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英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小学 213000
【摘要】俗话说:“百年树人、十年树人”,而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往往不被重视。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言行,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班级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德育策略
构建一个积极向上、活泼好学的班级,使其成为学生快乐生活、健康发展的园地是每个班主任的期望。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班主任在班级开展德育工作就要讲究策略。
一、了解学生是班级德育工作的前提
全面了解学生,不仅从班级整体,更要对学生个体,进行全面把握,这是做好班级德育工作前提,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笔者认为如果班主任要组建一个全新的班级时,就要花时间去了解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特别是身体健康状况、个性倾向、兴趣爱好等;了解学生的社会关系,从现阶段社会特点看单亲离异家庭很多,及时了解学生的社会关系有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关注贫困生的生活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业和品德情况,特别是学习态度和习惯。如果班主任接手一个成熟的班级时,就要去了解班级成员的基本构成、学业情况、发展状况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及时掌握班级的生源情况、学习状况、思想状态、班风班纪等。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熟悉班级学生,班主任可以采用观察法、谈话法以及家访等方式开展工作。
二、健全班级组织是班级德育工作的基础
班级组织机构是班级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统一体,它包括班委会、小组、家长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班级在选举班委的时候,要以品学兼优、以身作则、乐于服务为标准,班主任要对班委进行培养和教育和合理分工,让他们各司其职、大胆工作,同时又团结合作,使班委在班级中能够成为他人的榜样,带动班级同学不断进取,形成良好的班风。
除了班委会的成员,班主任要让班级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所以可以灵活设置班级组织机构,以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的有效性。仅仅只有班主任教育还远远不够,还要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可以组建班级家委会,家委会参与到班级活动的组织,还可以创建班级群,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将行为规范、学习教育融入班级的日常管理中。通过多种途径,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
三、以德育人是班级德育工作的关键
“听其言,观其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学生听班主任言,观班主任行,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待优秀生要严格要求,常常对他们敲边鼓,以示警醒;对中等生要赏识和鼓励,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对待后进生要多加关爱,尽力营造一种平等、友爱的氛围,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自己在班级的价值。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对学生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自我教育是班级德育工作的核心
班级德育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德育过程,最终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学生的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等。班主任从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自我约束、自我反思,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自我反省能力、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明确个人奋斗方向,制定短期、长期目标,提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能力,管控自身日常行为,乐于、善于向他人请教,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工作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塑造为中华的振兴而奋发向上的理念。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有的方矢,按照德育的方法和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二要强化常规训练。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训练的内容可以是《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要求的常规、集会等诸多方面。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和全面优化相结合的训练方式进行,使每个学生树立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观念,形成自我约束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三要建立班级活动小组。班级活动小组是以小组为基本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依托小组互助机制,建构“自主管理,互助学习"的教育平台。该模式的建构要从小组的建设、小组意识的培养、小组运作制度、评价与引导等方面着手,把互助小组建设成学生学习生活的共同体,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学习、自主管理,实现小组成员张扬个性、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要开展好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融于一身,寓教于乐,陶治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班主任要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和丰富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不同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教育。
五、科学的评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助推器
笔者认为班级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督导、评估班级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完善班级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和运用,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德育首位任务,从而加强班集体建设。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内容,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生综合活动情况总结评分并针对性地奖励或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不放松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和制度有机结合,把外在的文字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修养,为德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级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其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扎根一线,积极投身到班级德育工作中,才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炼出具有真知灼见的理论,使得班级德育工作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陈瑜.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开展的具体方法探究[J].小学时代,2019(20):79-80.
[2]邵玮玮.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51+97.
[3]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