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实现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贺美琴
[导读] 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学习、生活的场所,肩负着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重任,

        贺美琴
        山西省太原市育才幼儿园  030012
        摘要: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学习、生活的场所,肩负着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重任,对幼儿之后的学习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年龄尚小、认知能力不足的幼儿来说,传统以灌输式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单调且枯燥的,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相悖,因而寻求适应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幼儿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游戏作为幼儿喜爱且乐于参与的活动,在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之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教学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自由玩耍;观察与反思;加强互动
        游戏化教学的实质和内涵在于将游戏所倡导的自由、愉悦等精神理念渗透到教学中,使幼儿能够在体会游戏乐趣的同时,获取精神层面的成长。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阶段实施的目的是让幼儿园的教学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幼儿园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认知和学习方式。为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自身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积极探究游戏化教学在课程中实施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此来增添幼儿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将幼儿教育教学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
        一、给予自由玩耍时间,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以及游戏的高手,他们对于游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教师在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时,应摒弃以往将固定玩法和做法强加给幼儿的模式,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活动和玩耍的时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喜好进行自由活动,从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游戏玩出新的花样或是对游戏材料进行创新性的运用,从而不断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智力,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将游戏化教学精神和实质充分体现出来。
        例如,在进行以“身体锻炼”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时,为了锻炼幼儿的走、跑、跳等各项能力,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跳绳、平衡木、轮胎等各种运动工具,并给幼儿提供一定的自由玩耍时间,让幼儿通过自由活动的形式开发出这些器材更多的玩法。经过观察不难发现,幼儿在积极创新,比如利用跳绳制作跑道上的障碍物,用来进行障碍跑的练习;通过滚动轮胎的形式来锻炼自身对事物平衡力的掌握,或是将轮胎放倒,通过跳跃的形式锻炼自身的跑跳能力。如此,便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了幼儿教育教学中,促进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推动着幼儿教育教学效果的全面改进和创新。
        二、加强观察与反思,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鼓励幼儿自由、自主参与游戏,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二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教师对幼儿活动的指导,并非是指随意操控幼儿的行为,或是对幼儿的活动方式进行随意指点,通过频繁介入的形式来强加指导,而是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通过细致观察和分析来捕捉到关键信息,给幼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思考如何操作才能使游戏更加完善并推动幼儿进一步的发展。

为此,幼儿教师应通过细致观察与有效反思的形式加深对幼儿行为的认识,为游戏化教学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以进行以“表演”为主题的艺术领域活动的教学时,教师同样可以通过设置表演游戏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比如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根据某一素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和指导作用,比如负责对幼儿进行角色的划分,道具的选择和供应,以及其他各种前期准备工作等等。同时,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针对幼儿紧张或是忘词、念错词的现象,教师都应通过有效指点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如此,便将教师的指点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解决了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使游戏化教学得以高质量地进展下去。
        三、加强与幼儿互动,提升游戏化教学水平
        进行有效干预是提升游戏化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丰富幼儿学习经验以及提升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合理、适当的干预,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使幼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为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时,应通过有效干预的形式实现与幼儿的积极交流,使幼儿能够对游戏化教学有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促进自身认知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培养,促进游戏化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在进行以“探索”为主题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参与到游戏环境的设置中来。比如构建以“寻宝”为主题的游戏环境,教师应通过互动、探讨的形式与幼儿商讨环境的创设和构建,以及游戏的具体玩法,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各种奇思妙想并付诸实践行动,比如有的幼儿提出建造城堡进行寻宝活动,教师应鼓励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城堡的建造,并思考游戏的具体设计方法,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游戏化教学的水平。如此,通过互动型游戏教学模式的设置,增强了幼儿以及教师之间的良性交流与互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游戏化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全面改进和提升。
        总之,幼儿教师应加大对游戏化教学重视的力度,积极探究并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促进游戏化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让幼儿教育教学成为自由自主获取知识以及师生倾情参与的过程,在游戏化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彰显幼儿的智慧与真情,从而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彩丽.试论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J].新课程,2016
        [2]杨瑛.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