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业现状及提升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叶树景
[导读] 针对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业,教师需要详细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
        叶树景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  366100
        摘要:针对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业,教师需要详细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并结合其存在的学习问题实施针对性突破。经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和留守儿童的不断努力,留守儿童将逐步突破语文学习的瓶颈、改善语文学业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留守儿童将切实实现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语文学科素养的逐步建立。
        关键词:留守儿童;语文学业;提升策略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少家长的监督,导致其往往无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长此以往,仅仅依靠校园中教师的教育引导,学生无法建立良好的语文学业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详细分析班级中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并结合其现状实施针对性教育策略筹划。经过教师的筹备和实施,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将在丰富的教育引导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并在趣味化的学习体验中逐步达成语文基础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将克服其语文学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到知识探究和能力训练中。
        一、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业现状
        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业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其学业总体呈现基础欠缺、兴趣不足的特点;
        其次,部分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业基础薄弱,长久的积弱导致其产生“破罐子破摔”这一不良学习态度;
        再次,部分留守儿童对于语文学业尚且充满兴趣,但是因为家庭中缺少管束与引导,致使其未能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单纯依靠课堂上的语文知识往往无法满足留守儿童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此外,部分留守儿童没有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故而在语文学习中出现了事倍功半的情况。
        语文教师需要详细分析和总结留守儿童语文学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针对性突破的手段实施教育引导,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学业问题的解决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强化。
        二、留守儿童语文学业提升策略
        (一)组织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教师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学业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以“以强带弱”的课堂实施形式请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鼓励小组中语文学习能力良好的学生带动留守儿童参与语文学习。最终,每一位留守儿童都将在小组成员的引领和帮助下建立语文学习兴趣、实现语文知识的掌握。
        例如,笔者在进行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特地在所任教班级组织了语文学习帮扶小组,每一个小组由四个人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名语文学业成绩良好的学生和一名留守儿童。在帮扶小组成立之后,笔者发现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原本在语文学习中经常不完成作业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在小组其他成员的监督和帮助下参与语文作业的认真书写,且主动尝试在语文课堂上回答问题。可见,留守儿童在帮扶小组中不仅建立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在其他组员的帮助和引领下切实实现了语文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帮扶小组的组建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小组成员的热心与友好,也使得留守儿童在感动之余更努力地投身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过程中。
        (二)开展趣味教育
        所谓趣味教育,其实就是教师依照初中生感兴趣的课堂组织形式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兴趣就是最好的引导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趣味教育,能够有效吸引留守儿童的注意力、激发留守儿童的课堂参与兴趣、强化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习效果。
        例如,笔者为了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就以趣味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教学。在学习《恐龙无处不有》这一课时,笔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事先将家庭中三个60cm长的恐龙模型拿到了班级中,并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恐龙世界的情境。当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走进教室,纷纷发出了惊呼,并尝试触摸恐龙模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趣味。接着,留守儿童被情境所吸引,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课堂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借助阅读兴趣的引领,留守儿童整堂语文课上都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和探究积极性。可见,趣味化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吸引留守儿童的注意力,还能促使学生在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体验中主动参与语文学习。
        (三)教师专项辅导
        教师需要针对基础薄弱的留守儿童实施专项辅导。基础薄弱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愿参与语文学习,导致其很多语文基础知识都并未掌握。因此,教师需要借助课后时间对其开展专项辅导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夯实语文基础、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笔者发现班级中部分留守儿童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于是,笔者就要求基础薄弱的留守儿童在特定时间(每周一、三、五傍晚放学后)参与专项辅导。在辅导活动的安排中,笔者从基础字词的认知、语句的凝练、篇章的阅读、古诗文的记忆、短篇写作的训练等内容上系统化帮助留守儿童实施基础知识的认知。同时,笔者积极结合学生的点滴进步实施鼓励、希望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够在学习中建立自信。近两个年后,留守儿童在笔者的帮助下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提升教育效果,需要针对班级中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业基础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从中找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当教师了解了留守儿童语文学业的缺陷之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学习小组的组织对留守儿童实施学习监督和管理,促使其高效完成每日的语文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教育活动的实施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专项辅导的实施帮助留守儿童查漏补缺、逐步完成语文基础的夯实。最终,留守儿童将在教师的学业帮助下实现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和学科素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贾增智.浅谈如何提高城区学校留守儿童的语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
        [2]张俊英.初中语文教学中留守儿童教育渗透策略[J].名师在线,2019(36).
        [本文系大田县2018课题“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业现状及提升的策略探究”(课题编号:ZKY2018006)相关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