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云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524000
摘要:“读—说—写”是读写整合模式的基础框架。“读”是指对教学材料的完全化解读,包括对知识、背景及情感的解读;“说”是衔接环节,涉及一些讨论活动,主要探讨学生各自的阅读所得及后期写作规划;“写”指综合写作,即学生互动探讨后,根据阅读探究所得及写作规划展开文本创作,从阅读中汲取经验、扩充知识,全力深化写作技能,并由此进一步巩固阅读所获。初中英语教师要全面把握“读—写—说”这三个关键教学环节,积极拓展“话题导入”“读前预测”“快速阅读”“读后讨论”“写前训练”“初稿写作”与“初稿评改”等七项有价值的活动,为学生带来全新阅读体验,促进其能力发展。
关键词:以读促写;初中英语;应用
引言
在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中,教师应注意把控读前导入、读中讲解与读后拓展等环节,注入读写结合思想,利用多元教学举措与手段,引导学生展开整合式探索,既要深化其写作技能,又要借此保证其阅读收获与效果。
一、以读促写的存在意义
初中英语教学重点是在认识英语单词、语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能力,所以英语阅读和写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学生需要通过大量阅读英语文本积累词汇、掌握基础语法、形成语感,培养出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以支持写作。也就是说,英语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是提升写作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以读促写”教学法是一种以文章阅读为介质,通过结合文章内容为学生选取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取写作信息以完成写作训练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促写”教学的应用较为普遍,它能够确保学生通过阅读技能的提升正确获取适用于自己的知识并运用到写作中,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促使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持久的提升。
二、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在一节阅读课中,教师应积极增设读前导入、文本讲解与读后巩固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先产生阅读学习的欲望,而后将注意力集中于文本解析中,理解文本内容,提升技能水平,最后通过拓展方式巩固所学。因此,在读写结合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理念与举措应穿插于阅读教学的各项环节。教师要变换教学方式,将阅读与写作融合,确保学生学有所获。
(一)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写作的素材
对于英语写作来说,积累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感觉到无话可说就是因为素材积累得不够,可见素材积累的多少往往能够影响到一篇作文写作的优劣。一个积累素材很好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学生们能够了解到一些非常地道的表达方式,并且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信手拈来了。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完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Is this your pencil后,又为学生们在微信群里面发布了几篇类似的文章供学生们进行阅读。要求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句子以及比较地道的说法,在下一节课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先以英语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派一名代表将一个小组内所有同学的分享都记录下来。十五分钟之后教师会进行提问,每一个小组的小组长要进行发言,在一个小组进行发言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工作,也就是及时将自己没有记下的好句子以及地道的说法补充上。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们能够积累到大量的非常好的素材。
(二)阅读后要求学生们进行适当的仿写
要想写出一篇非常优秀的作文,仅仅凭借记忆一些好词好句当然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模仿好作文的写作结构。作文结构是统领全篇的基础,只有一篇作文的结构非常得体,读者才能很容易地明白作者要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一些什么想法或者观念。因此,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推荐一些比较不错的文章,以此来让他们阅读。并且要求他们弄清楚这篇文章的结构,而且能够用相同的结构写出一篇类似的文章。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在为学生们布置周六、周日作业的时候,就布置了一项让学生们进行仿写的作业,教师给学生们在微课平台上面发布了三篇比较不错的文章。就比如:A Sunday school;A kind woman,A lucky dog and his master,等等,这样的文章结构都大同小异,学生们可以随便选择一篇进行模仿,然后写出一篇200词左右的文章。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首先以英语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分享一下自己是通过哪些词或者句子得知某篇文章是什么结构的。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要评选出一篇仿写得最好的文章,然后在班级里面进行评选。通过这样的仿写,以及交流的过程,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他们对于一篇文章的分析能力,而且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真正地实现读写结合,就应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喜欢上“读”和“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不应该抛弃教材中的知识,但是教师也不应该受到教材中知识的束缚,教师应该根据班级中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然后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创新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为学生创建深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散发出对“读”的渴望以及对“写”的需要,因为教师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涟漪,有利于学生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在译林版的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与实际生活相吻合的,这是教师在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七年级英语Unit 4 Food 这章知识点时,可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根据“food”一词展开激烈的沟通和交流。在经过交流讨论后,教师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自己小组成员喜欢的食物表述出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想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既要“读”,也要“写”,因此可以锻炼学生读写能力。教师在学生进行表述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存在的错误,即使是学生出现很严重的错误,教师也不应该训斥学生,而是慢慢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错误,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于读和写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读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将写作和阅读有效连接起来,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无效和低效的读写问题,比如,有的老师读写结合点没有选择恰当,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到位,写和读之间的联系也不大,从而导致读写脱节。因此,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结合英语课程的特点,让同学们学会一些学习策略,这样才可以促进读写之间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卓烨铃.初中英语读写思辨能力试题内容效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2]汪涵.初中英语读写思辨能力试题的构念效度验证[D].福建师范大学,2018.
[3]王宝琴.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促写”模式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4]李伟平.例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J].华夏教师,2017(24):3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科研“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语篇视角下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研究”(课题标准号:2018ZQJK047)及其子课题“基于语篇分析的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8ZQJK047-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