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芝
贵州省 平塘县兔场小学 558300
【摘要】现在教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新世纪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班班通”在学校教学中的推广运用,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以它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它特有的优势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变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重难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建立多种感觉通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理解运用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班班通;学习兴趣;灵活多样;提高效率
“班班通”的教学应用可以把书本内容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情景交融的、有声有色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有利于学生把间接兴趣变为直接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的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形成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下面,我将就“班班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恰当运用“班班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著名的教育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受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发展思维的强大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借助班班通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声形结合、声画并茂的教学环境,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里看图解决问题时,以前没有班班通只能用挂图让学生来理解,尤其是在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学生总是把图理解错。现在用班班通把原来有几只松鼠又来了几只或者跳走了几只的图;还有原来有几只天鹅飞来几只又飞走了几只等死图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呈现得活灵活现。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书本上图画的意义,而且还在看课件演示的同时发出咦咦的好奇声和极强的求知欲的呼声。使得我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起来,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产生一个动态的效果。生动有趣的画面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促进教师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比较抽象,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难度。
教师的语言表述往往不够恰当,教具操作又局限于时间、空间和实物条件,很难达到预想效果。而把现代化教学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在我校这次的常规公开课中我看到我校的一位老师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需要进行等积变换。教学时,他先进行旧知的回忆:在学生回答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后,用电脑动态演示了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的过程。接着是旧知向新知的迁移:“圆能不能也采用这种方法,转化成某种已学过的图形呢?”学生思考、讨论、汇报后,教师用教具演示8和16等份拼法,再用电脑动态演示成32等份、64等份的拼法,启发学生发现: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这样较好地演示了剪拼的过程,使演示教学的手段变得灵活多样,还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最后是公式的推导:由于动态演示中用不同颜色表示长和宽,学生较易发现其对应关系,推导得出S=πr2。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演示是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通过课件来讲讲思考方法,并在练习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来展示,让学生讲讲他自己的简便方法。通过这一手段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力的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建设。
三、增加了德育教学的途径
“班班通”不仅改善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也大大提高了学校德育教学的效能和水平,它逐渐成为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教室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时事信息;另外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我们想方设法挖掘这些设备的潜在功能,服务于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利用它进行集体晨会、心理辅导、安全教育讲座等等。以前,召开家长会颇令学校领导头痛,主要原因有:首先,学校没有一个足够大的会议室能够容纳家长们。其次,开家长会时大多时间是领导或班主任在上面讲小学教学论文,有些家长在下面讲,会议纪律不是很好,效果也差。可是实现“班班通”后,这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我们让一部分家长坐在主播室,其余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教室里,通过闭路电视系统进行收视,效果非常好,深受家长的欢迎。另外,实现“班班通”后,极大地丰富了德育内容。在学校安全课、思品课中,各班能利用学校网站的视频资源库或互联网上的视频节目,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有选择地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不仅实现了信息化德育,而且愉悦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我认为,现代化的装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益,需要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研究中去。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班班通”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使它成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俞佳燕.导入——数学课堂的点睛之笔[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4期):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