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永成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海淀 100084
前言
从2020年初开始,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华夏大地,在这样一段特殊的时间里,我背负着强烈的使命感,集中精力完成了本书的最后写作。
我的亲友和我的读者心里可能都揣了一个大问号,为什么我要在这段艰苦的日子来奋笔疾书呢?不是早就功成名就了吗?
图1 在实验室为作者举办的八十大寿会上
我已经在大陆,台湾,特别是国外的顶尖出版社一共出版了八本著作, 从事我的领域(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科研工作者都知道这八本书的重要性,也知道同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序言中对我的书作了近于到顶的评价(后面将会有介绍)。
但是如果从对于整个社会的作用来考虑,这本书的作用在那八本书之上。首先从读者的面来看,我的学术领域很狭窄,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很少。而这本书的读者是非常广泛的,从大学生(无论任何专业)到工作人员都适用。
这八本书对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我们一生的奋斗目标来讲是次要的。本书的标题是“让成就超过梦想”,对准和起效于毕生的方向,当然是更重要的。
本书介绍了国外脑科学的最新结论,证实了脑的可塑性,目前国内尚未知晓。这点特别重要,这是绝大多数人根本未曾想到过的。特别是天赋智力不是很高的人,缺乏雄心壮志,这就可能抑制了他们的一生。现在他们知道了这个结论,经过努力,脑的水平可以大幅度提高,成就可以超过梦想。
我自己一生的成就,可供读者参考。
以上是本书的第一篇的内容。
有了方向,还需要正确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如果没有好的学习和工作方法,事倍功半,甚至更低,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也不可能实现目标。本书的第二,第三篇是阐述提高记忆,流利外语口语的。这两部分至少是要耗费很大精力的。本书浓集了作者的学习经验,可以给读者以较好的借鉴。
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应该是读者最重要的一本书,虽然书的篇幅并不长。
现在出版业空前发展,出版书的速度激增。当然,书的质量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目前市面上关于提高记忆力的书很多,但常常是大同小异,且方法繁杂,读者难抓重点。
读者看本书的第二篇就完全是另样的感觉。从“30分钟改变你的一生”的有趣故事开始,基本上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有趣故事。更重要的是,本书提出了记忆的关键是“大道至简”,这是画龙点睛之笔,目前没有看到任何别的著作提出这个论点。除此之外,作者也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
至于第三篇,更有作者的心得体会。以前读者可能看过,介绍某某人会多少门外语,其中难免有水货。读者看完第三篇,就知道作者在外语上的卓越成就了。
你们可能以为,我原来就非常聪慧,所以有这些成就。错了,如果时光倒流,在我40岁重返清华大学时,看到我现在写的书,要完全看懂是很困难的,这绝非谦虚之语。
你们可能认为我有强壮的身体,所以能够承担重任。不是的,我从小体弱,10岁就开始失眠,休学了两年。
在那个年代,清华北大的教师到农村劳动,我三十出头就到江西血吸虫病重灾区的农场,感染了血吸虫病,体检时脾可触及(正常人的脾在肋骨下面,摸不到,如果可以触及就说明脾比正常人的大了几倍了)。我们系两位教工因此离开人世。我离开疫区以后十几年,体检时的嗜酸细胞比允许的最高指标还高出了很多,这是血吸虫病的症状。
所以,我的成就并不是因为有好的条件,而是在“脑”上面下功夫,并且有好的学习和工作方法而得到的。
本书是“著”而不是“编著”,因为绝大部分内容是作者的切身体会,或者取得丰硕成果后的感悟。当然,也得到了近期国外文献的印证。
别犹豫了,就开始阅读和实践吧。
第一篇 开发大脑
1.课题的提出
早在20多年以前,我就考虑过要写一本提高记忆力的书,因为我自己有精彩的亲身体验和很多的心得体会。这些年以来,我不断地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产生“开发大脑”这个课题,才两年的经历。2018年春天,我有空,就给清华大学磁共振实验室的年轻教师讲了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核磁共振部分,共17次,每次约两小时。该课程由我在清华大学设立,我退休后由李勇老师接任,下面瑕瑜老师将再接班,她属于听课者之一,所以这次我对讲课的准备比较认真,深入。随着讲课的进行,我就发现,对一些难点的思考,相比于我写书的时候,有明显的突破。这个情况很有趣,它可以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最好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要知道,我写这部分理论的时候,是在22年之前,按照常规的看法,大脑应该遵循从发展,到顶峰,然后逐步衰退。这次讲课时的80岁的脑子应该比58岁的脑子有退化啊!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这22年我不是颐养天年,而是在不断进取,不断攀越。我一直坚持的信条是:退休之后不能止于旧誉,也不能只是锦上添花,而是要力争有所前进!有所超越!有所突破!
我在面临退休时,决定了要把我的著作推向世界。
这22年,除了在国外顶尖出版社出版了两本英文著作之外,我还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三本著作,其用脑不逊前面写书的强度。
2018年春讲课之后,我去加拿大多伦多探亲。利用在国外的方便,我查阅了多伦多市政图书馆关于脑科学的藏书。在我们家附近,就有一个分馆。在那里关于脑科学的书籍有近30本,我把它们全部过目了,从而了解了国际脑科学发展的近况。
总的讲,我个人的体会和这些书的见解基本符合。
从多伦多市政图书馆了解到,在2012年,脑科学的领域确定了脑的可塑性。脑的可塑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经过自身的努力,脑可以再发展。即使对老年人来说,也仍然有再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次的深切体会是在2019年。当时我的前列腺癌已经确诊并且开始治疗(打针和吃药)。在根治性的治疗(外放疗)的等待期间,我完成了《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第四版的录像。为了讲授得更容易被读者所理解,对于一些难点我再次查阅原始文献,力求更深入浅出地表达。我体会到了这次的阅读相比于写书时的阅读有新的心得体会。说明2019年的脑子比写书时开发得更好。
脑的可塑性的确认是非常重要的,它说明了这个规律在广大的人群中是适用的,是可以大规模推广的。
因此,我考虑应该把开发大脑写入书中。
开发大脑对每个人都很有用,没有例外。只是由于一般人不了解,没有把自己的大脑大幅度地开发,提高,更没有达到成就超过梦想,而事实上这是可以达到的。
我的成功是在没有这个思想的明确指引而完成的,今天的读者,有了这个思想的指导和鼓励,可以比我更加自觉和有效地开发大脑,从而争取到人生最美满的结果。
2.脑科学在近期确定了脑的可塑性
只是在近期,脑科学才确定了脑的可塑性(Plasticity)。
很长一个时期,脑科学一直在围绕一个课题争论,这就是脑是否具有可塑性?换句话说,就是脑在成人期以后是否还能发展?
长久以来,医学的共识是脑没有可塑性。脑的神经元(neurons)的确和人体别的细胞不一样。肝受酒精伤害,停止喝酒之后,肝细胞可以再生。皮肤割破之后能够长好。至于骨骼,一直在重塑:新的骨细胞诞生,老的骨细胞被吸收。与它们相反,脑的神经元则不能一分为二地生长。而且,即使脑生长了新的神经元,它们怎样加入到脑这个复杂的回路里面去呢?这样的观点长期统治着医学界。
要冲破这个陈旧观点的努力一直在进行。当然只能从利用别的动物来作为研究的开始。
这里我推荐Sharon Begley的著作【1】,她是一位优秀的专栏作家。她的叙述生动,系统。
采用放射性标记是一条很好的路。DNA的一个组分是胸腺嘧啶(thymidine),它易于用放射性氢(氚)标记。当标记的胸腺嘧啶进入新的DNA之后,可以看到它的放射性光斑,而不含标记的胸腺嘧啶的DNA就没有发光斑点。
在20世纪6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的Joseph Altman 就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小鼠,猫,几内亚猪,在给这些动物注射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之后,看到了新成长的神经元。
Fernando Nottebohm 研究鸟和鸟的鸣叫。有的鸟一生只有固定的鸣叫,有的则能够有新的鸣叫,如金丝雀,黑冠的北美山雀等,它们在新春来临时,就把去年的老歌换成了新歌。研究发现,对于更新曲调的鸣鸟,和老歌相联系的脑细胞凋亡,而新成长的脑细胞则是和鸣鸟的新歌相联系的。这个研究也是用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完成的。
耶鲁大学的Pasko Rakic用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研究恒河猴,它比金丝雀更接近人类了。但是实验一直进行了六年,没有观察到恒河猴新的脑神经细胞的诞生。
早在20世纪4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心理学家Donald Hebb 作了猫的实验。他时不时地带两只猫回家,像养宠物一样。后来他发现,这两只猫相对于实验室的其它的猫有较少的恐惧,较多的好奇。
Hebb的结果是有趣的,但是他的观察不系统,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由Mark Rosenzweig领导的加州大学贝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ley)的科学家把Hebb的观察变成严格的实验,测量猫的脑的重量。实验结果轰动校园,很可能猫的脑结构有改变
贝克利分校的科学家把小鼠分为两批。一批关在寂静的黑屋里面,一批有玩具,迷宫,还经常被科学家抚摸,后者的大脑皮层(cortex)比前者的重了5%。
伊利诺斯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William Greenough 指出,生活在较好环境的小鼠,有滑轮可玩,有梯子可爬,相比于在黑屋的小鼠就有较厚的大脑皮层,发展了连接神经元的较密的突触(synapse),它们的神经长出树枝状的分支(dendritic branches)。这两者使脑的回路更加丰富和复杂。脑结构的差异产生行为的差异。生长在较好环境的小鼠能够较快地找到科学家藏在笼子里的食物。
1997年,Salk 学院的Fred Gage和他的同事发现小鼠在具有滑轮,玩具,弯曲的通道的陪伴下过了45天后,有明显的神经创生(neurogenesis),大脑的海马体(涉及学习和记忆)长大了15%。
一年以后,他们又发现18个月的鼠(相当于人类的65岁),在较好的环境也有积极的效果。
20世纪90年代洛克菲勒大学的Elizabeth Gould发现成年鼠和灵长类(Primates,这里指猿猴)新长了神经元,在大脑的海马体,它存储着记忆。
虽然在一些动物可以观察到新的神经元的生成,但是它们终究不是人类。
有人想采用BrdU(Bromodeoxyuridine,溴化脱氧尿苷),它和胸腺嘧啶的结构有类似之处,对它进行放射性标记,可以检测新生长的脑神经元,但是哪里去找志愿者呢,谁知道注射它是否会损坏健康呢?
