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仁爱完小 530405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一种最基础的组织形式,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途径,它对奠定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本文从课堂情境、课堂提问、课堂评价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堂情境;课堂提问;课堂评价
在小学阶段的诸多学科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构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统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我们知道高效课堂就是充分发挥课堂的功能和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获得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在数学上取得进步、取得提高、取得发展。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具体认识。
一、创设有效课堂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如生活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或者悬念情境,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等等。
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时,就创设了一个文具卖场的情境,引导一半学生成为卖文具的人,另一半学生成为买文具的人,而学生铅笔盒中的各种文具就成为出售的商品。这样整个教室就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文具卖场,笔者则分发给学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买卖文具的活动。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与着活动,不时传来各种欢乐的买卖声,“老板,我想买一块橡皮,哪块橡皮比较好?”“这块橡皮很好用的,而且很便宜,才1元。”“好的。谢谢老板的推荐。”通过创设文具卖场的情境,增添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设计有效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路径。恰到好处地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处于情绪最佳状态,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难度适中,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之下,牢固掌握知识,掌握数学规律或者法则。
例如,笔者在教学“圆的周长”的知识时,笔者首先提出:“同学们,我们学习长方形、正方形时,是怎么测量它们的周长的呢?”学生:“用直尺。”笔者:“是的,可是圆是一条曲线,应该怎么测量呢?”这时笔者则拿出一条细绳,同学们立刻说出可以先用细绳围一圈,然后用直尺量出细绳的长度。笔者在肯定学生的方法之后,指出这样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没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呢?接着在多媒体上展示出两个直径不同的圆,圆心固定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并且提出:“大家可以看到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与直径有关。”随后笔者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自主掌握知识,同时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展开有效课堂评价,引领学生长远发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在他们心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论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令人满意与否,教师都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学生正向的评价,比如一个肯定的微笑,一句真切的鼓励,一个会心的眼神,一句称赞的话语,一个夸奖的手势等等,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此同时,教师给予的称赞和表扬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如回答问题正确的,小组合作良好的,动手能力优秀的等等,这样对于被表扬者不仅是一种激励,更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使学生看到多个角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由多种要素组成,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优化每一个要素,从而优化整体效能。在笔者看来,我们应该创设有效课堂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设计有效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展开有效课堂评价,引领学生长远发展,,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陈雪玲.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2017,25(25):48-49.
【2】吴秀梅.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7(23):24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