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行动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徐艳清
[导读] :物理,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无法学会,
        徐艳清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西台中学,宁夏中卫755000
        摘要:物理,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无法学会,是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的,有着积极的意义。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容易因为学科本身的特点,出现对教师的依赖性。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教师展开了学生行动力的培养,结合生活、问题、实践等,促进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生;行动力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行动力,是希望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课堂中,与教师一起探索物理的奥妙,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的价值,使学生不再畏惧物理,而是能够熟练地应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师为学生连接生活的线路,可以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物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物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为学生连接问题的线路,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拥有了逻辑判断的意识;教师为学生连接实践的线路,将学生带入了物理世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应用,让学生懂得了怎样灵活使用物理技巧。
        一、连接生活的线路——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行动力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行动力,可以通过连接生活的线路来实现,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学生在生活的指引下,更容易发现物理存在的印记,了解物理学习的价值。
        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声音出现的原因,知道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分析影响声速的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了不同的声音:蛐蛐叫声、飞机起飞的声音、窗户玻璃被打碎的声音、人与人对话时候的声音、乐器声音等,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声音的特点。学生闭上眼聆听后,很快就判断出来了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对声音产生了探索的兴趣。笔者便向学生介绍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实质。接着,笔者还通过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中的表现,让学生了解了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来传播,而声音在真空中是无法传播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对声速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声速跟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深化了对声音的探索。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声音案例,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二、连接问题的线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行动力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行动力,可以通过连接问题的线路来实现,加快学生的思考速度。

学生在问题中寻找答案,有助于熟悉课本知识,活跃自己的思维。
        在学习“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燃料的含义和类型,提高燃料效率的措施,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问题:你都知道哪些燃料?它们有着怎样的特点?影响燃料使用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做才能有效保护环境?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本知识进行了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知道了汽油、,煤炭、天然气、蜡烛等都是燃料,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都能够燃烧,并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热量。学生观察燃料的燃烧过程后,发现氧浓度、温度等,都影响燃料的利用。学生围绕提高炉子效率这一点,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认为改进燃烧设备、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等都可以减轻地球的负担。这样,笔者通过连接问题的线路,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增加了学生的整体认知。
        三、连接实践的线路——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行动力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行动力,可以通过连接实践的线路来实现,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次数。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找到了物理技能的使用途径。
        在学习“学生实验:组装电路”时,笔者为了使学生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实验。学生分组后,与小伙伴一起,利用小灯泡、开关、导线等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熟悉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与小伙伴及时沟通,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意见,讨论有效的解决措施,总结了实验失败的经验。学生还对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汇总,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总之,本文通过连接生活、问题、实践的线路,培养了学生物理学习的行动力。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知道了物理与人们发展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探索物理的习惯,唤醒了内心的自觉性。学生在生活场景中,了解了物理在生活中的体现,明白了遇到怎样的问题该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加强了对物理的学习;学生在问题思考中,意识到自己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不足的,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物理的真相,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活跃自己的大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走进了物理知识应用这一版块,认识到了物理的使用技巧是要结合具体的场景的,能够灵活地转变自己的运用思想,完成物理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周丞.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2):12-13.
        [2]曹永福.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532-5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