但是肿瘤科医生恰恰用BrdU,他们给肿瘤病人注射BrdU,以便看到恶性肿瘤细胞在怎样地生长,然而,由于BrdU在血液中,因此在脑部也可以显示脑的新的神经元的生长,这对于研究脑的科学家是十分有利的。Gage和他的同事在已去世的肿瘤患者的脑部,在海马体的齿状回(dentate gyrus)发现了注射BrdU后生长的神经元。所以关于人的脑神经细胞能否生长就有明确的结论了。
后来,BrdU对人禁用了,这是后话。
以上的研究虽然有了明确的结论,但是毕竟案例很少。当然,最好的结果应该是来自大量参与者的实验结果。
的确,后来的研究是更加有说服力了,而且离我们更近了,这就是用影像学直接研究人的海马体的增长。
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伦敦学院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是一所名大学)研究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2】。利用磁共振成像,研究人员发现伦敦出租车司机较其它行业的人有较大的后海马(posterior hippocampi),而后海马恰恰联系着驾驶。而且研究人员发现,越是有丰富驾驶经验的出租车司机其后海马的体积就越大。
虽然有上面的事实,但到底是担任出租车司机工作以后,后海马变大?或者是后海马大的人易于选择当出租车司机呢?也就是说,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研究人员制定了严格的方案。他们找了79人,这79人想当出租车司机,另外找31人作为对照组。
为了成为伦敦的出租车司机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考试。要求出租车司机的脑子能够记得伦敦的大街小巷。专业考试很难,一般要准备三,四年,及格率只有约50%。
在实验开始之前,对两组人员的海马体的大小都进行了磁共振成像的测定,他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对记忆力的测验也表明没有明显的差别。
以后就开始试验了。三四年后,想当出租车司机的79人中,有39人通过了专业考试,余下的人或者是考试没有通过,或者是退出了训练。
通过专业考试成为出租车司机的人,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成像发现他们的后海马有明显的长大。没有通过专业考试的人员,后海马的长大则没有他们明显。
这个研究雄辩地说明了开发大脑的效果,但是研究的周期较长。
下面的例子也很有说服力【3】。
瑞典Lund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一批瑞典军方培养的外语翻译的学生。他们完全是高强度的学习,每天从早学到晚,每周没有休息日。在开始学习之前和突击三个月学习之后测量了他们脑的磁共振成像。结果测出他们的海马体长大了。大脑皮层与语言有关的区域也长大了。越是学习多的人,海马体的长大越明显。越是频繁说外语的学生他们的大脑皮层相关嘴的运动的区域增长更多。
Majid Fotuhi等人的论文是振奋人心的结果【4】,2012年他们在Nature Reviews Neurology上发表了论文,肯定了脑的扩大。
2013年他又出版了专著【5】。
该书作者,医学博士Majid Fotuhi,是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霍普金斯大学合作成立的脑中心主任。他也是发起成立该联合脑中心的著名脑科学专家。
所以,这个明确的结论是近几年才得到的!
Fotuhi明确地提出:随着年龄的增大,大脑本来应该逐渐地萎缩。但是,如果在几方面加以注意并进行有计划的训练之后,大脑不仅不萎缩,而且能够发展。用磁共振成像,能够看到海马体的长大。最激动人心的是:这个变化不是要多少年才能看到,而是短到12周就能够看到。他们不断举办训练班,每期为时12周,在这样短的时间就能够看到学员的进步:检测到学员海马体的长大(海马体是记忆和学习的重要地方。海马体的长大,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在增强。);对学员测试,可以看到他们的记忆力,创造力,对问题的认知能力(看问题更清晰)有明显的提高。他的训练班也包括老年人,当然不可能进行像上面所述的瑞典学生的那样高强度训练,但是效果仍然明显。
这个结论太重要了,此前一般的认识就是:你的智力由“天赋”所定,现在,脑的可塑性说明大家都有奔头,只要努力,你完全可以来一个飞跃,甚至是很大的飞跃!
一个非常令人震撼的例子是Fotuhi问一位美国记忆力比赛的冠军Nelson Dellis,问他在训练以前的智力怎样?Dellis说,在训练以前,他的记忆力比人们的平均水平还稍微低一点。对于这个回答,读者会感到非常意外吧!
3.让成就超过梦想
如果读者乍地一眼看到这句话,很可能会嗤之以鼻。而事实上,这正是本书有别于其它同类著作的特点,所以作为本书的标题。
在Fotuhi的专著里面,没有披露他们是怎样训练学员的大脑的。另外,要让成就超过梦想,也远远不是12周就可能完成的事情,它至少也需要多少年的努力。所以,在这里把作者的经历提供给读者参考。只是当时并没有这个明确的信念,而所走的道路和现在脑科学的结论相符了。
读者如果按照本书的指引,经过努力,完全也可以成就超过梦想!
以前曾经有过下面的说法:如果一个人30多岁还没有作出光辉的成绩,那后面就没有什么大的希望了。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它是消极的,是错误的。我的经历正好批判了这个观点。
回想我30出头时,大批清华骨干教师到江西南昌远郊鲤鱼洲农场劳动,那里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大批教师罹患血吸虫病,我系两位教工因此辞世,我也被感染。由于身体入不敷出,因而又患上甲亢,静坐·时心率90多,一动就超过130,感觉都快成废人了。当时的照片看起来憔悴,衰老。
.png)
图2 我在1975年的照片,后排戴大帽子的是我。
所以我的30多岁是一生的最低谷。
.png)
图3 我1983年在法国凡尔赛宫
8年之后,一扫当年的憔悴样。
为解决两地分居,我调到沈阳化工研究院。院领导考虑到我的科研条件好,分配到结构剖析组工作(该组是苏联专家援华培养的第一个结构剖析单位),这是我专业的新起点。由于工作要求高,我需要不断学习成长。后来该剖析组人员到辽阳化纤厂讲授剖析课,由于我的剖析资历最浅,被分配讲紫外光谱,它实际上是最不重要的鉴定方法,在我的书的英文版中就删掉了。
当我调回清华大学时,已经40岁了,倘若那时我能够读到我现在写的书,很多地方将是难以逾越的鸿沟。的确,虽然我当时已经从事剖析工作,但是在这方面的基础和能力仅是入门的水平。
在80年代初,我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量派出进修生的一员,到法国科研中心天然物质化学研究所进修两年余,这对我非常重要。该研究所是欧洲地区此领域水平最高的研究所。核磁共振实验室在法国领先。我没有像一般进修生那样,在进修时急于发表论文便于提职称,而是全面而深入地在有关实验室进修,系统地掌握了先进知识。
这里要特别讲一下外语的水平对学习和交流的作用。由于我赴法以前经过法语培训而且成绩很好,所以到法国以后能够流畅地和法国朋友交流。在研究所甚至有时为我一个人讲小课,因此学习很有成效。研究所的华裔工作人员告诉我,在我去之前,有国内进修生去过,有次他们有问题,就用法语问法国人,哪知法国人说:你们能用法语提问吗?说明法国人没有听出来他们是在说法语。
进修回校后,给系里做了进修汇报。清华大学出版社旁听了,认为我收获丰盛,于是预约了书稿。我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有关课程,也很需要教材。
在写书之前我就思考了我应该怎样写?我的专业领域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所用的方法是几种物理方法: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所以它是化学和物理的交界学科。历来存在两类著作:一类是化学家写的,着重根据谱图解析化合物结构,对于各种谱学方法的讨论相对较浅,不利于对谱学方法的深入应用。一类是物理学家写的,各种谱学方法原理的讨论深入,化学工作者难以看懂,明显的缺点是距离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有不小的距离。
我觉得理想的方向是化学兼顾物理,即在谱图的解析上阐述细腻,推导结构理由充分,要不亚于已有的所有化学家的著作;讨论谱学原理则尽可能深入浅出,以化学工作者经过努力能够看懂为准。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因而把书名定为:《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
1989年我的第一本著作《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问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国内谱图解析最权威专家梁晓天院士在序言中写到:“在这一方面,中文参考书寥寥无几,本书是作者针对这种迫切需要所做的可贵尝试”。时任北京大学化学系系主任的孙亦樑教授评价为:“能从谱学和识谱,即原理与应用两个角度全面地写好这种书的作者是极其难得的,因而国外也缺乏同样风格的著作”。
该书出版之后很快售罄。最大的核磁共振仪器公司(布鲁克公司)把它发给每家国内用户,因为反映了学科的发展。
该书在1991年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清华没有一等奖,只有两个二等奖,另外一个二等奖是几人的合作)。
1990年8月台湾原子与分子研究所所长张昭鼎(其前任所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率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代表团访问北京清华大学,因张昭鼎是新竹清华大学前化学系主任和前化学研究所所长。两岸清华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当我和他见面时,把我的书送给了他。他很高兴,说要把该书带到台湾出版。他带走近30本北京清华大学的著作,最后就我这一本在台湾出了繁体字版。我加了核磁共振二维谱的增补,他们加了两岸术语对照。
这是我们领域第一本著作在台湾出版,《现代中国》期刊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20世纪80年代,核磁共振二维谱从产生到迅猛发展,显示了其应用的巨大作用,成为核磁共振发展的里程碑。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单独授予了恩斯特教授,以表彰他在二维核磁共振谱的杰出贡献(他在二维谱以外也有贡献)。他为我的第二版签名作序,使第二版大为增色。
相比于第一版,第二版的进展很大。核磁共振二维谱的基本理论的篇幅增加不只一倍。二维谱的内容增加超过两倍,理论上达到了系统化。质谱,红外光谱的理论部分也有大幅度增加。
第二版的影响大大超过了第一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国内此领域三个最著名研究所之一)配备每个研究人员人手一册。
2005年《科技日报》的记者联系我,要采访。记者来时我问了为什么要采访我,记者说前面采访了几位资深院士,他们一致认为我的第二版对这个领域影响很大,都推荐采访我。
2003年《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第二版)被国家教育部选为(全国所有专业)首批79本研究生教学用书之一,清华大学仅此一本入选。
我经常去北京图书馆(后来的国家图书馆)查阅国外资料,我知道第二版已经足以和国外此领域的著作媲美。另外,交稿时正值申请科学院出版基金的尾期。经周同惠院士评审,认为该书属于国际水平,得到出版基金。在这样情况下,我决定书写英文稿,到国外出版,扩大影响。
下这样的决心是不容易的。因为是我在清华大学设立了“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这门课程,化学系希望我延聘。而我如果要写英文书稿,再承担别的任务是不行的,我只能谢绝延聘,也就放弃了以后晋升工资的机会,随之而来失去的岗位津贴更是一笔大的数字。
我就开始了我的英文翻译。我的英语口译水平不错,但是笔译水平低。而且要知道,口译如果能够翻译出80%就不错了,笔译则一点不能丢,且白纸黑字,稍有一点错误就显现出来了。平常一句话,如不特意修辞,不假思索就可口译;可是,如果要翻译成英文的书面文字,就得按照英文逻辑仔细斟酌。如果我不做功课,这时就开始翻译,那就是遵循流体力学基本方程---伯努利(白努力)了。
我去校图书馆借了专业的英文著作和中文译本。试着把中文译本的内容译回英文,然后和原文对比。开始倒译时,差别很大,到后来差别逐步缩小,有点原文的意思了,我这时才开始写英文稿。那时我还没有学会电脑输入,是手写。从2001年开始,用键盘输入。
就算我有这些进步,也远远不能达到国外出版社的要求,何况我希望在国外顶尖出版社出版。我看了不少汉译英的书,其中一本与众不同,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秦荻辉教授所著《实用科技英语写作技巧》【6】。 该书篇幅不大但是特别实用。书中只写最容易犯错的地方。书中有245个例句:原来是错句,然后写出改正后正确的句子, 对读者很有启发。书中还有科技英语写作中的常用句型,总结得很好。后来了解到,他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名副其实的理工男,然后成长为科技英语的专家,这点特别可贵。我联系了他,想请他为我的英文稿校阅、润色。他同意了。他提出可否让他的研究生先改,他再改,这样能够给研究生改稿的机会,我说没有问题。
我第一次寄出第五章的书稿,他寄回时附有一信。开头写道:第五章已校改好了,从总体来说,您能写成这样,作为搞科技的老教授是很不容易的。
虽然他说写成这样很不容易,但是书稿满篇都是修改的红色。改动的地方很多。他的改动对我来说就是很好的示范。我对每一处的改动都认真思考,尽量记住。
随着书稿的进展,他的改动越来越少,后来我的书稿能成为他的研究生课程的示范品。
读者从上述可知,在他的指导下,我的英文写作水平得到很大的进步。
给我出版英文著作的出版社是John Wiley & Sons,是国际顶尖出版社。它出版多学科的著作,总体看,排名世界前三,对化学和化工来说,可能要排名第一。它出版的应用化学(Applied Chemistry)期刊,影响因子明显高于美国化学会志(JACS)。我曾经看过资料,它和健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90%以上有业务联系。
2014年 2月10日,我带着书稿去了Wiley的北京办事处,负责人丁海珈女士看到精装的《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第二版,也知道了该书在国内的地位,立即给Wiley总部汇报了。 4月9日我收到Wiley-VCH(Wiley分部之一)的邮件,他们已经寄来盖了章的合同,我签字立即生效。
国外出版英文著作,工作量很大。需要指出,插图的准备和国内出书不一样。如果引用了别的书的图,必须征得相应的出版社的同意。其实你想,这的确是双赢的方法。既体现互相尊重,又都得到好处。借图方省了事,供图方得到第二次展示。书稿中所有的图需要用专用软件绘制,实验室杨海军老师承担了,给我很大的帮助。7月30日我发走书稿。11月19日收到Wiley从邮局寄来了清样的邮包,有清样几份。国外出书和国内不一样,没有国内的一校,二校,三校,清样校对就这一次,而且要编英文目录索引,对时间的要求也很严。以后这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很辛苦。有一天我到吃午饭的时候一算已经工作八小时了。12月16日我寄走改正的清样。邮递系统出了点问题,出版时间往后延了一点时间,2015年2月25日收到印刷好的新书。
