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楠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实验小学 350009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作文教学是一项重点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而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途径,能够起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阐述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究其应用策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要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激发出来,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而言,作文教学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并推动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在现阶段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时需要教师提高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增长知识,不断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具体有以下几点应用价值:第一,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作文教学内容,突出作文教学的重点,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发展,有效规避小学生作文中出现写作素材一致问题的发生。第二,能够培养学生作文的正确写作方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掌握一些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方式,将其合理的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提升自己作文的核心价值。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趣味阅读,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尽管相比低年级学生已经对语文作文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其心理还不够成熟,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较差,在学习中无法长时间保持集中的注意力。教师要想保证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写作良好的作品,就需要开展趣味阅读,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喜好为基础,向学生推荐合理的课外阅读材料,并要求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相关性,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作文写作的兴趣,这样能够为接下来的作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开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写作教学时,要求学生能够写一个人,将其特点具体描写下来,尽可能从语言、动作、神情等角度对其进行精细描写。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爱唠叨的妈妈》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妈妈,每个学生的妈妈都不一样,但是都会比较爱唠叨,该文章很容易吸引学生兴趣,进而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写的好,分析文章中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比如欲扬先抑、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外貌和语言细致描写等,并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将妈妈的特点反衬出来,引导学生对这些手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将其合理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很容易被文章内容和写作方式所吸引,文章故事情节设置,通过心理活动将写作重点突出出来。另外,还可以选择老舍的《我的母亲》、冰心的《荷叶母亲》、魏巍的《我的老师》、鲁迅的《呐喊》等等,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在优秀文章的熏陶下,体会人物描写的方式和手法,进而产生较强的写作欲望,不不断阅读和实践下,提升自身的写作热情以及作文写作的内涵。
(二)开展深入阅读,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在作文写作过程中,一些学生常常出现不知道写什么、表达不清楚或结构混乱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学生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和日常写作素材积累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将课外阅读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将其作为作文写作的素材,可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素材内容写出类似的内容,开展作文仿写,包括一些句型、手法、语气等内容,这样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感以及语言构建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内容分享给其他人,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阅读材料和课外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分享过程中对分享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章审美能力。另外,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引导其阅读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品,自然科学类、文学类、人文类的作品,比如《海底两万里》、《西游记》、《地心游记》、《孔子的故事》等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分析,不仅能够积累素材,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作文写作技巧,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推动发散思维形成,并在阅读中锻炼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朱长凤.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42.
[2]徐世梅.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优势[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91.
[3]易明莉.基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