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王知芳
[导读]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事物相融合的教学方式
        王知芳
        重庆市大足区米粮小学  重庆市  402370  
        摘要: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事物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经历生活化的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成绩,还能构建科学的学习方式,为未来数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缺乏教学手段,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构建情景课堂,提高学习兴趣;联系实际生活,理解理论知识;组织课外活动,丰富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教导小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也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学习数学既可以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方式,还能开阔学习视野,挖掘学习潜力。由于,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仅使课堂氛围逐渐枯燥,还影响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导小学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活力,推动小学生学习的进程。
        一、构建情景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能够让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充满激情,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学习的成绩。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数学的时间较短,对数学知识还处于陌生的阶段,从而影响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情景课堂教学是利用不同的课堂环境教学学生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导致小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构建情景课堂,让小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可以让小学生扮演顾客与老板并演绎生活中买东西的情景,以此加强小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即,
        顾客:“这本书多少钱?”
        老板:“这本书五块三毛钱。”
        小学生为了集齐五块三毛钱,可以将一张五块的纸币与三张一毛的纸币集在一起;可以将五张一块的纸币与三张一毛的纸币集在一起;可以给老板十块钱,让老板找回四块七毛钱。教师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构建情景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小学生认知更多的人民币并了解不同人民币的购买力。


        二、联系实际生活,理解理论知识
        数学是科学、严谨的课程,在数学的世界中不存在模糊的理论知识,也不存在模棱两可的答案。数学课程中不仅有简单的数学题目,也有繁杂的数学理论。繁杂的数学理论为小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将数学知识直接灌输到小学生的脑海中,导致小学生不能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含义,从而阻碍了小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进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将数学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简化小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难度。
        例如:教师在教学“年、月、日”的过程中,为了让小学生理解“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教导小学生。即,教师可以教导小学生年分闰年与平年,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一年也可分为12个月份,不同月份的天数不同。教师也可以教导小学生一月一日为春节、五月一日为劳动节、六月一日为儿童节、七月一日为建军节等。教师还可以先让小学生说出自身的出生年月日,再让小学生计算自身出生的时间。教师在“年、月、日”的教学中利用实际生活教导小学生,可以让小学生更为便捷的理解有关“年、月、日”的数学理论知识,从而推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程。
        三、组织课外活动,丰富数学知识
        数学涉及众多文化领域,在生活中的用途极为广泛。因为,数学的知识不仅存在课堂中,也存在日常的生活中。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既要学习教师教导的数学知识,也要学习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由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依靠教材对小学生施教,不仅限制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影响了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在小学生假期期间组织小学生去图书馆观看数学书籍,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小学生阅读《数学家的眼光》,可以培养数学素质,让自身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小学生阅读《果戈尔数字奇遇记》,可以增强对数字的认知,加强运算能力;小学生阅读《生活中国的数学》,可以将数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数学文化知识。
        综上所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将教材中知识联系生活事物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推动学生学习的进程。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较为活跃,容易对数学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可数学学习的效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缺乏教学手段,也降低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效率。因此,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构建情景课堂、联系实际生活、组织课外活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教导小学生,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力及效率,推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贾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略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39-140.
        [2]朱希军.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7(14):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