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
江苏省 射阳县实验小学 2243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注重教学方法的适宜性,真正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学习能力。本文注重从翻转课堂、多媒体授课以及实践教学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并在此过程中,处理好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构建更为高效性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方面,并不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以及已有认知着力,也不注重为学生构建数学学习平台,不注重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导致整体的数学教学效果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真正意识到个人教学思维的错误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教学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在认知个人错误的前提下,应学习新型的观念以及方式,真正打造生本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运用翻转课堂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相对简单,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不高。针对这部分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课下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即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现代通讯工具时时和学生保持联系,并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数学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小数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在课上展示他们的学习思路以及成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通讯工具,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促进他们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相应的计算题目,向个人已知的内容转化,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便捷性。教师在此,简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进行介绍。在计算1.25×3=?这个问题上,小兰做出如下的解答方式:1.25×3=125×3×0.01=3.75。教师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授课,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
二、使用多媒体授课,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将“躺”在课本上的文字,运用情境化的方式展示,降低学生的思维含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找出问题的实质,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更具有方向性,获得良好的多媒体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如下的情境:小亮、小明和小光进行自行车比赛。小亮自行车的车轮是三角形;小明的自行车车轮是正方形;小光的自行车车轮是圆形。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哪位学生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学生众口不一,并迅速讨论。与此同时,教师继续播放视频。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图形中心到四中的距离的角度分析,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左积极地举手说:“之所以小光取得胜利是因为他自行车车轮的形状是圆形。在上述三个图形中,只有圆形的圆心到四周距离相等。”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营造生动、形象的情境,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三、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数学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观察相应的物品,并通过实践的方式,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为学生准备不同的长方形木块,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并进行相应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出成就感。在此次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实践的方向性,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长方体一个有几个面,各个面对应关系如何?长方体一共有几条棱,几个顶点?在大部分学生实践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小错积极地举手说:“通过观察铅笔盒,我发现长方体对应的面全等,并找出三对全等的长方形。与此同时,我发现面面对接的部分边长相等,从而制作出手中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8个顶点。”通过运用实践教学法,教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观察、分析和判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让他们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真正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并以此为基准,调整教师个人的教学观念以及方式,并在此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及普适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构建更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顾勇祥.基于学生学情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33)
[2]李茜.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