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刘攀宇
[导读] 新课标的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
        刘攀宇
        四川省德阳市岷江东路逸夫学校  618000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新课标的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现代技术;合作学习;数感
        何为“有效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笔者看来,有效教学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作用,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数学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运算技能,让学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方式思考、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参与度,有计划地组织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实现有效教学,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借助现代技术实施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深入探究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数学有学习兴趣,才会主动配合教师,自觉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善于借助现代技术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笔者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就利用网络技术搜集了大量美丽的图片,这些图片有的有角度,有的无角度,并且选取几张角度特征明显的图片置于同一个页面中,然后在课堂上呈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对比两种图片,发现区别。通过这种直观的图片观察,学生们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笔者又利用教室内的门框、窗台、黑板等有棱角的物体举例说明“角”,并且借助三角尺等作图工具在白板上画图,展示给学生各种不同的角,同时进行详细讲解。整堂数学课下来,同学们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踊跃参加各个教学环节。实践表明,借助现代技术实施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内容组织合作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中重点强调的教学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成优势互补、水平均衡的小组,通过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过程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导学、导教、导思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笔者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那么小数的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现在请大家尝试计算一下6.37+4.28等于多少?”然后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看看怎样计算又简单又正确。大概10分钟后,笔者邀请学生上台板演竖式计算,并且进行评价和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出“小数加法应该注意对齐小数点,也就是对齐相同的数位”。接着笔者又以同样的方式讲解了小数减法的知识。对于这种比较简单的内容,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联系实际生活进行估算,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是数学学习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他们对于数字及其运算过程的感受和认识,这种感受和认识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有更明确的思路,提出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数感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数字有所观察和注意,将实际问题与数字联系起来,运用数字去表示生活中的现象。小学时期是建立并培养学生数感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帮助学生建立并培养数感,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笔者在教学“估算”的知识后,就引导学生估计生活中的常见数据,像临近开学,到超市买自己个人的生活日用品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家里卧室或者客厅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方米?学校教室的面积大概是多少?与卧室的面积大概相差多少?学校操场大概可以容纳多少人?估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计算方法,因为许多问题不需要精确的数据,只需要知道大致的结果即可,这时估算就能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联系实际生活,估算生活中的数据,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基本学情,不断探索更合适、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为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纪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途径探索[J].学周刊,2017(17):121-122.
        【2】刘建新.基于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9):114-114.
        【3】邱学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对策[J].教育艺术,2016(11):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