毕竟顶尖出版社就是不一样,新书的封面如图4所示(此前出版社曾经给我发来封面封底设计),我十分满意。
封面显示由二维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推导出化合物结构(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小球的空间立体分布)。它们的前面是两个圆锥,表示宏观磁化强度矢量。因为我们以核磁共振为首要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而书中深入地讨论了核磁共振的理论,该矢量即是核磁共振理论分析的起点。所以我觉得封面设计的人真是把书中的内容完全吃透了,才能作出此设计。
图4 第一本英文书的封面
Wiley对该书的评价完全到位。在精装书的封底,第一句话就是:清晰地组构,易于阅读且最宜于读懂,这本内容广泛的简明著作填补了谱图解析类和基础物理原理类教材的鸿沟。这就意味着该书走出了新路。
由于该书比《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第二版)晚几年,所以内容作了增补。
科技日报在2005年5月10日报道我的第一本英文著作面世的标题为:《他“书”写了历史》,因为由同行诺贝尔奖获得者作序,国外顶尖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的第一本。
众多的专刊和期刊作了大量的报道。
有了前面的基础,第二本英文书的书写就比第一本容易多了。 但是对于立项有新的经历。第一本走的特殊程序,第二本走的一般程序。
我首先提出一个立项报告,出版社Wiley (Asia) 请国际同行专家评审。一封隐去姓名的评审意见反馈给我了,其中写道:“我认为该书的选题是非常好的。在他的前一本书中,他给出了远胜于我们的书的理论背景”。从他们的书始于1966年以及其发行量已达124000本(对于国外出版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可以知道评审人是我们领域最权威的唯一著作【7】的作者之一。
这个评价当然是非常鼓舞我的了。
到2005年为止,《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的第一版,台湾繁体字加增补版,第二版,国外的英译加增补版这四本都出版了,它们都阐述了谱学理论,远远超过化学家的著作。对于谱图解析,难度超过化学家的著作,但是篇幅不够长,例题不够多。所以我在此后书写了《有机波谱学谱图解析》和它的英译本,它们就不是“编著”而是“著”了,把有关谱图的解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体现了创造性。
一个突出的创新在于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核磁共振著作就不断涌现,在这所有的著作中,是我的这本著作,首次明确提出峰的裂分和峰型分析是在氢谱的三个信息中最重要、最可靠的信息,别的信息和它相悖时均需以它为准。
主要因为这点,恩斯特教授在序言中写到:“one might call the “Ning gold standard” in the spectroscopic text book literature(在波谱学文献中人们可称之为“宁氏金标准”)。这样高度的评价在科技著作的序言中极为少见,何况评价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之口。
进入21世纪以来,质谱学科的发展进入令人瞩目的时期。新的质量分析器涌现,新的质谱方法,软件也发展迅速。除此之外,《有机波谱学谱图解析》的关于解析谱图的精神也应该加入进来,因此在2014年我又完成了《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的第三版。
由于清华大学分析中心购置了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目前核磁共振类的著作均不包括固体核磁共振。加上第三版还留下了一些可以展开的课题,因此我完成了第四版书稿,于2018年5月出版。其封面醒目地印了“化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名家丛书”。在第四版第一次印刷之后,又完成了全书的视频制作。读者能够聆听我的讲课,对内容的理解就方便多了。在有录像的第四版封面,右上有红色标志:“配套视频”。是我们领域的第一本。
在大陆,《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共有四个版本,加上国外,台湾出版的,共有六个版本。
仅考虑大陆,版数为四,印刷次数高达22次,远远超过此领域的其它著作,在国内科技著作中也是罕见的。
你们想,从一个看文献常有困难的读者,到顶尖著作的作者,从加入到陌生领域的新兵到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当然是成就远远超过梦想了!
而且应该说,我的人生最璀璨的花朵是在60岁以后绽放的。
读者在仔细阅读此书之后,就会知道,成就超过梦想绝不是空想,只要遵循正确的道路就一定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当然读者也可能提这样的问题?现在你的脑子还是在不断地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像我们这样“80后”,有的人已经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没有患病的人,基本上也就是在颐养天年了。我现在还能够钻研艰深的文献,接听电话常常就能够记住对方电话号码(下面一篇将讲到记忆力的好坏在于短期记忆力的好坏),打乒乓球还能对抽,应该是说明问题了吧!
.png)
图5 我的八本著作
近来我查阅百度,发现在我的条款下有一条信息:这15本经典有机化学畅销书,你值得拥有!
我的领域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属于有机化学的一个小分支。现在我的两本著作列入经典有机化学著作,且一本名列第四,一本名列第六,而名列一,二,三,五,七,八的都是译著。再看我的八本著作,中文书只有两个书名,均已列入经典有机化学畅销书,所以这个结果是令我非常高兴的了。
4.开发大脑的必要条件
4.1保持乐观的心态,怀着坚定的信念
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怀着坚定的信念属于开发大脑的范畴吗?不要急,在本小节的末尾会给出答案。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中学(重庆一中)一位学长,也考入清华大学然后留校。退休后过着平静的生活。有一天,清洁工作完卫生之后问她,您的眼睛怎么会有点发黄啊?她于是就医,较快得到结果:胰腺癌。出来结果之后的第13天她就去世了。如果没有清洁工的提问,她怎么能这样快就离世呢?
人的一生难免有坎坷的日子,当我们面临波折的时候,能够支撑得住吗?能够迎难而上吗?
老伴刘崇微在过去生病的日子里,容易嘀咕:“我的病怎么老不好呢?”。我常常告诉她,不要这样放不开。我说如果我明天见马克思,今天不会掉泪,她当然不信。结果这样的考验真的来了。2008年11月1日(周六),是当年例行的102体检。在给我作B超的时候,大夫反复在我的腹部检查。后来她就请旁边的大夫一起看,然后对我说,看来胰腺头可能有问题。去买一瓶矿泉水喝了,胃里有水以后胰腺能够看得清楚些。我照办了,大夫又检查之后写了:“胰腺头疑似异物,周一作进一步的CT检查”。我当然知道,胰腺头如果有癌,那将是癌中之王。
我回家之后,平静地告诉了老伴。这48小时对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我的内心很平静,淡然处之。吃饭没受影响,连睡觉也没有受影响,而睡觉是我多年的弱项啊!我只考虑了,如果真有问题,就要把当时写的第五本书抢写出来。周一上午,我去校医院放射科,我告诉大夫,就测胰腺和胰腺头,结果出来了,没有问题,48小时头上悬的宝剑解除了。
这次是虚惊一场,但是后面动真格的来了。2015年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年度102体检,12月18号我去校医院补查。胸片出来了,写着右肺高密度病灶,必要时作CT。我带着结果照常去打乒乓球了。下午去102科,问什么时候作CT,万国华大夫说现在就去问放射科潘主任吧。我到了放射科,潘主任说,我看了你的片子了,问题大,应该马上就作CT,中午就给你们家打电话了,但是没人接(中午午睡时我们拔了电话线),现在就作吧。很快就出来CT结果:右肺周围型肺癌。经朋友推荐,到人民医院治疗,因为他们是国内最早进行肺癌微创手术的医院。我12月28号住院(等到床位了),2016年1月4号手术,9号出院。
请看我的病历记录: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智清楚,自主体位,无病容,表情自如,步入病房,步态自如…….
从上面叙述可知,我入院时根本就不是病病怏怏的样子,倒像是换了一个工作岗位似的。在手术以前要作各种检查,手术以后第二天开始就要下床去走廊走路,还有朋友来探视。总的讲,事情挺多的,但是只要有空我就看我的第七本书,它是2014年7月出版的,我因为在筹备写记忆力的书,一直还没有校核过。
出院后,我给科学出版社发走了该书的校核结果。
由于清华大学购买了固体核磁共振谱仪,而现有的一般核磁共振著作都没有固体核磁共振的内容,加上还有另外要补充的,所以我着手《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第四版)的写作,科学出版社(特别是责任编辑丁里)配合,赶在2018年5月中旬实验室为我举办80大寿的活动之前(四天)出版了。
2018年11月的102体检又出了新问题。外科指检发现我的前列腺有结节。大夫说这很可能是前列腺癌。前列腺是否有问题首先就要看总前列腺抗原,T-PSA,的数值。早在2003年,我的T-PSA就呈现阳性,服用过一段时间的药品后就没有管它了。然而以后该数值逐渐升高,到2018年夏天为13.99。该指标允许值为4,实际上小于4也有患癌症的可能性,大于4患癌症的可能性增大,不见得一定有癌,现在有结节就不一样了。大夫建议作前列腺穿刺,我考虑再观察一段时间好些。到2019年3月,估计是免不了,于是在2019年3月22日到中日友好医院(合同医院)住院,25日徐鑫大夫给我作了穿刺,27日回家。28日经朋友帮忙提前得到穿刺结果,确实是前列腺癌,而且分级为9分(最严重是10分)。经联系,次日到北大医院就诊,挂了李洪振大夫的号。正式治疗从4月1日开始,服用康士得和注射抑那通,并约好了从7月初开始进行外放疗。我有三个月稍多的空闲。
为了减小放疗对身体的损害,我服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胡素敏大夫的中药,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等待外放疗的这个空挡我就办了一件大事。我的《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是同行著作中发行量最大的,然而由于写的理论深,也是最难懂的。现在网络有很好的条件,搞个网络教学多好!科学出版社和我讨论一拍即合,就利用这个空档完成该书的讲课录像。
科学出版社为了减轻我的体力负担,录像在我家进行。录像之后还有不少的后续工作,所以我们把录像安排得比较满。录像从2019年4月22日开始,到5月29日结束,共录了15次。加上2019年北京波谱学会在雁栖湖的年会,我应邀作了《我的八本书》的讲座(录像同志辛苦,来回跑了100公里),一共是16次。
每周一,三,五的下午都录像,一般每次超过两小时。事前都需要很认真地准备,有时还需要查阅原始文献。所以工作量是很大的,不要说是等待治疗的81岁老病号,就是没病的年青人也不轻松。终于顺利完成!完成之后要校核,个别地方要重新录制,终于在放疗之前基本上完成了有关录像的任务。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老了之后也容易发生多种病症。这些都导致大脑的逐步萎缩,甚至产生脑部病变(最厉害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另外有帕金森病),再严重的就是危害身体健康的癌症。而现在,尽管头上悬挂了两把达摩克里斯剑,我仍然能奋发工作,而且在继续开发大脑!这从录像当中能够看到。对于书中的一些难点,我进一步思考后能够用较为简单的语言来表达,的确有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
所以,不怕生活中是否有波澜,在于你能否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保持坚定的信念。
下面再补充一个小插曲。在放疗时身体没有痛苦,但是需要准备。可能是为了保护膀胱,放疗时膀胱需要充尿,而且要充到几乎憋不住的程度。所以需要早到医院,不断喝水,怎么也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准备好。北大医院放射科只有两台治疗仪器,每天从早到深夜都工作,难免有出故障的时候。2019年8月8日,我们所用的治疗仪坏了,需要等待检修。如果治疗,将后推到下午;另外可能就是回家,治疗日程往后推一天。我选择了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能否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请操作人员给我们介绍这台仪器呢?等待的另外一位病友,是国内治疗肾病的顶级专家,而且在北大医院工作过,我想,如果我们两人一起去建议,成功率高得多。可惜他不愿意去。我只能一人出马了。我以前倒是曾经给过他们一些报道我的资料,我就去讲了。操作人员很客气,说可以采纳我的意见,但是他们不介绍,去请专家。后来专家来介绍了,操作人员也一起听的,我们当然有很大的收获。如果在等待时很不耐烦,只能存着怨气在那里坐着,就没有这意外的收获了。
随着年龄老化,身体会出现各种疾病。如果不能正确面对,会陷入负面循环之中,惶惶不可终日。在这样情况下,生命都可能受到冲击,何谈开发大脑?反之,如果我们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为疾病所动,不只是脑电波的频率下降(从beta波变为alpha波),而且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仍然坚持不懈地去开发大脑,可以取得好的效果,身体也能得到改善。我从73岁开始,身体有了几次的大波折,但是我一直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身体保持了良好状态且业务工作成绩斐然。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有各种人际关系。我的看法是:有了波折,还是坦率地告诉朋友们好。得了癌症有什么不能告诉朋友的呢?如果朋友知道了你罹患癌症,而你的脸上仍然始终挂着会心的微笑,他们就能从你感受到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反过来,他们给你所言,也使你感到温暖。这也是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我肺癌手术出院之后,我给朋友们发了信息,他们的回复我整理了下面的一个文件(发件的人名去掉了)。
恙后文萃:
看到您在检查出癌症的精神状态我不敢相信这是您对待癌症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积极配合治疗、康复出院?在别人眼里就是灭顶之灾的病而您从容淡定地面对。您就象狂风暴雨的大海上的航标灯塔为癌症患者指示战胜疾病的方向。
您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具有乐观及大气精神的长者,深深地敬佩您,同时,我也非常愿意尽我自己的所能帮助您。
您工作很出色,是我们同辈中的佼佼者,您在各方面的杰出成就,都是我们心中的榜样。
真佩服你的办事效率,有这样的精神,一定能战胜病魔。等着你的好消息,等着你再带我们去旅游!
