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琼
四川省泸州市梓橦路小学渔子溪学校 646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潮流和趋势,通过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虽然没有太多高深的知识,但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其后形成的学习习惯,对其整个学生生涯甚至整个人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因如此,纵观当前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式都十分有限,其所呈现出的效果也很差。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借助立体情境,激活学生情感
教学情境是学生展开课堂知识探究活动的基本外部环境,也是影响学生课堂情感激发的重要因素,而阅读过程又是一个主观性的情感获取过程,故要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就必须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方法、发挥情境促进学生情感激活的作用。而要想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方法,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掌握多种情境创设方法,将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情境由二维引入到多维,让学生在对自身各项感官能力的充分调动中,唤醒沉睡的情感,获得情感上的激荡。
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鉴赏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播放了由诗歌内容演化而成的教学视频,然后问学生:同学们,这段视频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们这些感觉是从何而来的呢?诗歌的哪些句子或者哪些词汇给了你们这样的感觉呢?就这样,笔者以视频教学和问题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知识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对多种知觉器官的充分调动中,快速进入到了诗歌中创设的情境,在诗歌创设情境中感受了作者感受过的感受,获得了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实现了自身情感与作者情感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阅读鉴赏能力。
二、借助问题引领,促进积极思考
问题是教学最有价值的资源,思维通常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并且思维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对问题教学情境的利用不足,一是教师并没有给学生更多自主创设问题的机会,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多为陈述性、事实性问题,限制和束缚饿了学生的思维。
因此,教师要重视问题教学情境的价值,在教学当中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特征创设有意义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源源不断地迸发。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内容时,首先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1)为什么洋人在中国压死人之后还是一副趾高气昂、满不在乎的样子?(2)为什么中国巡警要把中国妇女批评一通,但是对洋人却没有任何的表示。(3)这三个故事哪一个让周恩来印象深刻?课文中有哪几段是对这件事的描述。设计了这三个问题之后,学生开始自主进行阅读,尔后,笔者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课堂气氛变得十分热烈,学生也通过探究获得了问题的答案,并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个性思维获得发展。此外,笔者还让学生针对课文自主设计问题,并且让学生之间相互辩论和质询,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完成深度学习,对课文有一个更加深入而全面的理解。
三、借助微课教学,提升复习效果
在信息技术告诉发展的现在,各种信息化的设备也逐渐长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与教学中。在语文课堂中,主要以多媒体和微课的应用为主。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代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微课能够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打造趣味性、形象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等等。因此,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师的我们,就要不断的创新与学习,探索能够适应本班学生情况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后复习作为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的环节,对于学生重新认识和回顾这些内容,深化的对这些内容的理解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的重视起复习环节,并积极的借助微课教学模式的各种优势,全面的提升复习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微课的助力下更为高效的开展复习。
现阶段的小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与传统的学习者相比,他们更加熟练的掌握着现代信息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自由的搜集网络学习资源,这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优势。故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就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发挥教学优势,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让学生泛舟文海、自由的撷取智慧果实。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方式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富有情感,更加愉悦。如此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成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73.
[2]赵影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