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娜
象山县丹城第六小学 浙江象山县 邮编:315700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开端,是学生开始产生学习认知的阶段。数学作为人生命中最基础的一项生活工具,其教学意义更加重要。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就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构建出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环境的、满足现代小学生需求的课堂环境。本文基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打造高质量数学课堂展开论述。
关键词: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打造高质量数学课堂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而由于小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并不完全成熟,其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数学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优化策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水平,已经逐渐成为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
(一)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小学教师需求量较大,但现有的教育人才相对匮乏,因此,造成教师行业的准人门槛较低,有相当一部分的数学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化的学习,自身的数学专业水平也远远不够,尤其在小学阶段中,教师往往认为只要自己把小学教材中的知识点理解并教授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最为基础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若忽视了这一点,会严重阻碍学生的长期性学习效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单一,板书授课仍突然占据主流,一方面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降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教学重难点,使得后续的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导致教学效率的止步不前。(二)教学浮于表面,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性格特点,小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将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维持课堂纪律上,再加上教学任务的双重压力,教师为了保障教学进度的落实,往往在教授教材内容时泛泛一讲,简单粗暴的将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传授给学生,亦或是让学生将公式定理死记硬背,课后运用题海战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长此以往,尽管学生在短期内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但是由于教师教学的表面性,没有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人的探究和方式,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后面更加复杂抽象的数学原理时,难以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形不成完整的数学思维体系,无法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学习效果的长期有效性。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动、活泼、好奇性强的特点,枯燥无味的小学数学课堂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情况,重视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愿意在课堂上主动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对复杂的数学知识。例如,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讲授“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数学课时,就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教师先通过班级内部的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示出一张巨大的百货超市图片,并给学生提出了相应物品的购买要求,如学生要拿着人民币到超市买3个苹果、2个橙子和5根香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学生们的兴趣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纷纷注视着屏幕,分别思考着苹果、橙子和香蕉的个数。此时教师再分别为学生出示这三者的单价,并配上相应的人民币图片,如1元、5元、10元等,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上相应数值的印象,使学生对人民币值概念的理解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次数学课堂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趣”是活跃小学数学课堂的第一步,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好动的年龄,教师应抓住课堂的前二十分钟引导学生进人教学内容的学习。如果教师可以创造出一个和所要教授的知识大致相同的教学情境来,同时这个情景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被唤起,他们就会主动联想以往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来进一步发散思维,这样一来,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实现双赢。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节课时,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钟面,几乎都会看时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学习此课学生不仅能对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有更充分的认识,而且还能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促进学习。笔者这样创设这节课的教学情境:师: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时间的,比如某某同学你是几分几秒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呢?中午你又从什么时间开始吃饭呢?什么时候睡觉呢?所以,要想准确地知道日常生活的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生:老师,我知道,钟表上的时间都是由指针组成的,最长的是秒针,最短的是时针,还有一根是分针。师:某某同学真聪明,看来平时也很用心地观察生活哦。同学们你们看(手上拿着钟表对着学生讲解),钟面上的数字和圆点要对应到一起,并且均匀的排成一圈。我们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还分成了5个大小相等的小格,加起来一共是60个小格,这些格子组成了时间。
四、转变教学思想,塑造学生地位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发起者,因此,教学改革也必须要以教师为源头,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深化理解,让教师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人的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中的“统治者”,而“教学”是教师唯一与学生表达的过程,学生只能围绕教师被动吸收内容,缺乏自我表达和体验的过程。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会造成学生与教师的对立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观念,将课堂的主要过程由教师的“教知识”向着学生的“学知识”进行转变,这是实现学生课堂地位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师向“引导者”发展,学生向“学习主人”递进的过程。以“方程的意义”一课为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以概念定义的形式为学生解析方程的含义。而在新理念下,教师则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发现方程思想的含义与意义,从而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概念。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多个式子,其中包含数字关系式、不等式、方程式等不同形式的内容,由此让学生进行分类和总结。
五、课件整合资源
数学教学运用远程媒体资源,应当立足于教材,注重在多媒体课件中把教学资源整合起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节省板书时间,同时集中讲解重难点内容,实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标。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时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运用微课的方式把本课重点内容融入小组学习中,这样有助于学生辅助练习,实现增加学生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善于运用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引导本班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活动,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综合性评价,最终促进学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飞.优化设计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53.
[2]张伟.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中国新通信,2019,21(17):206.
[3]杨玉赐.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才智,2019(24):1.
[4]袁洪静.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农村教育,2018(10):56-57.
[5]晏琼.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2):159-160.
作者简介】沈娜,女,1986年12月出生。浙江省象山县,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