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沈崇雷
[导读] 从数学学科的本质来讲,它是一门能够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学科,
        沈崇雷
        江苏省邳州市邹庄镇邹埠小学221300
        摘要:从数学学科的本质来讲,它是一门能够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学科,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数学一直以重点学科的内容出现。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白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不妨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策略于课堂实践活动中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学生在情境化的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数学知识,获取数学技能,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策略作一番阐述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直观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
        在传统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所处的课堂环境是极度枯燥乏味的,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性无法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明白课堂是师生所共同成长的学习环境,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所以要懂得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的情境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充满生机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力求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在师生共同努力的作用下创造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得到充分的提升,让学生越来越享受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策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设直观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伴随着科学技术在时代发展下的不断进步,于新时期的教育领域中,广大教师已经意识到了直观情境的创设需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以从事教师这份职业必须要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如今已是教育资源足够丰富的时代环境之中,以传统时期板书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时间,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有局限性。其次再以崭新的教育理念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获取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以多媒体技术创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直观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从而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出示了一组与圆相关的美丽图片,对学生说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感觉到圆很美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奥秘。”然后,我要求学生尝试在草稿纸上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画一个圆,进而巡视了学生的画圆过程,了解了学生画圆的思路。接着,我以针对性地引导语言结合多媒体技术中的几何画板,帮助学生学习了如何利用工具进行画圆,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了圆的概念,使学生了解了的圆的各部分名称。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flash动画引导学生探究了圆与半径、直径、圆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圆的基本特征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最后,我引导学生整理了学习内容,使学生有了对圆的清晰认识,让学生之间根据学到的知识相互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得到了很好的集中,在直观情境的作用下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了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从而充分达到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课堂上题海战术的策略已经很少存在,并且教师也意识到了数学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提出合理的问题,所以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基于此,作为一名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之前,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根据对学生认知能力的了解情况保证对其所提出的问题是合理的,如此方能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完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确定位置》这一节时,首先,我以索马里海盗的故事为话题充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了新课,对学生提问道:“平面图的方向如何确定?”进而引导学生说出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我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懂得了如何在实际情况中确定角度和距离,进而确定位置。之后,我为了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程度,通过拓展性习题检验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了相应的知识反馈,使学生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将所学习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做了系统性的整理,使学生明白了学习数学就是这样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从这节课中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调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在学生产生欲望的基础上引导其对教材内容做了具体分析,增强了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切实完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源自于现实生活,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对教师提出了将数学教学和现实生活做有机融合的要求。基于此,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万万不能再有如传统教学时期一般在课堂初始环节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策略的思想,而是要有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创设生活情境的行动,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以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现绽放小学数学精彩课堂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容量和升》这一节时,首先,我出示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两个透明茶杯,让学观看后说一说哪个杯子里盛放的水多,进而让学生举出其他例子调动了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由此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容量的概念,帮助学生明确了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然后,我在课件上出示了不同容量大小的容器,让学生观看容器上标明的容量,从而引入了升的概念。之后,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物,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都有哪里用到了1升,使学生有了对1升有多少的充分认识。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在这次课的学习中得到的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在课堂上体现了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情感参与了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于生活中的意识,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精彩绽放。
        总而言之,有关于情境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需要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崭新的教育观念去不断挖掘,从而将情境教学策略落实于课堂之上,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再以恰当的引导语言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享受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以求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实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益,在数学课堂上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兆辉.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09.
        [2]陈立.浅谈小学高段数学情境教学法如何有效开展[J].学周刊,2018(02):80-81.
        [3]胡全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