人生的乐观、积极的态度,这在国内是少有的,相信你会在整个治疗中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对治疗起了很大作用,你会成功的。
宁老师的积极乐观让学生更加敬慕!宁老师一定会尽早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祝全家平安夜快乐平安。
宁老师,深深为您感动,加油!祝福平安。
吉人自有天相。有你这样的心态,我相信一切就会好起来的。我们要等你打乒乓球,学界还要等着看你的书。努力战斗,祝你胜利!
“既来之,则安之”。您面对病症的沉着豁达令人敬佩!这才是战胜病魔的首要条件!祝一切顺利,出院时再聚会庆祝!
邮件收到,了解了全程,也了解了你的坦诚、开朗和乐观!你已从气势、精神状态、从战略上全面战胜了癌症,再加上战术上的重视和必要的休息、调整、治疗,一定可以彻底战胜它的。祝你在新的一年更加健康、快乐、万事如意。
看到您发的信息,感到特别的欣慰和高兴。就像切除一个小囊肿一样,而且所有的事都是您自己办的,您在方方面面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收到邮件情况清楚了。你心态平静,努力学习,积极治疗,我们佩服的同时也放心许多,只要能战胜自己就能战胜病魔。我们相信你会出现更多顺利和奇迹。
在回复的字里行间饱含鼓励,期待!
在我完成放疗之后收到朋友的部分回复如下:
宁老师:向您致敬!敬佩您的敬业精神,敬佩您以勤奋愉悦无畏的乐观精神战胜病魔,祝愿您早日康复!
?刚看了你的《终于》,我才知道你在家完成录象,竞是在放疗准备过程中完成的!向你致敬!你总是以乐观的心态与疾病顽强地抗争。这一次你又顽强地战胜了疾病。祝早日康复!
非常佩服宁老师以乐观顽强的精神战胜疾病,攀登事业高峰。祝早日康复。
佩服宁老师在与病魔斗争中,还为学术研究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开心乐观定能战胜病魔,祝你早日康复!
看了您的“终于”,被您战胜病魔的勇气及完成“学业”的惊人毅力所感动!您是我们分析中心的骄傲!
宁老师首先要祝您早日康复!您写的帖子我认真的看了,很受您的精神所感动,您在治病极度的痛苦中还不忘您的事业,而且录制那么长的时间都坚持下来了。这个勇气和毅力只有像您这样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才能完成,这让我非常的感动。好在这25次的放疗终于完成了,这段时间要好好休息,注意保养,我祝您早日康复并恢复健康身体。
看了您写的东西真是万分感动!挺过去对您80岁的老人来说实在太不容易了!您目前一切都好,也真为您高兴!您要多休息,慢慢恢复,祝您早日康复!您永远是我的榜样!
看到你现在的状态非常好,首先是你放得开,心态好,这对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真得要向你学习!关键是在你这样的情况下,还坚持工作,完成了第八本书的讲课录像,实属不简单,了不起,看到这些真为你高兴,为你骄傲!衷心祝愿你保重身体,早日康复! 小老虎也祝老虎爷爷身体健康,一定会战胜病魔,加油!
?好感动。如果不是我熟悉的人,简直不能相信。您的故事可以拍成电影了。为您骄傲。
宁教授您好!祝贺您用坚强乐观的态度 敢闯关而取得的成功与成果!向您点多少赞,都不为过!祝福您健康快乐平安长寿!
你是与癌症作顽强斗争,接受放疗的同时,完成了你巅峰之作的录像,把自已的创新,对学科的奉献又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这工作量是相当艰巨繁重的,常人作好一件也了不起了,你却把两件事做的十分完美无缺,怎不令人赞叹,敬佩!
宁老师,您老人家的精神太让人感动了,身体要遭受那么大折磨还高强度工作,一定多保重啊,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您千万别客气啊!
宁老师您好,您这么平静、淡定的对待自己的治疗,就像在完成一个设计好的实验。给我们未来面对疾病树立了标杆,由衷地佩服您!感谢您!祝福您早日康复!祝讲课录像工作成功圆满!
惊闻你的病情,也为你在学术上的成就而称颂。你那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感动。望遵医嘱多多保重身体!
我的教授,你太伟大了!你有常人没有的智慧和毅力。我深深的佩服你,尊重你,热爱你。你是我们时代的楷模。
好长时间未见你的信息了,才知你刚与病魔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取得了成功,且在身体受损的情况下还完成了讲课录像,真太顽强了。祝贺你顽强战胜病魔,祝贺你在治疗过程中还完成了讲课录像,这要坚强的毅力才能做到,向你学习!
宁教授,知道你顺利完成放疗,而且方方面面都挺好,很是高兴。同时在放疗期间还工作,佩服啊!您是创造奇迹的人!一辈子都在干喜欢而有意义的事,幸福!
宁教授,您一定多保重!您的乐观和坚强值得我一生去学习!
为你克服疾病的坚韧精神点赞!还同时为前沿著作配讲授录像而战胜病痛作贡献,你是在为推动科技发展作不懈的努力!等于多工作了20多年,向你致敬! 希望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清华有1% 教授像您这样,就用不着去追世界排名第一了,就是公认的了。
宁教授辛苦啦,祝您早日解除病情,尽早恢复健康!您在身体有恙的情况下还完成了有如此重要意义的视频,您的奉献精神令我们无比敬佩。
宁老师:恭喜您带病坚持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您真了不起,祝贺您顽强的生活,为后人留下丰富的遗产。您的精神是伟大的。
宁老好样的!您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传奇人物!真心话
没想到宁老师也经历了如此艰难的事情,从字里行间能感觉到您的睿智和冷静,但是总是觉得,身在那样的处境中,应该是煎熬和焦躁才对,但愿您每天过得更愉快!每一天都充满意义,祝愿宁老师永远年轻,身体康健
宁老师,这么难的事却是这样说出来,您受苦了。终于做完了,实在是太好了。好好保重身体。恭喜您完成了录像,对于化学行业的人来说,这是难得的财富。
宁老师好!昨天就看到您发来的"终于"了!反复看了几遍!无限的崇敬和感慨,不知道怎样才能表达我此时的心情!祝贺您的著作和讲课视频已完成了!现在要将身体治疗和恢复放在首位了!一定要积极治疗!早日康复啊!!加油!!!
赞美宁老师与病魔拼搏的顽强毅力及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祝愿宁老师早日康复,健康快乐!
祝学长早日康复!学长对生活、对疾病、对事业的态度也是Ning gold standard。
你桃李满天下,你在科学领域学术上建立了一座丰碑,你的成功令人赞佩。我们老同学为你骄傲。你与病魔顽强斗争的精神也鼓励我们争取幸福的晚年。我们已是耄耋之年,望多多保重身体,祝你幸福安康。
宁老师保重,您总能创造奇迹!
宁教授好:祝贺您终于完成了艰难的放疗,更要庆祝您在治疗期间完成教学视频录制工作。您是我的榜样,我会努力的。
宁教授您好。拜读了您的文章,深有感触。您是国家的宝贝,一定要注意身体。在此祝你幸福快乐。谢谢!
“愉悦的心情不应该拖累身体,而是助我每天生活得更愉快!”为您的坚持点赞,相信您定会看到更多更美的日出日落。
祝您辛苦地完了疾病的治疗!还忍着身体的痛苦进行着卓越的工作,敬佩您!祝您身体早日康复!工作胜利完成!
?您太了不起了!应该载入清华史册。顽强战胜病魔的同时还完成了如此伟业。祝贺您!
一篇励志的文章,足以让人感动,敬佩!
