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
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 1103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中教育改革工作也不断深化,对每个学科的教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化学学科的教学,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改革工作中的必然趋势。对此,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为了达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需求,就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主体的关注,以学生为主,开展具体性的教学工作。本文主要就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堂;浸润式教学
前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大大地改善了高中课堂的教学质量。化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理科学科,对实践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扩展能力。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可以自主进行学习思考,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学习效率。
1.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意义
化学学科在高中阶段就有相应的学习以及考核,但是对于知识的了解以及学习强度是远远不过的。化学这一门学科既比较理论性,同时生活习性也比较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化学的学习必须要与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目标一致,让学生可以真正的在化学的学习中掌握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方法。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化学知识都已经脱离刻板的教材,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实际操作。如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中,由于实验涉及到火焰和物质燃烧,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通常都是由教师进行示范教学,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镁条知识的理解[1]。另外,在多媒体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对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化为更为简单的教学视频和图片,既可以实现化学实验的操作,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中的这一重大突破,也有利于学生从无到有的了解知识,再运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化学的知识的实践也是化学核心素养在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
2.践行学科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步骤和策略
在高中化学中,首先要建立明确的学习方向,同时要以化学基础知识为立足点,以化学实验为核心突破点,对化学学习内容进行扎扎实实的巩固。
2.1培养正确的化学学习思维
化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对化学的基础知识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遇到化学问题和实验问题时也要采用正确的化学思维解决问题。化学实践过程是多样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多外界的影响因素。比如,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因为某一种元素纯度不够,比例不一样,那么不管是因变量还是自变量的不达标都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2]。化学实验有很大的递进性,实验中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后部分的试验结果出现误差。由此可见,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首先学生头脑中要有正确的化学思维,并且以良好的学习姿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解决实验中的突发问题。
2.2掌握扎实的基础化学知识
基础的化学知识是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也是化学学习的正确步骤。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是成正比的,适当的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循环巩固不仅不是浪费学习时间,而且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如果前面的基础性知识没有掌握,那么后面的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一定要重点培养,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牢固的掌握,并且灵活的运用。
3.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浸润式教学策略
3.1重视对学生学科思想的培养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科思想的培养,这是学生养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高中化学学科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思考模式,通过在自己了解的基础上,探讨高中化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学科的重要价值,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比较多,例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能量的守恒定律,水解平衡、电子得失守恒、电离平衡、化学平衡、量变与质变等等,涉及到内容极为丰富,实践方法也比较多,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培训实践上,要通过以小见大的模式,将有关的课程环节进行巧妙设计,保证课程教学的合理性,另外在实践课堂上,以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主,通过“宏观——微观——符号”这种方式让学生思考物质变化的相关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对有关的物质变化进行推理[3]。通过设计一些列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思考有关的方法论,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重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最后,老师还要重视将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全面提高化学学科素养。化学这门学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衣、食、住、行等各行各业都能够发现它的身影,例如合成材料、洗涤剂、药物等等。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现状,从生活现象、生活需求、生活情境入手展开教学。比如在学习乙烯和苯这两种化工原料时,可以从生活中的石油和煤这两种自然能源开始讲解,介绍历史上由于石油引发的著名战争、解释为什么石油这么重要和珍贵、我国关于石油开采的历史、相关著名人物的事迹介绍和影视资料推荐等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感受到石油的宝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化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与生活问题的密切连续,激发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动力。比如,在乙醇性质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酒的常识知识,比如酿酒技术以及酒文化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日常的生活中,观察酒的用途,提高学生对乙醇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一类的教学方式,可以将书本上的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有一个紧密的衔接,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3.3重视对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培养
想要学好一门课程,必须对此门课程的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地步。在高中化学上亦是如此。为此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科理解能力、试验探究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如此一来,才能够真正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培训教学。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课堂的设计。可以按照《2019年考试大纲》的相关指标要求。利用推理论证能力来间接提升学生的平衡思想以及变化观念。利用试验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来开创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首先教师在培训实践时,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针对性设计实践题,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考思维,再通过他们的动手能力一步步进行推断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来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进行钠与水的反应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理解上进行实际的推理论证。通过此教学实践培训,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4重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奠定学生化学学科科学素养培养基础
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是学生要对化学知识有入门的了解,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拥有过硬的化学基础知识。具体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背诵、准确认识并熟练掌握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化学实验思路、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等化学定律有清晰的认识等等[3]。这些化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发展和提高化学学科素养的土壤,是化学学科素养生根发芽的地方,没有基本功,或者基本功不扎实,那么学生的学科素养便无从谈起,即便老师重视培养,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成效。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要定期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本功,打牢基础,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化学这门学科上非得更高、更远。
3.5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科,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实验课程,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不至于这么被动,同时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也才能得到提升。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实验准备工作,同时传授学生一些观察的技巧,以便学生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每一个实验现象,这样才能更多的掌握实验中的基础知识[4]。比如,在学习硫酸钾铝的内容时,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盆污水,让学生想办法怎么样可以把污水净化为清水。并且,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实验,并自己进行实验验证要得出实验结果。学生自己在结束实验之后,教师也可以对污水进行处理,并让学生仔细来观察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果,从而得到铝离子水解这一化学反应,让学生明白污水处理的实验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实验不仅得到实践,还能在教室的实验中学习到新的化学知识,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5]。
4.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践行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际化学能力打好基础,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与教学任务。基于此,教师首先要对核心素养理念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作为教学指导,贯穿到教学设计中,完善整个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的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对教学模式做出改善和调整,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从而真正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盛美娟. 试论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18):84-85.
[2]周雪芳.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J]. 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9, 000(004):92.
[3]明正球, 周泽宇. 基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为例[J].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9, 479(02):63-66.
[4]许倩.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 考试周刊, 2019, 000(041):174.
[5]罗天成.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 教育界:综合教育, 2019(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