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麟
广西宾阳县和宾彰泰小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400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千法读为本”。在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朗读”的阶段目标是: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课文的语言文字非常优美,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少年儿童进行朗读训练。朗读训练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可以使学生更方便快速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文章主旨,增强学生的语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这就要求我们低年级的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指导。
一、从生字入手,扫除朗读障碍
识字是朗读的前提基础。低年级朗读训练首先要重视生字教学,让学生做到牢固掌握一类字、认识二类。对于认读的生字,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长带领下反复训练生字拼读,且用多种形式来检查成果,确保人人能准确掌握认读的生字。在此基础上,对会写的生字要求认清字形,能够结合生活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反复练习书写,把字形读音一一掌握。字音过关了,积累多了,也就为朗读扫清了障碍。
在读准字音、积累字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好句子,读出停顿。在理解句意后,让学生用“/”标画需要停顿的地方,停顿要合理,同时读好重音部分。如:“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二、多种形式训练朗读技巧
低年级的学生读书没有快慢,没有停顿,会一字一字的读,如果朗读方式单一,学生就没劲、乏味,也不愿意读。因此,教师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边朗读边引导,以达到教学效果。朗读方法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它应该是灵活的。课堂上运用的朗读方法越多,学生获得的实践形式越多,朗读水平就越高。平时除了经常用个别读和齐读,还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采用以下方式:
范读,在课堂朗读教学中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培养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和良好朗读习惯的形成。
自由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文本的理解和感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他们的语调、语速和情感都能得到充分的体验和表达。
?轮读,是几个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的一种方式。老师可以先指定一个同学读,在朗读过程中老师突然喊停,指派下一个同学继续朗读。这种朗读方式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充满兴趣。
男女生比赛读,男生爱表现,也比女生好读书,比赛结束后,为获胜的小组鼓掌。小小的掌声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大家都会积极参与到朗读来。经常开展男女学生竞赛朗读,这不仅激励男生,也迫使女生大胆朗读,提高阅读能力。
分角色朗读是对学生基于情感的文本朗读提出的更高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读懂情感,更要求学生进入角色。通过学生的角色朗读,引导他们想象和体验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朗读文本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把握祖国语言的魅力。
“带动作、打节拍”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停顿和阅读速度,用易于记忆的手势帮助孩子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不会那么盲目了,学生看着老师的手势,就知道怎么朗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有了语感,并逐渐能够阅读朗读了。
师生合作读,教师的参与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致更高,有更高的朗读劲头。
三、重视朗读的多元评价,用欣赏、鼓励和生动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孩子们天生就渴望鼓励和表扬。在教学中,力求使评价充满欣赏性和鼓励性,培养学生朗读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你读得好”、“你读得很生动”、“听你读真是一种享受”等,教师适时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在生动的评价语言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能饶有兴趣地朗读。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甚至家长评价,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交流空间,多读书、多理解,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享受朗读,从而提高朗读水平。
低年级是朗读教学的起始阶段。只有通过有效的引导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课堂才能成为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朗读的乐趣,在朗读中获得语言的积累和深层次的理解,最终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