下面再补充一个小故事。
2007年春,我组织一个去西藏的旅游团,以老年人为主,都是想去西藏的铁杆。从大约5月中旬起,我的左小腹有疼痛感,我怀疑是小时候的疝气发作了,但是由于症状不显著,校医院B超没有测出来,一直到6月22日北医三院来专家才定了左下腹沟股区斜疝。以后病情发展很快,洗澡时能看到鸭蛋大的一个鼓包。我们应该7月2日出发。从疝气来看,我应该不去西藏,但是我是组织者,如果我不去,全团19人都去不了。所以我决定仍然去。我的确克服了很多困难,大家也记在心里。我们的西藏游非常成功,还在网上发了一篇《七老八十游青藏》,激励了不少老年朋友前往。
在西藏游之后,我收到一位驴友的邮件:
每当我在读您发来的邮件时, 眼前就会浮现出您在旅途中所传递给我们的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我想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收益之一,您是我们的榜样。
这的确是她的肺腑之言。
大家坦诚相交,都得到相互的激励。人老之后,有病不可避免,如果被疾病压垮,何来积极生活,开发大脑?反之,如果我们互相鼓励,积极面对,在开发大脑的同时,也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
4.2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对脑的发展很有用【5】。
前面讲过,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可是消耗的氧占20%。
有氧运动促进脑血管的生成,可以带给脑更多的血和氧。
脑内信息的传递靠轴突包着髓鞘质的通道,髓鞘质有协助细胞提供营养和保护。协助细胞要继续存活,就需要氧。
有氧运动增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的水平,促进神经元产生,直接导致脑的发展。
从上面所述的几个方面可知,有氧运动对脑的发展壮大起着很大的作用。
对年青人来说,如果有氧运动不足,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增加。
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也要尽量保持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也降低罹患脑部疾病的几率。
我的运动以2005年1月为分界点。在此前,运动的方式没有完全固定,时间也没有保障好。我在2004年12月中旬给Wiley交稿后非常疲劳,到海南文昌休养。血压等恢复得很快,感觉也很好。但是约三周之后感到很乏力,一测量心率才知道存在频繁的早搏。我当时带有热宝,可以加热。我把热宝加热以后去热敷一些穴位,有效果,但是不能持久。我回京之后就坚持打乒乓球,以后再无早搏了。除了在加拿大探亲时不能打球之外(只能走路),在北京,在海南都坚持打乒乓球了,打球时间在一小时上下,动作基本上是激烈的。
这十多年我的写作强度一直较高,出成果也较快,打乒乓球功不可没。追溯我打乒乓球的历史,从留校工作以后就开始了,但是断断续续。水平凑合,在退休前,校工会组织乒乓球赛,每系出五人,我能去凑个数。2005年以后打乒乓球,球技得到很大提高。长期打球的伙伴(应该说是教练)是李蓓蒂老师,当年她在少年宫打球,是庄则栋的师妹,她们是同一位教练教的。
我体会,打乒乓球除了对脑有利之外,还有两点效果明确。
首先是反应敏捷。你想,能够在乒乓球飞行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对抽,反应当然很快。日常生活中也反映出来了。有次我骑自行车去文昌的农贸市场买菜,由于放的菜太多了,自行车突然倒下,就在倒的瞬间,我出手把车抓住了。
打乒乓球好处的第二点是壮实了骨骼。
我在海南时,由于住地海拔26米,而买菜和打球都要去海边,骑自行车上坡对膝盖不利,经常每天要骑车升高52米。因此从2019年1月开始试骑电动车。主要因为骑行的时间较短,缺乏经验,在2019年12月20号摔了一个大跤。当时从海边推车去海边广场,由于要越过散沙,电动车没有关电门,以便于推行。到广场边上了,应该关电门了,而这时我没有关。上广场有台阶,当我提车的把手想把电动车提起跨上台阶时,车把转动了,电动车就发动起来了,猛的跑起来,带动我飞起来了,然后重重地摔在石材板上,胸骨肋骨着地。在摔倒的那一瞬间,我都在想:不知道我还能否爬起来?还好,爬起来了,还凑合骑回家了。但疼痛非常厉害,脱衣服都要帮忙。次日去卫生院看病,拍胸片,没有骨折骨裂。
由于伤重,疼痛感极为强烈,需要服用止痛片,但我只服用了14天,大约50天我基本上复原。恢复快(一般讲伤筋动骨一百天)和我坚持运动习惯有关。
你们可能以为我的骨密度特别好,其实不是。我在2018年11月8日测过骨密度,颈,脊椎,胯骨的T分(T-score)分别为-2.5, -2.2, -2.0,表明骨密度不够,-2.5就属于骨质疏松了。
当然,总的讲有氧运动需要根据自己锻炼的习惯,人与人的差别很大。如果没有带技艺性的爱好,可以走路。
老年人切忌不要作伤害膝盖的运动,如爬坡,爬楼梯。
4.3食物和营养
人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但是一般人对于饮食和脑的发育的关系都不明就里。
一直有人在研究这方面的课题【5】。俄勒冈卫生和科学大学(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的Bowman在2012年发表论文。他研究了104位80多岁的男士和女士,对他们进行验血,磁共振成像和认知测试。他发现在血中维生素B, C, D, E水平高的人,具有较大的脑,在记忆测试中也有较好的成绩。血中含ω-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有更大的脑的体积,测试分数更高些。
按照Fotuhi的意见【5】,下面三类食物有较好的作用。
1.含DHA的食物。
DHA(docosahexaenoic acid)是22碳6烯酸。它经常被添加在很多食物之中:酸奶,牛奶,橘汁,面包等。
DHA存在于海藻,(海)鱼。
DHA降低脑的炎症,降低淀粉样斑块(amyloid plaques,它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聚集,它帮助脑的长大,改进记忆,增强学习。很多研究人员对此都有明确的结论。
2.含黄酮(Flavonoid)的食物
黄酮抗氧化,能够清除自由基,这对老年人有好处。
黄酮除了抗氧化之外,它增加脑部的血流,从而增加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供应,促进了海马体神经细胞的再生。黄酮也贡献于一氧化氮的生成,后者可以放松血管,从而改善血流。
下面讨论一些含黄酮的食物(以拼音顺序排列)。
菠菜
菠菜抗氧化。
菠菜含蛋白质,是肉类蛋白质的补充。
菠菜含维生素A, C, K, E,某些维生素B,叶酸,钙。
茶叶
红茶和绿茶都是茶氨酸的优秀来源,它能增加脑的α波和BDNF。
绿茶含有EGCG(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没食子酸),它是多酚的抗氧化剂。
红茶和绿茶含槲皮素(quercetin,天然黄酮的一种)。
红葡萄
红葡萄的皮含白藜芦醇(resveratrol)。后者是一个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增加脑的血流,动物实验证明增加BDNF。白藜芦醇降低炎症和血小板凝聚,因此降低心梗的危险,对癌症和糖尿病也有好处。
花生和桑椹是另外的白藜芦醇的来源。
可可粉
可能由于它改善血流的性质,它有一些降低血压的功能。它可能也提高BDNF的水平。
姜黄素
姜黄素不仅存在于生姜,也存在于多种食材。
姜黄素增加脑部的血流并消炎。它能降低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的积聚,后者涉及到阿尔兹海默病。
开心果和美国山核桃
开心果和美国山核桃是很好的胆碱(choline)的来源。
乙酰胆碱增加与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的营养。
开心果还含维生素E和ω-3。
核桃也富含抗氧化剂。
蓝莓
蓝莓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抗发炎的性能,对脑有好处。用小鼠作试验,在七周时间喂了富含蓝莓的小鼠比对照组提高了空间记忆,增加了BNDF在海马体的浓度,有助于海马体的生长。
苹果:
苹果皮含有槲皮素。槲皮素防止血小板在动脉管壁凝聚,对防止高血压有好处。槲皮素也能降低疲劳,增强耐力。
甜菜
甜菜里面含亚硝酸盐(酯),能够增加脑的血流,建议每周吃一次。
西红柿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西红柿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使脑血管流动通畅从而增加了脑的氧气的补充。
2012年芬兰学者发表的一篇论文,跟踪1031名男士12年,他们血液中的有最高的番茄红素(lycopene),比血液中番茄红素低的男士降低脑卒中55%。
3.维生素
前面已经讲过,血液中高水平的维生素B, C, D, E能具有较好的认知能力,脑的发育也大些。很多研究说明某些维生素的低水平将导致老年认知的退化。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8个维生素B族元素之一。维生素B12和叶酸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从脚到手指的神经都是非常重要的。维生素B12和叶酸对于髓鞘质的内衬(它绝缘神经分叉),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水平很低时,该内衬收缩,神经之间不能有效传递信号,造成认知功能下降和思考变慢。维生素B12水平的降低也产生疲劳和抑郁。
维生素B12和叶酸转换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当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水平很低时,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液中的水平就高,易于发生心梗,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高水平有关。
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还联系海马体的缩小。因此,维生素B12和叶酸应该摄取足够。
当人们变老时,吸取营养的功能下降,因此要注意上述营养的补充。
维生素D
人们都知道维生素D关系着骨骼的健康,实际上它还参与脑部的一系列化学过程。低的维生素D水平将产生神经和心理的问题:疲劳,抑郁,精神分裂,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痴呆。低的维生素D水平也使BDNF水平降低,从而使大脑皮层变薄。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消炎的物质,防止心梗和脑部发炎。它也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症。但是需要注意,高剂量的维生素E是有害的!
下面给出助脑食物表(按照英文字母顺序),列出了食物和它的营养。
苹果 胆碱,茶氨酸,槲皮素,维生素A, C
甜菜 纤维,叶酸,硝酸盐,钾,维生素C
蓝莓 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A, B6
胡萝卜 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A, C, K
接骨木莓
elderberry 抗氧化剂,槲皮素,维生素C
绿叶蔬菜 抗氧化剂,钙,叶酸,叶黄素,维生素A, C, K
橘子 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A, C
石榴 抗氧化剂,叶酸,维生素C, K
红葡萄 钙,白藜芦醇,维生素C
菠菜 抗氧化剂,胆碱,叶酸,蛋白质,维生素A, B6, K
红薯 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A, B6, C
西红柿 β胡萝卜素,叶酸,叶黄素,番茄红素,维生素A, B6, C
奶制品 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2, D
蛋 叶酸,蛋白质,维生素B2,维生素B12
家禽 铁,烟酸,维生素B6, B12,锌
鱼 DHA(大马哈鱼,金枪鱼等),蛋白质,维生素B12, D(某些鱼)
蛤蜊 铁,钾,维生素B12,锌
牡蛎 铁,维生素B12,D, 锌
干豆 纤维,叶酸,蛋白质,维生素K,锌
鹰嘴豆 纤维,叶酸,蛋白质,维生素B6
黄豆 纤维,叶酸,铁,蛋白质,维生素C
藜麦(quinoa) 铜,铁,维生素,锌
强化谷物 叶酸,铁,所有的维生素B族,锌
全粒粮食产品 叶酸,铁,烟酸,维生素B6, E
亚麻籽 叶酸,ω-3,维生素B1,维生素B6
菜籽油 ω-3,维生素E, K
蔬菜植物油 铁,维生素E, K
美洲山核桃 胆碱,铜,维生素B1,锌
开心果 抗氧化剂,胆碱,ω-3,维生素E
核桃 叶酸,ω-3,维生素B6
茶叶 没食子酸(主要绿茶),茶氨酸,槲皮素,维生素A, D
第二篇 增强记忆
1.认识记忆
1.1“三十分钟改变你的一生”
本书从这个小节开始讨论提高记忆力。我先从两个故事开始。
从1996年12月初开始的两个月,我第二次去香港科技大学讲学。一天晚上,在驶往港岛住地的地铁车厢里面,我接到一个宣传性的小广告:“30分钟改变你的一生!”这的确很令人好奇。我按照小广告所述,进行了电话联系,1997年1月14日晚上去了九龙的一个地方。约十个像我这样感兴趣的人到场。接待的人介绍,他们是传授提高记忆力方法的。他先问我们:“什么东西最难记忆”?我说:“那当然是数字最难记了,因为数字是抽象的,难以联系其它事物”。他说:“是的,数字最难记忆,所以我们就表演数字记忆”。于是发给我们每个人一张纸,上面有一个空的表格:五列、十行,由我们来的每个人任意填写,每个格填一个数字。然后出来相应的人,一人拿一个表,回去背诵。大约十分钟,这些人出来了,就一对一地进行考核。我随便要求对方说出第几行、第几列的数字,他都能够立即说出。然后考他任意的一串数字:某列、某行、某斜线上的数字(如从第10行第5列到第6行第1列的5个数字),对方都能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总之,就好像他的脑海里有一张清晰的我填写的那个表格,回答只不过是照表读出来罢了。
看见我们都相信他们的记忆方法有效了,主持人转入正题:他们教授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叫忆习法,主要来自一套有关的教材。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我记得大概索价13000港元。那时候港元比人民币还贵,是1.07:1。这样昂贵的价格当然无法接受。说实在的,如果是几千港元,我是很可能参加那个学习班的。
客观地讲,小广告说的有一定道理。你花30分钟,知道了有这样强有力的记忆方法,然后你去掌握这样的方法,记忆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关系到事业的进步,因此以后的人生轨迹有可能改变。
此前的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注意积累关于记忆力的书和资料,参加这次活动以后,我有强烈的愿望,要破解他们的方法,就更加注意积累有关的资料了。从2009年开始,我几乎每年夏天去多伦多探亲。在大陆,多伦多,香港我买的关于记忆力的书有40多本,加上电子资料,超过了50本,另加很多非整本书的复印资料。
第二个故事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只不过从参加者变成了主角。
2011年12月7号,我应烟台大学药学院孙秀燕教授邀请去讲学。
次日我去作第一个讲座:怎样提高你的记忆力?去讲座教室的路上,不断有人从举办讲座的教学楼出来。他们不是不听讲座了,而是教室早已挤满,所有的空地,包括座椅间的通道,都站满了听众,甚至讲台的周围也站满,坐满了听众,实在是一个也不能挤进去了。220个座位的教室大约挤满了400人。
有关照片见图6。
.png)
图6 在烟台大学作提高记忆力讲座时的爆满听众
我当时都想给他们再讲一次,让想听的人都能够听到,但是后面还有我的专业讲座啊。
读者看了上面的两个故事,对提高记忆力应该是很感兴趣了吧?
