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河神庙中心校,山西 长治 046100
摘要:在小学语文中,包含着丰富且多样的教学内容,阅读就是其中之一。对学生来说,接受良好的阅读教学,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并加强阅读教学的革新,让自己的阅读教学能够始终具备高质量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谈一谈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学习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需要学好知识,巩固基础,以更好地应对之后的知识的学习,并更好地应对之后的生活和工作。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基础学科,阅读是语文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自然需要紧紧抓住学生所处的这个关键时期,加强教育,尤其是阅读教育。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阅读教学,以供参考。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学生来说,兴趣十分的重要,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他们才能够以积极且主动的姿态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且主动的进行文章的阅读,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笔者会在备课阶段,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影视作品,截取其中毁灭圆明园的视频片段,放在课件中。当然,笔者也会在网上搜集有关描述圆明园的文字,引入到课件中。在课堂上,笔者首先借助信息技术打开课件,向学生说一说那些描述圆明园的文字,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文字的描述更好地理解到圆明园被毁灭前的美好。接着,笔者便会向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所展现的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声音,视觉和听觉受到直观性地刺激,并迅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产生学习的兴趣。最后,笔者便会引导学生阅读本篇文章。学生则能够在笔者借助信息技术所展现的内容下,对本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会积极阅读,并在阅读完后认真听笔者的讲解。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文章让学生能够巩固好基础。
二、重视引导,培养学生良好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使得学生能够自主性探究文章,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
如,在教授《穷人》这篇文章时,笔者并没有直接性的向学生进行文章的讲解,而是决定引导学生自主性地探究本篇文章。在课堂上,笔者首先会让学生阅读本篇文章,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确文章中所展现的基础的语文生词汇,并使得学生能够明确文章所展现的基础性的内容。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进行自主性地探究。在学生探究完后,笔者会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探究的结果,并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使得学生查漏补缺,更好地理解本篇文章所涉及的基础性的知识。
接着,笔者便会向学生提问关于本篇文章写作顺序有什么特点?本篇文章展现了什么样的中心思想?的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探究,并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而笔者则会再次对学生所探究的内容进行评价。以这样的方式继续下去,直到学生充分地探究完本篇文章。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主动性地探究知识,发展自身的思维,并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深入探究文本,使学生具备良好品德
德育教育是小学各学科教师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深入探究所教授的语文文章,明确其中所展现的美好品德内容,并借此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得学生因此具备良好的品德。
如,在教授《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时,笔者除了向学生讲授本篇文章所涉及的基础性的语文知识,还会探究文章所展现的关于对母爱的赞颂的中心思想,并根据这一思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笔者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让学生能够从中探究出深深的母爱,使得学生能够发掘出母亲对自己的爱。接着,笔者便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回报自己的母亲,懂得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这样,在笔者的逐步地引导下,学生养成了美好的品德。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重视文本的深入探究,以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加强课外阅读扩展,以文代文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拓展阅读课堂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分析的能力和技巧,借助一些拓展性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构建既定的情境,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感悟能力,激发小学生深入思考阅读文章。教学《开国大典》一文,学生理解“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句话的思想感情时,由于时代较久远,想要深刻体会当时人民激动、自豪的感情有一定难度。教师可精选抗日战争和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历史背景资料发给学生,他们通过阅读,深入体会到了当时人民赶走黑暗迎来胜利曙光的激动心情。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后,深深感受到少年闰土大的天真无邪、聪明机智,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老师适时提出问题:“少年的闰土让你们喜爱向往,而中年的闰土又是怎么样的呢,你们想了解吗?”老师顺势给学生推荐鲁迅的作品《故乡》,组织学生自读自悟,感受少年闰土长大成人后的命运巨变,认识中年闰土的落魄无助。由此,依托教材内容,适时推荐相关的文章给学生,以文代文,实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综上,在教育的改革下,教师的教学任务更重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采用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引导、使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让学生具备美好的品德,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阅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苗,寇大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J].小学教学研究,2017(29).
[2]孔祥福.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