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合作之风,扬初中化学高效实验教学之帆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张福庆
[导读]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其对教师们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福庆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罗泉学校 154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其对教师们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而合作教学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而教师们初中化学教师应如何运用此种教学方法呢?笔者对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高效教学
        初中化学对学生的思维有较高的要求。而教师们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适时地引导,从而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一、巧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法,为每个学生设定固定的职责,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升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初中化学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不同成绩层的学生学到化学知识。
        比如,在讲授“钠”的这节知识时,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科学分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水平开展实验教学,并在组中设置小组长、操作员、记录员和发言员。小组长负责维持秩序和帮助小组内成员完成实验任务。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实验现象。发言员负责介绍整个实验的过程。其次,设置合作任务。将钠放入水中,你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在现象的背后包含了哪些知识点?再次,巡场观察。教师在寻常观察中发现每个学生都各司其职,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有的学生还协助其他小组成员完成实验。最后,展示教学成果。教师截取其中一段进行介绍。小晨走上台,说道:“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发出嘶嘶的声音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并生成了氢气;钠在水面上的各个方向移动,说明生成的气体在推动钠。”教师微笑说:“你们小组观察得很仔细!”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职责范围,而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了整个教学的效率。
        二、运用小组合做法,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千差万别。而这也是小组合作的巨大优势之一。在小组合作中,一个学生的看法会点燃另一个学生的思维,引起一场头脑风暴,获得更为准确的答案,从而提升学生协作能力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碳”的这节内容时,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开展实验教学。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科学分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保证每个小组都会有不同性格的学生。其次,创设问题。教师展示了如下的问题:在澄清的水中放入一种气体,逐渐出现了白色的沉淀物,之后又放入无色的液体,出现了气泡,你们可以猜测杯子中的液体是什么?生成的白色沉淀物是什么?放入的无色液体可能是什么?而后的气泡呢?再次,适时引导。教师对学生说:“教师们这节内容学的是碳,而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制取,你们可以以此为依据,充分讨论,一定要注意耐心提取别人的建议!”最后,展示探究成果。在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适时地询问学生:“谁可以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和大家分享?”小碧举手说:“教师们的探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小明想到了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会生成碳酸钙,而小亮想到碳酸钙和氯化氢会形成二氧化碳,因而这就是教师们的结论!”教师通过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交流并采纳各自意见,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进而使他们的协作能力得到增强的同时,提高了整个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三、利用小组合作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拓展他们的发散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比如,在讲授“燃烧”这节内容时,教师运用生活化的小组合作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讲授灭火的三个原理。教师分从火源、空气和温度三个方面讲述了灭火的原理。其次,科学分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水平展开分组。再次,创设问题。教师板书了如下问题:假如你在做饭的过程中,发现锅中的油着火了,你该怎么办?从此,适时引导。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生活相结合,看哪个小组的思路最多!”最后,询问结果。教师截取其中一段进行介绍。小峰说:“可以由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用锅盖盖住锅,隔绝空气;第二种,将菜放入锅中,既降低了油温,也隔绝了空气。第三种,关住煤气罐,不再提供可燃源!”教师通过运用生活化的小组合作法,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
        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创造性地营造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并让其体会到合作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应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贾丽萍.小班化环境下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 陶佳.化学合作学习中心理效应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