在香港听忆习法讲座之后,我就更加注意收集提高记忆力的资料,也不断地思索,他们到底是使用的什么方法?看了有关资料之后悟出,他们的50个格子所应用的很可能就是所谓的宫殿法或者定桩法。亲爱的读者们,你们不用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学习记忆方法了!
大约十几年前,国内(大陆)出版的关于记忆力的书籍的确不多,但是其后出版的关于记忆力的书就不少了。读者可能要问,为什么作者要写提高记忆力这篇呢?有关的书不是越来越多吗?
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讨论清楚了才能明白本书和其它书的区别,以便能确有收获。
第一点,虽然目前关于记忆的书多,但是都没有谈到核心的一点。各种记忆的方法,加起来怎么也有好几十种吧!作为要掌握记忆法要领的读者来说,没有必要去硬记那么多内容。记忆最核心的是怎样把需要记忆的事情进行适当加工,把它的特点突出出来。这样存储进脑就容易取出来了,此即是本书提出的“大道至简”。掌握了这个要点,除了个别需要记忆的以外(如下面要提出的主记忆法),利用大道至简的原则,记忆就事半功倍地解决了。
第二点,现有的记忆力著作中,还有些重要的死角,这主要因为国内关于记忆力的著作的信息不够全面。譬如上面提到的主记忆法,现有的书里面都没有。如果你们在百度上输入该词条,就会发现至今仍然没有立项。主记忆法是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所使用的,但是为记忆长串的数字,它是最好的方法。
再如记忆英语单词,最常见的是前缀-词根-词尾法,但是用该法的适用性有限,大量的词汇不能用此法记忆。本书介绍的“风暴迷式英语单词速记法”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第三点,记忆法的有效,需要用事实来说明,这样才能有很好的说服力。观看这些作者,大多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例证。读者看看我的第三篇,可以了解作者在学习几门外语时所取得的成绩,实事求是地讲,是相当突出的,是一般科技人员难以企及的。
在迎接记忆的挑战的一节,里面所讲的例子也是作者注重记忆的培养所取得的成绩。
第四点,本书所列举例子大部分均为作者亲身的事例或者感悟,比较有趣,读者看起来不枯燥。在记忆外语单词的分析中(特别是加前缀时可能有转义),读者完全可以分辨本书和其它著作的区别。
有了这四点,读者就容易了解本书的特点和可贵之处了。
1.2记忆初谈
前面的小节已经使我们对记忆感兴趣了。
记忆力,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记性”, 是智力的一个很重要部分,可以说是智力的基础。我们都知道记忆力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重要意义。突出的事例比比皆是,人人均可理解。
学习文史类学科,需要记忆大量的素材。学习自然科学也不能脱离记忆。那么多公式,你不能都等着翻书查看吧?很多的常数或者常用的数据,你不能都去现查手册吧?你在思考一些课题时,常常需要联系有关的材料,你不能事到临头才去一本一本地去寻找吧?
当今外语的作用毋庸多言,学习外语中投资最大之处就在于记忆单词。
感谢我们聪慧的祖先,创造了汉语这样简捷的语言。小学生掌握4000个词汇以后就可以顺当地阅读报刊。你想,以一个“衣”字为出发点,可以派生出“外衣”,“内衣”,“单衣”,“上衣”,“毛衣”,“皮衣”…….反之,如果从英文来看,就需要几十个词汇来对应。所以掌握1-2万个英语词汇的大学毕业生,阅读国外报刊所遇见的困难,比国内小学生阅读国内报刊要大得多。的确,在学习外语时,记忆单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如果死记硬背,只能事倍功半(其实连一半都达不到),如果你掌握了有效的记忆方法,单词可以一串一串地记住,可以把枯燥地记忆单词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因此相应的效率就将会成若干倍地提高(后面将要介绍)。
今天,计算机已经得到很广泛的普及,大量的材料可以储存在计算机里。但是计算机是不可能代替大脑的记忆的。你不可能带着笔记本电脑到处走,在一些立即要求答复的场合笔记本电脑也不能马上给出答案。它可以作为大脑的一个补充,但是不能代替你的记忆力。
所以,提高了记忆力对工作,学习,生活都能够带来很大的益处。
在后面讨论怎样提高记忆力之前需要了解记忆是怎样一个过程。
记忆包括“记”和“忆”两部分。
电脑和大脑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首先从电脑的角度来理解记忆。
所谓“记”,就是要把某个材料记到脑子里。对于电脑来说,”记“就是要把材料编码(encoding),并且存储(storage)起来。”忆“就是要把存的材料取(retrieval)出来。编码的步骤很重要,因为电脑有很多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又有很多子文件夹,如此有好几级甚至很多级。如果没有把材料的编码作得很细致,就难取出该文件。我们后面在讨论记忆技巧的时候,编码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数的文人学者把大脑比喻为脑海,的确是这样,大脑所记忆的极多的事物就像广袤无垠的大海。当人们遇见一个新的事物时,如果没有留意,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就像是把一个东西扔到了大海中,以后是难以再取出来的。它们只是脑海中瞬间的“过客”。如果人们要记住这个事物,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那就是把这个事物当成一个“锚”,用铁链栓着它,然后把它沉入海底。以后需要它时,把铁链拉起,“锚”就出海了,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回忆起那件事情了。
这个看似简单的比喻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
首先,我们需要留意那个事物,只有留意它了,重视它了,把它当着一个“锚”了,它才不至于消失在茫茫的脑海中。
其次,要把“锚”拉起来,必须要用铁链。虽然一根铁链就可以把“锚”拉起来,但是如果我们用了几根铁链,任何一根铁链都能够拉起“锚”,那拉起“锚”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可以说,我们的记忆存储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它由多种因素编织而成。任何一根网线都可能拉出我们记忆的事物。
什么是记忆力好呢?判断记忆力的好与坏主要看短期记忆的能力。
什么材料最容易记忆呢?
发生几率最小的事情最容易记忆。
2007年7月,我组织了19人的团去西藏旅游,其中主要为老年人。为避免突然到达高原很容易发生高原反应,我们决定先从北京飞西宁,在青海湖(海拔2800米),途经日月山(海拔3200米),塔尔寺玩玩,然后从西宁坐火车到拉萨。虽然2006年已经从北京通车到拉萨了,但是全程两天两夜的火车太累了。我们晚上从西宁上车,早上在格尔木停车大约30分钟,很多人都出来休息。我看到几个人像是记者,一问才知道是青岛电视台的。他们问我熟悉青岛吗?我告诉他们,我从1998年开始就担任青岛一科研单位的技术顾问了。他们提出希望采访我们。开车了,采访就在两节车厢的接头处进行。采访两人,第一位是我安排的老先生,我等待在一节卧铺车厢的头。那个车厢里坐的老外,就请我坐下聊天。他们是瑞士来的。一位女士,年纪最大,估计是领队,问我知道瑞士吗?我说当然知道,恩斯特教授为我已经写了两篇序言了。女士听了大感诧异,她给我的名片是Charlotte Peter博士,她们家和恩斯特教授家是世交(后来我给恩斯特教授发邮件证实了她说的)。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但就是发生了,这件事当然就忘不了啦。
我们学习的东西需要记忆当然一般不会联系着很有趣的事情,但是你在记忆时应该是精神饱满的。如果精力不集中,肯定没有好的结果。所以,集中注意力,这是记忆的先决条件。
从记忆的大分类来看,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机械记忆是没有经过头脑的任何加工而进行的记忆。那些学习方法不好的学生采用死记硬背,就是机械记忆的典型例子。
理解记忆是经过头脑加工而记忆的方法。
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不能记得快,更糟糕的是忘记得特别快。所以有的学生讲,差不多是出了考场,就把所学的知识还给老师了。
采用理解记忆,则可以把枯燥的记忆过程变为有趣的学习过程。所记忆的东西也能够保存一个较长的时间。
所以,理解记忆是最需要倡导的,因此对于记忆来说,具有最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在后面重点叙述。
谈记忆就离不开大脑。人脑主要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个部分构成。小脑主管全身的运动功能。脑干联系着脊髓,是人类的生命中枢。现在我们把注意力仅集中于大脑。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它们有着不同的分工。左脑主管分析功能,生活中的思考,推理,逻辑,分析,计算,语言等都有赖于左脑的努力工作。概括起来是负责抽象思维和语言。右脑则对空间,图像,色彩,旋律,节奏等敏感,侧重形象和情感功能,概括起来是负责形象思维。
记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记忆方法。现在关于记忆的书很多,论及的记忆方法有几十个,我不主张详细介绍。本书提出记忆的核心就是“大道至简”,希望读者好好去体会,应用。
1.3记忆和时间的关系
本小节讨论记忆和时间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最重要的讨论角度。
从记忆维持的时间来看,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1.3.1瞬间记忆
瞬间记忆表示记忆的存在是瞬时的,它表现在很多场合。譬如看电影时,由于瞬间记忆,不连续的画面在我们的头脑里形成了连续的画面,产生了动感。再如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来往的车辆,因为我们要避开它们。当我们过完马路的时候,此前车辆驶过的情况就毫无记忆了。同样的,我们走路时,不会磕磕碰碰,因为走路时,眼睛的余光扫了地面,脑子里面有瞬时记忆,因此指导脚能正确前行。综上所述,瞬间记忆可以说是人的本能,我们就不讨论了。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上。
1.3.2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相对于长期记忆而言的。不同的书对短期记忆的时间长度的定义不完全一致,我个人认为以在一分钟之内或者不超过几分钟的说法较妥。总之,短期记忆维持的时间短,而长期记忆则把事物在脑中能够保存很长的时间,甚至保存终生。
由于在短期记忆的过程,既有从瞬间记忆转化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期记忆提取出来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都是正在加工的信息,因此短期记忆也被称为“工作记忆”。
短期记忆是和我们的学习密切相关的。当人们要记忆一个事情的时候,总要开始于短期记忆。只有经过短期记忆才能转为长期记忆,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因此,如果没有好的短期记忆力,所谓的记忆力就无从谈起了。
短期记忆的容量是小的,请读者关心下面要讲述的米勒数字。
儿童天生具有很好的短期记忆力。中老年人记忆力的减退也首先反映在短期记忆力的减退上。如果我们要考察一个人的记忆力就应该考察他的短期记忆力。
儿时看见一些老人能够讲述多年以前的故事,就以为他们有不错的记忆力。以后知道这完全是对于记忆力的误解。后面我们将知道,这种长期记忆无关于记忆力的好坏,判断记忆力的好与坏只能看短期记忆的能力。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日益增多。该症损害患者的大脑,首先就显示为短期记忆的降低,其它有性格的变异等。
1.3.3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在一定的条件下转换为长期记忆。长期记忆能够长久被应用。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转换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需要指出的是长期记忆具有很大的容量,这是和短期记忆不同的。
本书要讨论的提高记忆力,就是针对长期记忆的。
有关的讨论将在后面进行。前面已经讲了,越是发生的几率低而发生了的事情,就越容易产生长期记忆。下面再补充两个例子。
那是在1996年夏日的傍晚,我打开北京电视,并设置了录像。我告诉老伴,今天我参加了欧美同学会理事会闭幕式,有中央同志接见,一起照了相,北京电视台可能会播放。一会儿,果然播放了这条新闻,有合照。她说人那么多(约200多人)哪能看得到?就在她说完那时,屏幕上来了一个特写,正是包含我的3,4个人的图像,把她的嘴堵住了。你说巧不巧?
