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蕾
兰溪市西山幼儿园
一、课例背景
九月份,教研室发出通知,将在九月中旬开展主题教学评比,主题提前一周告知,不限形式,不限领域。当知道主题是大班《谢谢你》时,我们就想,怎么来体现这个主题呢?纵观幼儿园的五大领域,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个主题的,应该还是社会领域吧,由此,我们确立了领域范畴,定位为社会领域。定好领域之后,我们就开始挑选内容。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现在的孩子并不懂得感恩,家里、幼儿园里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吃了一半扔掉的馒头、满地的手工纸屑、卫生间的毛巾掉在地上幼儿熟视无睹等等。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果实。曾经在《读者》中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在生活中行走,应该学会感恩,感恩于生活中的给予,感恩于生活中的付出。”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要让孩子学会感恩,跟他们讲一些大道理还不如让孩子通过了解周围人的辛勤劳动,他们对自己的付出,从而萌发感谢之情并且愿意用行为来表达感谢更实在些。所以我们把视角锁定在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身上,因为老师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但幼儿园的其他工作人员虽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恰恰是身边的这些人,对于他们工作的付出和辛苦,孩子们是没有看到,也没有感受到的,更加谈不上感谢了。由此,我们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从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入手,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他们每天的工作,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辛苦,萌发感谢之情,并且愿意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示感谢,让孩子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教学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幼儿园各部门的工作,感受他们工作的辛苦,萌发感激之情。
2.了解为我们城市默默奉献的人,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辛苦,萌发感激之情
(二)活动准备: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有没有别人帮助你,让你感谢的事情?
2.你们辛苦了
(1)观察图片。
提问:他们是谁?他们每天在做哪些事情?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2)逐个观看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视频。
讨论:他做了哪些事情?
(3)看全部视频,萌发感激之情。
3.了解其他各行各业的人
(1)播放课件,提问:刚才你还看到了哪些职业?
(2)逐个介绍职业。
4.表演《感恩的心》。
三、反思
(一)最初设想
设计这个活动,最初我们设想是从关注身边的人开始,学会感谢(这是“小”的感谢)逐渐关注到整个社会,萌发感激(这是“大”的感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所以我们把教学分成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以谈话形式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感谢;第二个环节,通过了解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体验他们的辛苦,萌发感激之情;第三个环节,了解社会上特殊行业人的工作,如警察、清洁工、纺织工人、农民、老师等等,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然后以歌表演《感恩的心》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二)课堂反思
虽然设想是好的,但是在第一次教学之后,我们马上发现了问题:第一,当孩子刚刚了解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体会他们的辛苦,内心正被他们打动的时候,活动却急转方向,变成了解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失去了很好的体验和教育的机会;第二,活动的知识点太多,反而不利于抓住重点,结果是捡了玉米丢了西瓜。第三,活动只是让孩子体验了成人工作的辛苦,但是对于幼儿改变自身行为帮助并不是很大。
(三)调整方案
所以,在综合了以上原因之后,我们将教学方案不断调整,不断修改,最终确立了以下教学设计方案。修改后的方案从让孩子说一说平时得到的帮助入手,让孩子知道获得帮助时要表示“感谢”;然后通过视频,了解幼儿园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体会他们的辛苦;接着,通过观看ppt对比图片,如乱扔垃圾的图片和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的图片、吃干净的碗的图片和剩饭剩菜的图片等等,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细小行为就是对别人最好的感谢。
四、反思后二次设计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幼儿园各部门的工作,感受他们工作的辛苦,萌发感激之情。
2.尊重幼儿园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尝试用一定的方式表达感谢之情。
(二)活动准备: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以身边小案例导入活动,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平时得到的帮助。
2.你们辛苦了
(1)观察图片。
提问:他们是谁?他们每天在做哪些事情?
(2)逐个观看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视频。
讨论:他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3)播放课件,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附后)
3.谢谢你
(1)讨论:我们除了用“谢谢”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谢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感谢呢?
(2)观看ppt对比图片,知道自己的细小行为就是对别人最好的感谢。
(3)教师总结。
原来,我们的一个细小的动作,就方便了他人,方便了自己,这些都是我们能做到的,是我们对他们的工作感谢的最好方式。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不,从现在开始,用自己的行动对他们表示感谢。现在,让我们走出教室,对这些默默为我们工作着的叔叔阿姨们,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
五、活动效果
(一)心灵的触动
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辛苦,当他们看到传达室爷爷一大清早就在打扫操场、食堂大妈在蒙蒙亮的清晨就开始为他们准备早餐时,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他们好辛苦哦!”“这么大的锅,烧饭肯定很累的!”当看到清洁大妈清洗厕所时,他们说:“这么臭,她还去打扫啊!”孩子们的心被触动了、感动了,特别是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听老师深情地讲述时,不光是孩子,连我们这些大人都被感动了。
(二)思想的波动
知道了工作人员的辛苦之后,老师出示了ppt课件,看到一正一反图片对比时,不用老师指导,孩子们就纷纷议论开来:“大妈刚把地打扫干净,这个小朋友就乱扔垃圾,太不对了。”“我们要把饭菜吃干净,不能浪费,食堂大妈很辛苦的。”“垃圾要扔在垃圾筒里。”孩子们的思想波动了,他们开始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了。
(三)行为的推动
教学活动之后吃中饭的时候,老师介绍了中餐菜色之后,再一次说了食堂大妈的辛苦。这次就餐,饭粒洒在桌面、地面的现象明显减少,;挑食的孩子也不再把所有不吃的菜挑到桌上了。活动课后,手工课的垃圾孩子们自己整理好扔进垃圾筒。一切都在悄悄地变化着,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