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城关镇中山街中心小学 713800
摘要:小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是单一的。数学,作为小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部分,是需要学生重视的。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带领学生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来,可以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数学,推动学生的实践。教师从生活、问题、实践出发,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缓解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造成的冲突,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走进了数学的世界。教师为学生提供生活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问题的信息,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能够减少学生走弯路的机会,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优化自己的判断;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信息,鼓励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突出了学生的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一、提供生活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生活的信息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下,搜寻数学的气息,找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正确判断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后,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笔者带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展开了探索,让学生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几条边。学生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条边,用直尺测量后,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是相同长度的,而长方形则是两长两短,相对应的边相等。由此,学生得出了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学生还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找出了其存在的价值。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提供生活的信息,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二、提供问题的信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问题的信息来培养学生思考的好习惯,使学生内心产生疑惑,进而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问题的答案。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笔者为了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班集体成员兴趣爱好的统计图,让学生从统计图中分析:大家都有哪些兴趣?哪种兴趣的人数最多?哪种最少?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着怎样的特点?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后,根据统计图中条形的长短,找出了班集体成员最感兴趣的爱好,认为条形统计图可以让数据更加清晰明了,方便人们分析和查找。笔者继续向学生提问:你知道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吗?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理解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这样,笔者通过提供问题的信息,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三、提供实践的信息——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的信息来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好习惯,给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空间,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笔者为学生设置了课堂练习的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实践中,熟悉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了小数与整数加减法计算之间的联系,意识到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小数点是否对齐。学生在计算中,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解题速度,掌握了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顺序。这样,笔者通过提供实践的信息,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的好习惯。
总之,本文通过为学生提供生活的信息、提供问题的信息、提供实践的信息,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的好习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数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扭转了自己对待数学的心态,不再逃避数学学习,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的探索中,与教师一起挖掘数学的魅力。学生在生活的指引下,发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踪迹,看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了数学有着广阔的学习前景;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对数学学习有了针对性的特点,能够结合问题来探索数学知识,寻求数学的答案,完善自己的数学思维;学生在实践的指引下,发现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能够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加快掌握数学技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谢发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16-117.
[2]袁红霞.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