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李巧芝
[导读] 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李巧芝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周楼完小
        摘要: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文本将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谈一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流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 支架式教学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渐成为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最近发展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策略逐渐突显出其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应熟练掌握支架式教学的组织手段,并将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融合,以此来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尊重认知结构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是教学与学生发展关系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这一理论强调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现有认知基础上前提下,适当对学习活动进行延伸,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将全面了解学生作为搭建教学支架的第一个环节,以此来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回顾,在每堂新授课接近尾声时,我都会按照整体的教学设计对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对学生的知识了解情况进行简单的考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知识形成思维框架。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促进学生实现了新学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2.创设教学情境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遵循传统的教学思路,采用单一而固化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毋庸置疑,对于性格比较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比较枯燥的。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恰当的手段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这样一来,有利于增加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意识。
        以《景阳冈》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武松在一家酒馆内开怀畅饮之后,不顾店家阻拦,趁着酒意独自走上景阳冈,并且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十分精彩,但是单一的文字阅读很难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于是,我借助一段多媒体视频创设了教学情境。这段视频出自于1998年版电视剧《水浒传》中“景阳冈”这一集,视频将故事中最精彩的武松与猛虎搏斗的情节直观呈现了出来。

由于电视剧拍摄中使用的是真实的老虎,所以视频中搏斗的场面十分逼真。最终,通过情境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故事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
        3.启发自主思考
        正如前文所述,建构主义理论是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并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产生的全过程中。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性的思考。同时,还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领。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突显出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给其指明正确的思考方向,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更加准确的知识理解。
        如:在《跳水》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阅读活动。同时,基于学生第一课时的学习结果,我利用以下问题启发学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1)为什么孩子要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2)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发现这个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3)为什么船长要用枪威胁自己的孩子从桅杆跳到海中?这件事表现出了船长怎样的品质?(4)通过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对这篇课文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究,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
        4.组织协作学习
        支架式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视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往过程。尤其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更是对于学习活动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协同学习体,并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使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如:在以“我是小小讲解员”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协作学习。首先,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调查任务,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地一个比较著名的景点。然后,各小组通过讨论之后选出一名学生,根据本组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讲解。最终,通过这种协作学习的方式,不但使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中拓宽了学习途径,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策略十分契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师应该对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内涵有更加准确的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实施具体的教学策略。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推进,还应该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与改进,以此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覃占波.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2):48-49.
        [2]王树波.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2017,(36):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