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向殷华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盛行,小学数学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提升。
        向殷华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石马小学 44530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盛行,小学数学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逐渐将重心移至探究新颖教学方法,打造开放课堂中,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等上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常常忽略掉了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因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从明确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多种活动,提升教学趣味;借助直观演示,培养逻辑思维;借助生活教学,培养严谨思维四个方面,浅谈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明确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一无所知,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地困难与阻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而课前预习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提前了解教师在上课时将要讲授的内容,明确知识的重点、难点,同时也可以确定自己对哪些知识不太理解,这就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和方向指引,从而有效地提供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前,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程的知识,笔者在上课前让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了预习。在预习过程中,笔者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指出,让学生重点预习该知识点,进而增进学生的理解。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采用多种活动,提升教学趣味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感性思维比较丰富,缺乏理性思维,为了使学生在课上获得更好的心理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作用,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保持自信心和独立性,并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彩色的卡片把看见的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制成思维导图的模式,供学生观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自己画的导图进行讲解,使学生清楚的认识数字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快速的对比与找到,最后,教师将接下来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再去分析给学生正确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方式,促使学生间接爱上数学知识,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借助直观演示,培养逻辑思维
        逻辑是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于数学的各个方面。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能够相互依存和转化,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他们数学学习以及思考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差,因此需要教师的长期培养。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演示数学实验,来让学生看到数学推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
        依旧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概念。利用传统的讲授法和直观操作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笔者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给学生展示了这一数学现象,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无论角对应的两边如何变化。角的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而是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四、借助生活教学,培养严谨思维
        数学是对于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对于生活中数学应用的抽象化,是其中最精髓的一部分。因此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开展教学,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产生数学就是我们身边的感觉,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周帮助学生构建数感。
        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内容时,教师在将克、千克的知识化入生活情景的同时,不要忘了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和总结相关知识。学生要通过这一堂课程完成对于重量单位的学习和认知。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认识生活中最常见物体来接触重量单位的含义。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对于重量进行学习和熟悉后,对于生活中这些常见的物体的重量进行一个估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重量单位的作用,从而更加喜欢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克与千克的知识。如,有的学生会提到在生活中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斤这个单位,那么斤与克、千克又有什么联系呢?这时,教师再为学生讲解一斤是五百克,一千克是两斤的知识,学生以后在遇到斤这一单位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克与千克,而数学中转化的思想也就学会了。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勤于反思与创新,探究真正适宜小学阶段学生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督促自身能够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探究新颖教学方法,增强自身教学水平,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艳.浅谈低段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08):46.
        [2]周红梅.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9):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