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除数是分数的除法”一课教学片断、评析及感悟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陆彩萍
[导读]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
        陆彩萍
        东阳市吴宁第二小学  浙江 金华 322119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如何正确看待这种教学模式,正确利用“翻转课堂+微课”的教学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效率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需要重视的。笔者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除数是分数的除法”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翻转课堂  微课
        在校课题组——《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策略研究》的引领下,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的《分数除法(二)》一课,进行了一次磨课辨课活动。本次教学将利用“翻转课堂+微课”的教学策略来提高课堂效率,故将两课时的内容合并为一课时进行教学。
        本课教材在编写依然利用直观模型帮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设计了三个问题和“试一试”。其中,第一个问题是结合分饼的活动,借助分数的面积模型探索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除数是非零整数和分数两种情形)的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借助长方形的面积模型,强化学生对一般的分数除法算理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是反思分数除法计算时要关注的方面。“试一试”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索大于、小于、等于1时,商与被除数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进一步领悟上一个问题中所发现的规律及其应用。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好的运算能力,掌握了如何找一个数的倒数,并且学会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这对学习本课新知识起着较好的正迁移作用。但是,五年纪的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是很强,所以对于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把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 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运算能力。3. 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教学重点是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是将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基于以上的认识,如何展开本课教学,我进行了深入思考,现将主要的教学片断与思考整理如下。
        教学片断一:尝试猜测,探究算法
……
【引导】我们先来猜测一下,整数除以分数是如何计算的?
【预设】整数除以一个分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组织】既然是猜测,那我们就要想办法来进行验证。
……
        [评析]课伊始,教师直接提问“我们先来猜测一下,整数除以分数是如何计算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大胆猜测,然后再通过推理验证来证明猜测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数感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片断二:归纳总结分数除法的算法
……
【出示】上节课的板书照片
【引导】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结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计算方法,看看,对于黑板上的这句话,你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组织】不管是除以整数还是除以分数,都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小结】修改板书: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
        [评析]这里面利用照片把分数除法(一)的板书调出来,为这节课的整理增加了素材,沟通了对新知及旧知之间的联系,从而一步步归纳总结出完整的分数除法的算法,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而这种教学方式也作为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另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片断三:看视频,巩固算法及算理
……
【引导】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学会了除以一个数,就是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淘气呢也非常的爱学习,他也想了一个办法来解释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视频(教材中的第二个问题:长方形的面积模型)
……
        [评析]利用微视频动态的演示,借助长方形模型及长、宽、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算理,沟通数与形的关系。这一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
教学片断四:看视频,巩固算法及算理
……
【出示】计算下列各题,请你给它们分分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追问】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类,得数为什么会大于6?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追问】第二类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追问】那第三类呢?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出示】视频
……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出示总结的视频,将学生零乱的、不完整的发现梳理成完整的商与被除数的关系。利用微课教学,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对话方式,学生的听课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总评]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教学,注重知识的整体把握,突出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算理的掌握,一步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活动自主地归纳总结出分数除法的算法,进一步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1.大胆重组教材,彰显数学的魅力
        教材中“试一试”呈现的是让学生计算下列各题,圈出得数大于6的算式,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而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先计算,并给这几组算式分分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而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能初步体会“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这一规律。并让学生与同桌交流你的发现,尝试总结。最后出示教师已经总结好的微课,梳理学生原本零乱的、不完整的发现。在这一环节中,利用翻转课堂之微课的教学策略,节省了课上时间的浪费,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彰显了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2.利用微课资源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只是静态的,而这对学生的理解就有一定难度,此时利用微课教学,把静态转化为动态,再数形结合来描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比如:教材中淘气利用长方形的面积模型来解释“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一环节是比较难的,学生很难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这时,通过视频播放,长方形的宽不变,面积依次扩大时,长也随之扩大相同的倍数,通过列算式和看图,让学生跟着视频一起来说一说,使得学生眼、耳、心同时兼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并结合自身的实践,能快速而又深刻地理解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来提高课堂效率。
3.以分析归纳为主线,总结分数除法的算法
        通过出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题”——“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题”——“分数除法(一)的板书照片”,一步步引导学生把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归纳完整。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真正的思考,从而探究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本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