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查旺斯满
[导读] 语文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
        查旺斯满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第三小学校      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624104
        摘要:语文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是知识传承的桥梁,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价值取向的展现。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两个方面入手,就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教会学生听、说、读、写,还借助教科书里的文章帮助小小年纪的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科书的编者精心挑选的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斥着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每一篇都包含着深厚的内涵。每一篇文章都不是随意之作,它们中的人物、动作等都意蕴深远,有着特定的意义所在。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这些目标实现的载体是教科书中的文章。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也就是一个人在做任何事之前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这往往就决定了一个人会做什么样的事,也就决定了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决定了他的道德品质、思维高度、思维宽度等,因而价值取向是一个人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个性展现。而教科书是用来教授我们的青少年,是整个国家价值取向的展现,是我们培育儿童、青少年的价值观目标体现,所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是十分重要的。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
        (一)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我国从古至今都是推崇爱国主义的。古代将士为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我们的人民团结一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逐步强起来。
        这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小学语文的教科书中也有很多体现。例如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具体表现了了李大钊先生在被迫害前的从容不迫和为革命现身的勇敢无畏,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李大钊先生将自己的生命投注到伟大的革命中,表现了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再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作者虽然身贫而志高,自身愁苦家中难以为继,但是在得知我军打了胜仗的好消息后,涕泪泗流,甚至不知“妻子愁何在”,只“漫卷诗书喜欲狂”,表现了诗人虽位卑而未敢忘忧国的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人民从来都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农民按时耕种,从不因“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而懒惰;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奠基者邓稼先认真钻研,也没有因为研究环境的艰难而放弃。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在外国领导层的高压下在高薪诱惑下,毅然回国,在十分贫困的环境中仍辛苦研究。这无一不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展现。
        教科书中也有许多例子,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因“宋人”的愚蠢、懒惰而哈哈大笑,也就会懂得勤劳的重要,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一届内容时,学生在看到小英雄雨来在面对敌军的威逼利诱也绝对不把同志的踪迹暴露的坚决后,也能明白勇敢的真正内涵。在学习《金色的鱼钩》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在看到革命将士们在那么困苦的环境下,仍坚持革命,老班长给小同志吃鱼汤,自己却啃鱼骨头吃草根,最终牺牲在茫茫的草地上时,就会明白什么叫做自强不息。
        (三)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当今时代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决定国家世界地位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需要从小培养我们的学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就是我国古代人民勇于改革创新的最好体现,推动了世界科技文明的进步,是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在教科书中也有很多体现,例如在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这一节内容时,我国的研究者们将197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卫星和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以及2019年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例如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节内容时,波义耳敏锐的察觉到“滴上盐酸的紫罗兰奇迹的变红了”之后,善于思索,敢于创新,发明出了石蕊试纸,无独有偶,魏格纳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创新性的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开创了地理界的新篇章。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是决定儿童和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的,进而决定了未来的国家未来的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气。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材,包含着编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希望学生可以成长为具有爱国、勇敢、勤劳、自强不息、勇于改革创新等等美好品德的人。教师应该借助选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努力培养出有正确价值取向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邹荀.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价值取向研究[J].教师,2017(030)
        [2]洪爱娟.小学语文教材中科普文的价值取向与教学策略探寻[J].语文教学通讯,201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