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黎
高楼坪侗族乡民族中心完全小学 贵州省 铜仁市 554202
摘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课程之一,小学低段则是学生认识和学习语文的开始,只有在这一阶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为高效学习的实现和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现实教学经验,并从引入趣味游戏活动、巧妙利用先进手段、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与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兴趣;激发与培养
兴趣是行为产生的源泉和动机,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行为更是直接受到其兴趣和需要的直接影响。同时,新课程改革中也更加强调和突出了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全新要求,这也就充分说明了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每个小学低段语文教师都应当从现实学情出发,去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革新,以真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一、引入趣味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小,性格较为活泼好动,游戏活动是符合小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的一种教学形式,可以实现寓教于乐,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因此,小学低段语文教师须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枯燥、乏味且单调的教学方式,注重从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来引入富含教育意义的趣味游戏活动,以此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容量,提高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促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游戏和娱乐的同时来学习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充分地体验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以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开满鲜花的小路》时,考虑到现阶段学生们的特点,笔者在课程中引入了趣味的游戏活动。如,笔者提前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学生们每人准备一小块不同颜色的布,上课后,笔者让学生们将这些布集中在一起,然后将教室后排的空地铺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认真仔细的布置场地,待学生们布置完成后,笔者再让学生们阅读课文,感受铺满鲜花的小路的景色。这样,笔者通过引入趣味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妙利用先进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与不足,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新鲜感进行具备对学习的强烈兴趣。
因此,小学低段语文教师需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进而能够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对语文知识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和展示出来,有效创设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耳目一新”,进而有效培养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授《彩色的梦》时,传统的语文教学相对枯燥,学生们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热情,所以,为了让学生们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播放了一段视频,通过视频内容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笔者再对课文进行讲述,并通过信息技术辅助讲解,让整节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这样,笔者通过巧妙利用先进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够改变学生相互分离的关系和状态,可以强化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进而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加强烈的兴趣。所以说,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授课方式的转变和改革,尝试将全班学生科学地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与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则需要以任务或者问题为驱动,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合作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展开小组间的探讨、沟通和交流,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时,笔者先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在分组过程中,为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笔者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使各小组的学习水平保持一致。小组分配好后,笔者再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通过任务引导学生们讨论,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参与到各小组中,观察小组的讨论情况。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所以说,作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并能够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引,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为出发点,通过引入趣味游戏活动、巧妙利用先进手段、组织开展合作学习等途径的运用,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有效激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小学低段语文高效教学的达成和实现。
参考文献:
[1]林联胜.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05.
[2]侯甜,赵金莲.激发小学低段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