在2003年3月20日的傍晚,我在小区遇见邮局投递员韩师傅。他对我说:“宁老师,今天的京华时报上有你的照片”。我很惊奇,说:“真的吗”?他肯定地说有。于是我在小区门口买了一份京华时报,果不然,一到手就看到了我的照片。是当天上午我去看了那天开幕的中国留学百年展览的照片。在参观时,有位记者问我,可以采访吗?我回答可以,于是有个简单的采访。我看展览时,这样采访的事多的是,谁知恰恰就登载了采访我的那张照片(次日在CCTV-12看到采访录像,这是该记者告诉我的)。
短期记忆储存于海马体,长期记忆则转到大脑皮层,按照记忆的种类分存到不同的区域。
有一位说英语的女士,得了脑卒中,因此在大脑皮层损害了一定区域。大夫叫她写一句很简单的话,她只写出了辅音字母,所有元音字母都空着,可见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存在了不同的区域【8】。
1.4米勒数字
上面我们已经讲过,我们需要记忆的东西都要从短期记忆转来。因此,短期记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就涉及米勒数字。
1956年一位叫乔治.米勒的学者发表了一篇论文《神奇的数字,7±2》。他发现人们一次短期记忆的容量仅有5-9个,这个记忆单位称为意群(chunk)。由于是米勒发表的论文,这个数字就叫米勒数字。它可以是不同的项目,例如数字,词汇,车站,等等。
米勒数字对短期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在接触一个事件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就记住很多的信息。如果我们利用好米勒数字,我们可以记忆较多的信息。如果我们没有利用好米勒数字,我们就只能记住少量的信息。
如果我们面临的记忆项目小于米勒数字,那就直接记忆。如果我们面临的项目大于米勒数字,那就把记忆的对象归类,使之小于米勒数字。
当我1984年1月,在法国进修两年稍长回国之后,清华大学外事办公室就少了一些事情。原来如果有法国访问者来校,外办就需要到北大去请法语老师来担当翻译。我回来以后就由我翻译了。那段时间,清华每年要邀请法国巴黎高工(相当于法国的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团来华。先游览国内一些地方,最后参观清华和北京市的一些景点。那年到最后这一段就请我上阵了。因为那位北大老师的儿子淘气把胳膊摔断了。我去工作了几天,反映还不错。外办工作人员建议我在暑假去陪法国旅游团。那时接待外宾只能由中国国际旅行社接待。我通过他们的面试之后从1985年暑假开始陪团,担任全陪(全程陪同)。
在参观像颐和园这样的景点的时候,地陪(负责该市的陪同)在前,全陪在后,以防有老外掉队或者走岔了。
外宾来华之前国际旅行社会发给我旅行团名单。我需要事先记住。由于人员的数目大于米勒数字,因此我需要把它分解,当然最好的方案就是按照家庭分开,家庭的数目就可能低于米勒数字了。如果仍然大于米勒数字,可以按照家庭分为两组,每组的数字肯定是低于米勒数字了。
由于事先记住了名单,每个家庭一般都走在一起。我接团的第一天很快就把每个人的名字记住了。当然,我记不住他们的名,但是记住他们是××先生,××夫人,等等。我经常比他们的领队更早记住了全团的名字,这是很有用处的。譬如,团里少了一人,我很快能够说出是哪一家少了一个人。
近几年的夏天我住在儿子家。多伦多的主要地铁是1号线,它从西到东贯穿多伦多市区。最西面的Kipling站离多伦多的国际机场已经不远了,下地铁就可换乘机场巴士(此时不再付费)。地铁东面则到达华人区了。
我们住在地铁Main Street站附近,要进城到downtown(城中心),往西要坐10站。直接记忆10个站名不容易,所以我把它们分为两段,即第一段5站,第二段5站。从Main Street往前的第五站叫Pape(pape前后各5站)就好记多了。我上车之后就在脑中闪出前面五个站名:Woodbine, Coxwell, Greenwood, Donland, Pape。到Pape之后再想到后面的五个站:Chester, Broadview, Castle Frank, Sherbourne, Younge(即downtown)。
在记忆电话号码时,也可以利用米勒数字的原理。譬如,我的一位朋友的座机号码是633551x1,我们可以用米勒数字把它分解为6-33-55-1x1,北京电话开始为6或者8,33和55都好记,1x1是一个中心对称的数字。我打一次之后就记住了。
本书后面还将叙述米勒数字的应用。
2.常用记忆法
2.1一般介绍的记忆法
我们用一小节来讨论常用记忆法。事实上,它们是现在大量的关于记忆力的书的主体。作者认为,不必要把目前的记忆法都囊括进来,读者可以举一反三。本书最要强调的记忆法是本书提出的在记忆中要贯彻祖先的核心智慧之一:“大道至简”,只要掌握了这个精神,记忆的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
下面简要阐述常用的记忆法:
2.1.1 归类法
这是我很喜欢用的方法。
在前面米勒数字处讲了我当旅游团全陪时记忆老外名字的故事,就利用的归类法。去记忆旅游团一个一个的名字当然慢,一家一家的记就快多了。
从2000年开始,以欧美同学会会员为主体的一批朋友陆续组团到各地旅游。随着年龄的增大,旅友提议举办聚会。我们的旅游有很多批,每次的人员常常有不同。由于我的年龄相对小点,又组织过去西藏等地的旅游,于是有人建议由我来操办。有的旅友提出要一年两次,我说我在写书,一年一次较合适。从2013年开始举办。每次我需要打电话大约40人。怎样把这些旅友一个不少地想到呢?我就按照旅游的路线,一批批的记起来。如去埃及,以色列的;去印度的;去越南,柬埔寨的;去西藏的……我就无需拿着名单打电话了。
如果你去超市购物,东西很多。你不妨把东西归类存于脑中。譬如:
食品类:海鱼,鸡蛋,排骨,酱油,等等;
日用类:餐巾纸,香皂,保鲜膜,等等;
文具类:签字笔,纸张,等等;
杂物类:电池,灯泡,家门口的脚垫,等等。
每类的数目应该再记住,这样你就不会漏了需要采购的东西了。
2.1.2 字首法
字首法在英文世界里特别常见。
我在加拿大的电视节目中看到,国外关于脑卒中(中风)的确认和措施概括为FAST(快);
F:Face,脸面有无异常:严重时会嘴歪目斜,轻度时要看和平常的状况有无差异;
A:Arm,双臂平举时能否保持水平(包括是否有小指的下垂);
S:Speech,言语是否利落;
如果上面三条都有,那就是:
T:It’s Time to call 911,这就是该叫救护车的时间了(在美国和加拿大叫救护车是呼911)。
五大湖(the Great Lakes)是位于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的几座大型淡水湖泊,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总面积达245,660平方公里,有北美洲地中海之称。
为方便北美的小学生记忆这五大湖,有人把这五个湖概括成一个最常见的单词homes, 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湖的名称:休伦湖Huron lake,安大略湖Ontario lake,密歇根湖Michigan lake,伊利湖Erie lake ,苏必利尔湖Superior lake ,这样小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
至于在科技英语里面,首字的组合更是比比皆是。譬如雷达,Radar就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即无线电侦测与测距,现在都习惯称为雷达了。 再如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我们已经习惯叫CT了。
2.1.3 图像法
我们知道,右脑记忆图像,旋律;左脑则是负责抽象思维和语言。由于右脑的容量远远大于左脑的容量,因此如果能够用图像来帮助记忆,那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在退休前担负过不少的教学任务,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专业课。大部分情况学员约30人。我一般在上第一节课前请一位学生按照座位把学生的名字写出,我一面讲课一面记他们的名字。本来名字是抽象的词,结合他们的面容,相对容易记住。记住了学员的名字对于教学很有好处。当讲到相对困难的地方时,可以观看他们的表情,如果哪位面带难色时可以直接呼叫他们的名字,问他什么地方难以接受? 这样就可以带动其他同学一起掌握难点。
上面讲的是真实的图像。当然也可以用画的图像,如小儿的识字卡片。
还可以用熟悉的图像来记忆。一位朋友电话号码的后面4位是5709。如果你从电话机来记,很容易,因为5709这四个数字正好是围着8转了一圈(8的上面,8的左面,8的下面,8的右面)。
电话号码后面4位5312,可以记为相应的一条曲线,类似于Cosine。
2.1.4 歌谣法
农历的24个节气可用下面的诗歌来记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这首诗正好是24个节气的缩写: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首诗很有规律性:每句一个季度,依次春,夏,秋,冬;每句的第一个字相应的节气的第一个字是立,第二个和第四个字都是那个季度的名字,因此这首诗很容易记住。
再举一个我在高中背诵元素周期表的例子。作为一个高中生来说,周期表是必须记忆的。一般来说,周期表中列的记忆,即记住各主族和副族是比较容易的(譬如第一族:氢,锂,钠,钾,銣,铯,钫;铜,银,金。)。 然而,按照原子序把周期表从横的方向背下来也是有好处的,譬如从已知的原子量可以估算其间元素的原子量。
这个顺序是: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镓,锗;砷,硒,溴,氪;銣,锶,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锑,碲,碘,氙;铯,钡,镧,铪,钽,钨,铼;锇,铱,铂;金,汞,铊,铅;铋,钋,砹,氡;钫,镭,锕…….
说明三点:
大部分的分句为7个字,与古典诗歌(七律,七绝)相符,少数为4个或者3个字。
镧系元素虽然有15个,但是它们只占据周期表中的一格,所以只有“镧”。
锕系元素当时只有3个,到“铀”为止。
2.1.5 联想法
大脑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常常从一点跳跃到有一定关系的另外一点。譬如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地区发生5.1级地震,电视台在播放这条消息时,脑子一下就想到国家地震局,再就想到我们中学的校友,他退休前在地震局工作…….
既然脑子是这样活动, 如果需要识记的事情和我们已知的事情有某种关系,譬如相似,位置靠近,或者二者相反等等,我们就可以从已经记忆的事物想到需要识记的事物,这就是联想记忆法。
我们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记忆和理解逐步扩展的过程。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尽量要把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然后去扩充我们的知识。联想记忆就是利用已知的事物和需要记忆的事物之间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回想已知事物的时候可以联想到需要记忆的事物。
产生联想的情况很多。只要是有一定关系的事物,在它们之间就可以产生联想,下面仅举一些例子。譬如:
它们有相似性,这类的比例较大;
它们之间有相对性(是相反的);
它们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等等。
下面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我们在多伦多探亲时住的儿子的公寓。有一天,一位老外给我们讲,楼里退休的老人每个月有两次聚会,希望我们参加。第一次去参加会时,也就是十几个人。我拿一张纸,画了会议桌,请他们在相应的地方写上名字(图像法)。开会的时候,用这张纸,就容易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其中有一位老先生,名字是Basil,这个名字不是很好记。但是如果考虑我们刚刚从巴西回来,巴西说葡萄牙语,葡萄牙语里面巴西是Brasil,相比现在的名字就是去掉一个r,Basil就容易记住了。
在上面的例子,我们是把“未知”和“已知”进行联想,因为它们有一定的联系。
如果几个未知事物有一定的关系,记住一个未知事物以后,别的未知事物也就可以一起记住了。
我出生在四川犍为(犍是多音字,地名发音为qian)县,属于乐山专区。我四岁多以后离开犍为到重庆,就再没有回去过了。
2015年1月,我从过冬的海南出发,回到故土,生活了8天。
收获远超走前的估计,概况起来是三个“想不到”。想到一个,剩下的两个也就全部想到了。
犍为的孔庙占地24000平米,是四川最大的孔庙,其规模全国排名第四!
