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察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8期   作者:洪 林
[导读] 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
          
         洪 林
         陕西环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省710038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成本越来越高,“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为此,我国将环境保护工作上升为基本国策,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环境监察既是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指标,还是环境生态建设工作的主要载体,其作用不可小觑。本文介绍了环境监察在环保中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环境监察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就如何强化环境监察质量、提升环保成效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察;环境保护;重要性
         引言
         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监督是指由各级政府建立的具有特殊监督职能的组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履行职责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监督。采取纠正措施并惩处行政违法行为,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以国家名义对社会生产生活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职责,实施和执行法律,执法对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公共环境执法,主要是指依照法律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动进行监督执法的环境执法行为,环境保护体系中常见的企业检查。
         1环境监测工作的制约因素
         1.1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管理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但相关部门有相应的专门法律法规和职能部门。例如,建设部门负责污水处理,水利部门负责水土保持和河道疏浚,交通部门负责交通船舶污染,农业部门负责非点源污染治理方面,由公安部门负责交通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自然保护区包括环境保护、林业、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这种情况导致责任交叉、多头管理、重复管理,使环保部门难以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监督管理。在实践中,环保部门很难与其他执法单位进行协调,与其他执法单位形成的合力也有限,这就导致环保部门在执法中感到沉重、疲惫和苦涩。
         1.2资源设备匮乏
         目前,我国虽然对环境保护问题十分重视,但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了环境改善和建设方面,对监察执法工作的投入力度较小,进而因为资金不足而导致资源、人才、设备等方面的匮乏短缺。例如,执法车辆、现场检测仪器、防护装备等设备不全。如果发生突发的环境问题,执法人员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不仅会降低执法效率,甚至还会对执法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为大部分环境污染问题都涉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理设备、防护措施,这些毒害物质会威胁执法人员的健康和生命。此外,目前大部分在岗的监察执法人员都缺少专业的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较低,进而导致监察执法工作难以落实。
         1.3能力与操作性有待提高
         传统的监督执法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为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效果,有必要促进监管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发展,优化传统的环境监管执法方式,加强监管。同时,传统的环境监管往往缺乏先进性,也缺乏新颖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执法效率的提高。此外,目前的监管工作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部门缺位的情况下,环境监理工作在具体实施中的可操作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相关违法行为无法从严从重、定期处罚,使监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一些环境监督执法部门对其职责和管理权限没有明确的定义,可能导致以下问题:第一,多头管理,适用于业务广泛的行业和部门,环境法执法人员可能由多个部门管理,从而降低了执法效率;其次,对于违反环境污染的企业,特别是重点保护企业,生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这种侧重于经济发展和光污染控制的地方保护,也影响到环境监督和执法的正常发展。


         2提升环境监察质量的有效措施
         2.1提高环境监察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发展的最有力的武器,环境监察工作也不例外。相对而言,我国环保监察对科技利用不高,有必要搭建环保科技平台,将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划入到国家研究计划中,提升环境监察的技术水平。要结合当前监察的工作情况,组织科研人员开发适合我国的新技术,加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要重视环保科技的推广,加快研发成果的应用转化,使科技真正起到提高环保监察质量的作用。
         2.2加大公众参与
         公众作为环境执法管理的直接受益者,地方环境保护机构应让公众更多地参与环境执法管理,以解决环境执法的规模问题。考虑到地方环境执法人员的数量相对短缺,因此要建立全社会的监测机制,以妥善管理环境保护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关系,只有在人民的支持和同意下,才能有效地执行《环境管理法》,以提高法律执行的质量和社会特性。进一步优化《环境管理法》的执行环境,并改善《环境管理法》的执行情况。如某地一家鱼粉厂闻起来很臭,对周围村庄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在收到投诉后,环保局及时对鱼粉厂进行了现场视察。当地环保局多次发出修改和停止生产的通知,市政府官员利用访问日,以联合和多部门的方式执行法律,抓住有利的机会进行修复,并拆除工厂的“双重违规行为”大楼。民众参与治理,大大促进了社会整体环境的进步。
         2.3提高素质,构建团队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环境违法的手段也更加隐蔽,监督起来难度也更大,此外部分企业会聘请专业的律师与环境监督机构周旋,加大了环境监督机构的执法难度。因此环境监督执法机构,不仅要明确工作内容与负责的工作态度,更应该具备监督执法的“智慧”,能够迅速发现企业违法的证据。因此环境监督执法机构,应该构建一只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从知识构成与执法经验两个方面进行培训,提高环境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在知识构成上,相关机构内部可以组织“法律普及培训”“专业知识培训”等多项内容,用知识武装执法人员,强化执法能力。与此同时相关机构在人员的聘用上,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法律条文,提升队伍的知识水平。在执法经验上,执法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执法工作中,部分企业为了规避处罚往往会采取多种措施,如白天正常生产夜晚排污;多条生产线,将污染严重的生产线隐藏起来,一旦执法机构前去执法,立即停止污染严重生产线作业。监督执法机构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因此机构内部应该多次组织执法经验交流会,通过“老带新”的方式,迅速强化新入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环保是我国目前大力推广的建设事业之一。在新常态背景下,为了促进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的进步,做好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十分重要。为此,要明确执法重点和难点,创新执法方法,完善制度法规,全面控制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炳锋.浅析如何提升环境监察工作效能[J].能源与环境,2017(4):59-60.
         [2]苏宪铜.浅析如何提升环境监察能力[J].科技风,2012(20):258.
         [3]杨蕴聪.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监察工作提高环境监察水平[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6).
         [4]任立刚.新常态下环境监察执法的难点和重点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7,29(05):14-15.
         [5]石小静,卫红飞.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现状及策略研究[J].区域治理,2018(5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