赖,基本上都是模仿以及摘抄作文拼凑而成形成文章。这样的写作方式,既不会推进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也会使得写出的作文空泛,缺乏血肉之情。此外,时间久了,学生懒惰心理会逐渐形成,自身原有的思维模式和风格也将失去,经常复制模仿会使真情实感和创新思维逐渐被弱化。所以,老师需要严格要求学生创写的真实性,对学生抄袭和仿写作文的情况进行坚决杜绝。
1.5教学点评不足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学点评的作用十分巨大,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点评提高学习热情,从而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主体地位加以忽视,教师是主导。老师在课堂中选择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并对学生写作的效果不够重视,并未仔细分析和点评。学生就无法对自身缺陷以及创作技巧去明确。很多老师在课堂中并不会去点评,这样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热情和动力。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1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互联网搜集优秀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材料,丰富和拓展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感,创新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进行“二十年后的家乡”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或者动画的形式,向学生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美景,让学生从中吸取和选择各类素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根据自己的想象,以自身的视角进行创作。通过吸收和借鉴有助于自己写作的素材,并对其进行加工创造,形成一篇优秀的文章,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2创设实际场景,再现生活实况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对于现实生活的接触和认知都非常有限,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无话可写的情况,很难生动形象的进行文字表达。这种时候,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能写的题材。
如:教师指导学生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写作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关于有关各地风俗视频短片。以此吸引学生对于内容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自己的家乡有怎样的风俗习惯。逢年过节你的家乡有怎样的有趣风俗,有什么好吃的和好玩的?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最后在回到课程主题,用生动有趣的文字来描写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这就成功的将信息技术带入了作文教学中,围绕主题,设置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2.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鉴赏能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作文的教学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例如,在“学写倡议书”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展示各种各样搜集到的倡议书样式,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理解倡议书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注意事项,能够对比这些倡议书的优缺点,吸取优秀作品的精华之处。另外,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的优秀文章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各抒己见,对这些文章进行评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2.4写作后,提升评改效率
指导学生对作为进行修改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文章批改只能在卷子和本子上,最多就是好的文章读一篇。这样显然达不到提高学生能力之一目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文章的批改都在平台上进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共同分析一篇文章的优劣,查抄其中的不足,一起进行修改。不同的文章进行比对,师生一起讨论。
利用传播媒介学生在修改自己或修改他人文章的过程中视野开阔了,诊断评价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写作修改得到了提高,促进了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之后将这些文章放到 QQ、微信、微博进行保存,作为日后写作的参考。
结束语:
总体而言,不经过长时间刻苦的训练就无法形成优秀技能。坚持让学生阅读,不断积累学习,让学生每天写一段话,收集优美语句,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愿望,鼓励学生写作。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所写的内容,重视学生的写话兴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分析学生的写作内容,会得到更多意外的发现。不仅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成远.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89.
[2]亢静.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策略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3]杨光.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5):112-113.
[4]朱小芳.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有效性[J].明日,2019(40):57.
[5]孙睿彬.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5(63):34-47.
[6]冯兴.微课资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开发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91.
[7]蔡丽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好家长,2019(08):143.
[8]姚菊梅.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小学电教:下,2019(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