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美
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 四川都江堰 611830
[教材分析]
《花边有多长、地砖的周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47页的内容,都是通过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安排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一般图形的周长计算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之间的关系,并提高他们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算理;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对比交流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探究新知
1、复习旧知
(1)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周长,你能来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出示周长定义齐读 “平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
(2)我请一位同学来指一指黑板面的周长,再指一指这个图形的周长。
(边指边说从起点出发围绕一周又回到起点)
(3)你会计算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给出各边长,生独立计算)
(4)请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把各条边都依次加起来。)
(5)看来孩子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
2、长方形的周长
(1)老师知道我们三班的板报很漂亮,所以想锦上添花的把黑板像这样围上花边,(课间出示怎样围)你能帮老师算算至少需要多长吗?
(2)计算花边有多长,其实就是算什么?(黑板面的周长);黑板是怎么形状的?(长方形);那其实就是算什么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那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要知道哪些信息?(长方形的长和宽);老师告诉你长是56分米,宽是44分米,你会算吗?(生齐读题并独立计算)
(3)把你的方法小声说给同桌听(生交流);请孩子来分享你的方法:
A:56+44+56+44=200(分米)
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引导生说出每个数表示什么)
(把长方形的每条边依次加起来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B:56×2+44×2=200(分米)
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
(引导生说出56×2求的是长方形两条长的和,44×2求的是长方形两条宽的和)
C:(56+44)×2=200(分米)
(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
(56+44求的是什么?求的是长方形一组长和宽的和,长方形对边相等有两组这样的长和宽所以再乘2)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第三种,因为计算起来简便,写起来也很简便)老师也跟你们一样也选择了这种最简便的方法,这也是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来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乘2)
(4)那我们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长和宽);那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课件出示两道练习题)
3、正方形的周长
(1)我们班的孩子真厉害不但帮刘老师计算出需要多长的花边还学会了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教科学的陈老师也听说我们班的孩子很能干也想请大家来帮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
(2)学校要新开辟一个桑田园要请大家帮忙算算这个桑田园的周长(生独立完成);这个桑田园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你会快速的计算它的周长吗?(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生汇报(65+35)×2=200(米))
(3)孩子们真棒这么快就帮陈老师算出来了,但是校长爷爷来看了,说这个桑田园占地太大了要改小一点,所以陈老师就改了一点点,你能帮陈老师算出现在桑田园的周长吗?(能);(生独立完成并汇报(55+35)×2=180(米))
(4)孩子们真厉害,这么快又算出来了但校长爷爷来看了,说还是太大还得改小一点,陈老师又改了一些,现在你会算吗?(生独立思考);汇报:
A:(35+35)×2=140(米)
(边长+边长)×2=正方形的周长
现在是一个什么图形?(正方形);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可以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来计算;
B: 35×4=140(米)
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
35表示什么?(正方形的边长)为什么用35×4?(因为这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4条边都相等,35表示边长,4表示相等的4条边,35×4求的是什么?(正方形的周长);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这就是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5)请与同桌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那我们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只需要知道什么?(正方形的边长)
4、巩固练习
(1)孩子们很能干帮刘老师解决问题我们学会了求长方形的周长,那长方形的周长=?帮陈老师解决问题我们学会了求正方形的周长,那正方形的周长=?
(2)老师都很感谢孩子们,体育老师也想请孩子们来帮帮忙,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篮球场的问题)
(3)孩子们能用新学的只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的很了不起,食堂阿姨也想来考考我们班的孩子(课件出示地砖题);
(4)孩子们用今天的知识解决了学校里这么多的问题,你是利用什么来计算的呢?(复习公式)
(5)淘气想来考考小朋友们对新学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敢挑战吗?请看第一题(课件出示跑两圈题,生独立完成)
(6)请看第二题(课件出示平移计算周长)
[教学评析]
[自我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同学借助已有的图形周长的计算,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图形周长的意义是同学已有的认知基础,更是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核心,只有抓住这个核心,引导同学从周长意义动身,去反思、解释,才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如:同学在交流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时,注意引导同学围绕每条边依次相加,从而计算其周长。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同学的思维,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本节课用老师请帮忙的情境引入,促使学生积极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学习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每种算法都理解分析,最后再择优;利用学校的环境创设第二情境以便于学习正方形的周长,通过校长要求不断改下的过程,来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过度到正方形的计算,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发现新规律,这样才能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同学学习比较投入,为同学学习方法奠定基础。
三、重视同学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提高同学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在引导同学发现问题、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注意先让同学独立考虑,在同学有了想法的基础上再引导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点拨,协助同学理解计算方法,思维发生碰撞。如:探索周长计算方法时,先让同学独立考虑,当同学有了想法,和时交流,再借助周长意义来判断理解掌握方法。
四、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逐步发展同学的思维能力。
如:跑两圈的问题,就需要先求出图形的周长,再计算两圈的长;再如:先平移再求周长的题,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但只要点拨一下,就可以解决小蚂蚁赛跑的问题。
本次课还是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老师语速较快,课堂表扬孩子的语言不够丰富啊,还有课堂的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