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丹
浦江县南苑小学 322200
【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本文根据自身利用“之江汇教学空间”开展小学数学绘本故事教学的实践经历,阐述了互联网+模式下的小学数学绘本故事教学的应用与优势,实现深度融合,建构“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生本课堂。
【关键词】之江汇教学空间 小学数学绘本故事教学 互联网+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线下教学转移到线上教学。“之江汇教学空间”是当前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学生、管理者等教与学的各个主体之间进行沟通、分享、交流、反思、传承等教学活动的载体。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深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 新模式。引导学校与教师依托网络学习空间记录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教学综合分析,创新教学管理方式。”从中可见国家对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重视程度。
浦江县是浙江省之江汇教学空间的试点县,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网络学习空间+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美妙数学小花园——小学数学绘本故事的教学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实验与研究在三年多时间的不断沉淀、发展中,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数学绘本阅读教学模式。
一、课前:网络空间的资源引导自主阅读
美国斯图尔特.J.墨菲先生认为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离不开“看”。他说:“是美丽的图画和生活的故事教会了我数学。”因此要让低段学生学好数学,爱数学,教师要想办法吸引学生所有的兴趣去关注数学绘本。
“网络学习空间”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评价的及时性,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课前,教师可围绕数学绘本故事的主题给学生推送“导学案”和相关的自主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自学,再在自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收集与数学绘本故事主题相关的数学资料,引导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和方法尝试课前阅读,在“尝试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将困惑和问题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发布出来,从而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数学绘本故事阅读指导做好准备。
二、课中:网络空间的互动性提高阅读水平
网络学习空间与数学绘本故事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变,使传统的“以教为中心” 转变成“以学为中心”。教师可根据课前学生尝试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所展示的阅读成果和疑惑,及时了解学情并整理出符合学生需要的课堂学习资源,通过同步课堂、移动讲台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辅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而网络学习空间的交互性、共享性又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分享收获,自主归纳
爱说,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绘本中的内容,让学生变成绘本中的主角;让学生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去解决问题。这样更符合一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与合作中学习数学,真正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们通过线上和线下分享自己课前自主学习和尝试阅读的收获、问题和初步的绘本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针对课前的困惑和自主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同时,教师向学生推送相关的辅助性资料或工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重点解决共性问题),提炼并归纳有效的绘本故事的阅读方法。
2.合作交流,自主完善
儿童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绘本中的故事来呈现,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断产生数学问题,从而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在归纳数学绘本故事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开展同伴互助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线上交流自己的阅读成果,并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教师还可对个别学困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向他们在线推送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尽快掌握阅读方法,从而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提高数学绘本故事的阅读质量。
另外不断鼓励学生课外独立阅读,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亲子共读,回来和班中的同学一起交流,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鼓励家长利用假期一起参与亲子阅读活动,增进亲子阅读交流的机会。
3.展示分享,自主评价
学生在完善和提升原阅读成果的基础上,把阅读成果发送到个人的网络学习空间,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与意见。教师及时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还可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推荐完善后自主创造的“数学绘本故事”,以鼓励创新、表扬进步。
三、课后:网络空间的储存性和生成性促进自主阅读
在网络学习空间中,每一次课前与课中的学习资源都可储存起来,师生和生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动产生的生成性资源也得以保留,这些都为学生后期自主阅读提供了随时可以参考的资源。
1.辅助确定学情,促进精准教学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绘本故事的教学模式,能让教师在课前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阅读起点、阅读困惑、阅读问题和阅读的兴趣,从而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具体的参考数据和相关资源。这样,就使教师在备课时更具有针对性,准备的资源也更具实用性,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更明确,在解决教学问题时选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更精准,大大提高了课堂数学绘本故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以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绘本故事的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提倡“以学为中心”和“以生为本”。在网络学习空间的支持下,更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合作、交流、探究、创作以及评价,自主阅读绘本故事的方法、收集绘本故事的素材、得到鼓励和帮助,从而不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评价能力和阅读能力等。
3.课堂内外无缝对接,学习内容元拓展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绘本故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内外的界限,实现了课内外无缝对接。学生在课前就能开展自主学习,可随时利用空间向教师和同伴请教;课上的学习则是课前学习的延续,教师和学生将继续围绕问题或困惑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课外学习则是多元拓展,学生可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资源优势、工具优势、智能化优势,使学习所得通过多元的练习和整合,由阅读延伸为创作绘本故事、综合实践和主题探究,由数学学科拓展到语文、美术、音乐、科学等跨学科的学习,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一二年级的孩子虽然还有很多字不会写,但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出自己对绘本的理解,或画图、或写拼音、或画符号;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生活中数学的喜爱。我们还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与家长在闲暇时间里共同创作数学绘本。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绘本故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内化与经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习得和自主发展。而为了更好地支持与促进这种学习与发展方式,可结合网络学习空间为学生建设自主尝试、自主归纳、自主完善和自主评价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资源与更及时的帮助,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在更广阔的学习时空里,为终身自主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 论基础[J].2002(8):58-60
[2][瑞士]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 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杨茂秀.绘本里的日常语言与数学语言【J】.全国新书资讯月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