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峰
陕西省榆林中学 719000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激发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可以增长高中生的历史知识,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以此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历史教学的乐趣,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历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兴趣;良好导入;影视资源;德育教育
兴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始终都对历史教学保持着新鲜感,并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能够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历史学习,不断提高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效果。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充满趣味性的策略来激发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从而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不断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进而能够确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开展下去。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激发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设计良好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转变以往强制性地拉回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良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教材新知识的热情,并能够让学生牢牢掌握教材新知识,从而能够获得极大的教学效益。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设计良好导入,以此可以让学生快速熟悉教材新知识,不断降低学生掌握教材新知识的难度。
例如,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例,在进行新课的引入之时,我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钓鱼岛事件的有关资料,并让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为什么钓鱼岛事件会引发社会的热议呢?然后,我为学生引出了中日关系的内容,并为学生出示了日本政府歪曲侵华战争的真相的资料。最后,我对学生说道:我们应该怎样辩驳日本的谎言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用历史的真相揭露日本的罪行!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良好的导入,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认真对教材当中的新知识进行了探索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了新课教学的效能。
二、引入影视资源,提高历史教学魅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影视资源已经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它可以丰富教材内容,将学生从教材和课堂当中解放出来,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魅力,让学生更乐于进行历史学习。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影视资源,以此可以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当中,从而能够增添历史教学课堂的活力,不断促进高效高中历史教学的施教。
例如,以《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电影《巴黎圣母院》,并结合电影,为学生讲述了浪漫主义的含义。然后,我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总结了19实际初浪漫主义文学、音乐及美术成就,以此使学生从常识的角度认识了浪漫主义。之后,我为学生出示了《唐璜》、《巴黎圣母院》等代表作中的一些文字、故事情节等等,并指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赏析,以此使学生体会了不同作品的深刻内涵,从情感的角度认识了浪漫主义,掌握了浪漫主义作品的特点。最后,我为学生引入了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进行了分析,以此使学生从历史角度认识了浪漫主义,深入剖析、总结了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这样,教师通过引入影视资源,使学生享受到了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
三、渗透德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导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任务,它可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能够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此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并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例如,以《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让学生对赫鲁晓夫的改革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索,使学生掌握了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结果。然后,我让学生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进行了评价,总结了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并与学生一起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成效、不足等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学习。之后,我让学生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究,并让学生说了说自己从苏联改革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最后,我结合教材当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导,从而使学生坚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了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导,使学生受到了德育思想的感染和熏陶,从而不断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修养。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能够激发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并要通过设计良好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引入影视资源,提高历史教学魅力;渗透德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等途径,让学生和兴趣握手,从而能够让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进而能够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学良. 论怎样激发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J]. 未来英才,2015, 000(003):166-166.
[2]马少红. 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00(007):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