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田萍
[导读] 近年来,我国在高中教学中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
        田萍
        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 110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高中教学中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但其中不乏许多问题和缺点的存在。因此,研究高中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策略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政治认同”现实情况,再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角度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具体方法,以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政治认同”
        引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之下,对如何培养新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一问题有较为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学生群体当中,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因此,必须抓住这一关键阶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同时为高中生进入后期的学习以及踏入社会参与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这就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政治认同”现实情况
        目前,我国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总体来说情况良好,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以下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不足之处进行现状分析和探讨。首先,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视角来看待目前高中生思政课堂的现状,不难发现,由于受到传统的“满堂灌”式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影响下,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学校和家长更加重视学生在语数英等主科的学习,而对品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上不够重视。而在政治课堂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掌握与考试相关政治知识,而没有将政治素养根植在学生心中。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政治知识但,却没有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其次,从狭义的政治教育观念来看,影响高中生的外界环境主要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主要以家庭和学校为主。因此,这三方对于学生在政治认同感上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必须要营造政治认同感较强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得到良好的政治素养的氛围影响,进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同感。帮助学生在投入社会后,面对各种是非善恶时能够产生正确的政治判断。因此,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于政治素养学习上的兴趣,避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堂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可见,学校和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双管齐下,以此来有效增强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感。另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思想政治。在这一条件之下,必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护学生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此一来,便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政治认同感[1]。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具体方法
        (一)学校层面
        第一,为了有效地增强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感觉,应转变传统的“以学科学习为主”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在政治素养的形成上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情境,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与主科学习的同等高度上,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引起重视。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学校不应该过早的停止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中教育模式是:为了提升高考的重本率,在学生入学不久后即进行文理分科,而选择理科的学生则基本上放弃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其思想政治素养也相对较低,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感也不强。因此,学校应当改变传统的过早进行文理分科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整个高中学习阶段中,或在文理分科后,对于文科生和理科生均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认同感。
        第二,学校应当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由于目前的高中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和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在思想政治学科方面也是如此。学校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取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国庆节主题、建军节主题、建党节主题等。通过这些主题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于中国政治历史方面的认识,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感。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征得家长和学校的同意后,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为先,带领学生前往展览馆、博物馆实地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对建国、建党、建军的历程有深刻的体验,促使学生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理念油然而生[2]。实践教学活动是高中阶段的高中生为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其互动性强、实践性强的优点颇受高中生的喜爱。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实践教学中也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第三,教师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直接榜样,教师的政治认同感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因此,学校应当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授课教师给予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深造机会。教师只有在政治素养上的不断提升,才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对学生产生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传统的高中教师培训体制机制在思想政治这一领域上较为缺失[3],因此,必须改变这一传统现状。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师应主动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体验感,只有从根源上全面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才能直接的提升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感。
        第四,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全校师生均有显著的影响。学校应着力打造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风气,具体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板以及设置“时政宣传月”或“时政宣传周”等思想政治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相关活动中。学校也可以在校园内布置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区域,如“图书角”、张贴海报以及宣传标语等来渲染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4]。
        (二)家庭层面
        在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的培养上,除了要求学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外,也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因此,家长应营造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受传统的“分数论”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将关注点放在了孩子的成绩上,忽略了孩子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这造成了大部分高中生“高分低能”的现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转变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摒弃原有的“分数论”的观念[5]。将重点更多的放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上。家长要正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置于与语数英同等的高度。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除此之外,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既要发挥其父母的角色,也要适当发挥其教师的特殊角色。在家庭中,家长不仅是父母,更是教师。因此,这就要求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当中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以此来树立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力。除此之外,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应当是民主、轻松的,而不是以家长的绝对权威来威慑孩子。在生活中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此一来,在家庭教育中,学生的主动地位有利于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品德教育上的学习,进而有利于促进其政治认同感。家长还应当主动与学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到孩子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比在学校中的表现和在家庭中的表现,找出孩子的缺点。再通过分析缺点的成因和现状,采取正确的教育模式,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家长和老师的善意提醒下,学生会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上有一定的反思和检讨[6],进而促进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提升其政治认同感。
        (三)社会层面
        在学校与家庭之外,社会对于学生的影响程度不容小觑。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和政治认同感的养成离不开社会的帮助和推动。例如,教育部门应当着力为高中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上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此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社会应当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具体来说,教育部或其他相关部门要净化不良的社会环境,如网络环境等,为学生营造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环境。在学生形成社会观点和社会看法时,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社会环境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明白事物的发展均有两面性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正确的对待外界的舆论,而不是在社会的洪流当中迷失自我。学生在时事政治的了解和学习过程中,会对我国的社会制度进行相应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学会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其政治素养和政治认同感。另一方面,社会应当努力打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为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面对目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之,教育部门或政府应当宣传正确的社会风气,抵制不良的社会现象,为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模范作用,鼓励学生在社会过程当中发挥优秀的精神品质,如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良好的品德。
        三、结束语
        高中阶段的政治学习,对于高中生在日后的政治认同形成过程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发挥好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共同作用来促使学生形成其社会认同感,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正确的教育模式来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婷婷.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探究——以高中政治生活课程为例[J].学园,2018(16):124-125.
[2]武俊霞.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9):P.115-116.
[3]王晓娟.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8,000(047):368.
[4]杨维佳.政治认同素养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培育[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7):75-76.
[5]刘美玲.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措施[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18(10):51-52.
[6]陈红,陈亚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政治认同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0):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