犍为的罗城古镇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在一个椭圆形的山丘顶上。整个镇形成一个船型的建筑群。
最后一个想不到就是下面的照片啦。
.png)
图7 我们家的故居是乐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2.1.6 固定地点法
这名字是我取的,因为各个书的叫法有很大差别。如有的叫罗马宫殿法。
这是一个进行记忆的专业人士用的方法。我认为对于我们不大适用。但是由于用得多(主要用于比赛),所以在此作一简单介绍。
参加记忆比赛往往就要记忆一套随意洗出的扑克牌。选手经常用这个方法。他们把非常熟悉的一段路,或者家里的房间,作为一个安放需要记忆的地方。如果是他的家,地方不大,就可以把家里的东西也作为一个安放东西的位置,如冰箱,电视机,沙发,写字台,等等。路线是固定的,也是脑子里完全记住了的。要记忆的东西是有顺序的,把它们一对一对的关联起来。譬如你要记的第一个是黑桃A,而你进门的第一个物品是冰箱,你可以想象在冰箱的把手上面挂了一个黑桃A,如此类推。通过回忆熟悉的地点,把需要记忆的序列讲出来。
记忆的方法异常繁多,我们完全不必要去一个个的学习,记忆。我们已经知道,要记住东西,最关键的事情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东西在存入的时候编码,也就是在记忆的时候要把它安放在某一特殊的位置,或者把它编入一定的故事,这样就容易从脑海中取出了。
所以本书强调“大道至简”,掌握这个精神,一般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当然“大道至简”也不能都管,如主记忆法。
2.2主记忆法
主记忆法,Major System,是使用英文记忆数字的方法,所以国内大陆的介绍很少,在百度上面也查不到。香港的《记忆力训练班》有介绍【9】,该书当时为香港十大畅销书之一。
有人企图把它改用到中文,但是效果不好。我认为应该遵从英文来讨论。
凡是长的数字都应该用主记忆法来记忆,没有别的代用方法。
我们知道数字对于大脑是最难记忆的,因为它抽象且无对应的形状。我们前面也讲过,右脑比左脑有更大的容量,因此我们需要把对于左脑的难题转给右脑。
主记忆法就是数字到词汇,再到图像的转换法。更具体地讲,是把数字转换为英语的辅音字母,加入元音,产生英语词汇,最后再转为连续的图像,这就容易记忆了。
主记忆法的威力是极为强大的。确切地讲,它属于从事记忆的专业人士所使用的方法。要掌握主记忆法,需要先作相当大的预先的“投资”(下面将讲述)。因此,我不主张一般人,特别是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去掌握主记忆法。但是对于主记忆法作一个基本的了解是必要的。一方面我们可以对于有关记忆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外一方面我们从主记忆法也可以得到不少的启迪。
主记忆法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该方法的思路是把需要记忆的数字转换为发音的辅音字母。它的方法如下:
数字→辅音字母→英文单词→图像→有序列的图像。
通过上面的转换,难以记忆的数字就变为容易记忆的有序列的图像了。转换完的有序图像可以是复杂而详细的。
由于我们最后记忆的是一系列的图像,这正好发挥右脑的功能,因此主记忆法是一个理想的记忆法。
关于主记忆法的基本考虑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
1.英文单词是由辅音和元音组成的。主记忆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数字变为一定的辅音,元音则可以任意加入,从而构成单词。由于元音可以任意加入,因此对于一个数字可以构成很多个单词,但是这些单词只能还原为一个数字。
2.为尽量容易转换为单词,最好在转换中涉及尽可能多的辅音。在主记忆法的转换中,除h, w和y之外,所有的辅音和半元音都参与了。由于余下的大量的辅音对应有很多发音,而数字只有从0到9(共10个),因此对应一个数字可能有几个发音。
3.由于从0到9仅有十个数字,因此对应于一个数字不只一个辅音,再加上辅音之后可以分别加几个元音,因此对应于一个数字可以有若干发音。
4.很重要的一点是:上述的辅音字母对应的数字必须在该词汇中是发音的。如果该辅音字母在单词中不发音,它就不能对应某个数字,例如knife对应的是28而不是728。同理,debt对应11而不是191。如果重叠的两个字母只发一个音,那它们只转换为一个数字,如cherry对应64而不是644。总之,从数字到单词的转换中均仅以发音作为基础。
5.如果一个数字有几个单词可供选择,我们选择最直观的单词,以发挥大脑的优点。
6.同一个辅音可能有不只一个发音,因此可能有不同的转换。关键之处为它和谁的发音相同。以c为例,在ceremony中,开始的c发s的音,因此它对应的是“0”。
下面我们看看从0到9怎样转换,这个转换可用下面的表来说明。
数字 转换的辅音 怎样记住
0 z, s, c* (发音为s时) z是zero的第一个字母;
s 的发音和z相差不大,
1 d, t 它们都只有一个竖道
2 n n有两个竖道,
3 m m有三个竖道
m转90度像3
4 r r是four的最后一个字母;
R有些像4的镜像
5 l L代表罗马字50
6 j, sh, ch*, dg, g* 草写的j类似于6,在下面有一个圈,这些字母(或组合)的发音像吹哨,6正好像哨子。
其它几组的发音类似,亦归此类,
7 k, c**,ch**, g**,q, qu, k可以看成是两个7拼出来的,
其它几组的发音类似亦归此类,
8 f, v 草写的f有两个圈,和8相似,
v的发音和f相似。
9 b, p b转180度变为9,p是9的镜像,
*:软发音。
**:硬发音。
Ch在character的转换中是7,因为此时的发音和k属于一类;而chandelier(吊灯)转换是6,因为此时的发音和”6“中的几个发音属于一类。
对主记忆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切均以发音为准。不同的字母,只要它们的发音相同(或者相近),就对应同样的数字。譬如,当c发s的声音时,它们所对应的数字都是0。再如,如果c发k的音(cake),它对应的数字就是7。另外,清辅音和浊辅音对应相同的数字,如p和b;f和v。
由于在转换的时候,一切均以发音为基准,因此如果该字母在词汇中不发音,就没有对应的数字。Bomb对应的是93,而不是939,因为最后的b不发音。Butter对应的是914而非9114,因为两个t只发一个音。
没有对应th这个音素,只把它对应t,即1。
X没有对应的数字,完全按照它的发音来转换。如fix对应870,即x=ks。Anxious对应2760,其中的x对应ksh。
有了上面的基础,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位数转换为一个单词,例如:
1,to
2,no,
3, me,
转换一个二位数也不困难:
40, r, s, rose
52, l, n, line
如果有一定的词汇量,转换一个三位数也可以作到。我们可以反过来从英文单词转换为数字,如Canada转换为721.
为了快速反应,可以自己选择好0到100,甚至0到1000的单词来练习,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速度了。
下面简要介绍主记忆法的应用。基本思路就是把数字(或者是包括数字的信息转换为一连串图像,便于存储在大脑中,然后再返回原来的数字。
例如要去买一个30瓦的灯泡,30转换为mouse。于是脑中想象在电气商店,手中刚拿了一个灯泡,突然窜出来一个大老鼠把灯泡碰掉在地上而炸了。这样灯泡就和30结缘了。;
再如需要记一个8位数字:18429279。
我们把它分解为两个4位数字:1842和9279。
前面,后面的4位数字分别转换为各两个单词,dog, run;pen,cop。可以把它们再转换为回家进门前和进门后的图像:进门前看到一条狗在跑,进门后看到一支铅笔和一个杯子在打架,记住这些图像以后就可以还原为4个单词,然后再还原为这个8位数。
下面我们再举圆周率的例子。
圆周率的整数部分3当然无需记忆。
其小数点后的100位,它们是:
π=3.14159 26535 89793 23846 26433 83279 50288 41971 69399 37510 58209 74944 59230 78164 06286 20899 86280 34825 34211 70679
如果我们需要记住前面15位,即:
π=3.14159 26535 89793,就不妨用主记忆法来实践一下。
14159 26535 89793对应的辅音(选取一组)是:d,r,t,l,b,n,g,l,m,l,f,b,k,p,m.
可以首先选出glm,因为它是高力民先生的缩写,在制作PPT的领域glm真是太熟悉了,他制作了超过2000个PPT,所以把它首先选出。其前面和后面剩下的都是6个字母,于是各选用3对英文字母,最后的结果是:
Dr,tl,bn, glm, lf,bk,bm.
Dr是博士的缩写,tl可以想到tool(工具),bn想到bone(骨头),glm对应高力民,lf对应leaf(叶子),bk对应book(书),pm就很容易想到PM 2.5了。
下面的工作就是把这7个名词用一个连续的画面串起来:
一位博士,手里拿着一个槌子(工具)在敲一个骨头,骨头弹起来,打在高力民的身上,他正拿着一片叶子在看书,把叶子当书签,皱着眉头,因为空气中的PM2.5的含量太高了。
以上的叙述,可以轻松地得到圆周率小数点后的15位。为了把这15位和圆周率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想象把PM2.5的微粒放大,你看到了什么?是一个圆球,圆球体积的计算就要用π,于是我们就把π和它小数点后面的15位数字联系起来了。
2.3记忆的遗忘
前面我们讲了记忆,本小节讲述记忆的遗忘,记忆和遗忘一般是联系着的。
遗忘是记忆的对立面。我们在讨论记忆的时候,就不能不了解关于遗忘的知识。
前面我们讲过,遗忘是大脑的自我保护,而且大脑会无时不刻地进行。设想如果记忆过的事物都记住,脑子被塞满了,也就不能再记忆新的事物了。
在讨论遗忘的时候,首先必须知道艾宾浩斯(Ebbinghause)遗忘曲线。
2.3.1艾宾浩斯(Ebbinghause)遗忘曲线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他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他自己本人作实验,记忆一些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然后检测忘记的情况。实验结果,用下面的曲线表示,即Ebbinghause遗忘曲线:
图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图中纵座标表示历经了一定时间仍然记住的字母组合数量,横座标表示时间(天数),该曲线表示了记忆量变化的规律,是不使用任何工具的记忆效果图。
该遗忘曲线告诉人们,短期记忆如果不复习,肯定会从大脑中消失的,而且最初的消失的速度很快。这个曲线也告诉我们,要留住短期记忆,必须赶在遗忘之前把有关材料进行复习,这样才能保存住记忆。
2.3.2不同的遗忘曲线
Ebbinghause遗忘曲线告诉了我们关于遗忘的规律。后人对于他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1.对于不同事物记忆的研究
Ebbinghause的遗忘曲线是针对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作出的。后人研究发现,对于诗歌和散文,仍然存在类似的遗忘曲线,但是记忆的衰减就没有前面曲线那么陡峭,特别是诗歌记忆的衰减更为缓慢。相比于机械记忆,理解记忆的事物的遗忘也缓慢得多。从这里我们也看到理解记忆的重要性。
2.不同年龄的人的遗忘曲线
研究发现,年龄小的人,遗忘曲线衰减缓慢,年龄愈长,遗忘曲线的衰减愈是陡峭。
2.3.3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
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知道遗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顺应并且利用这个自然规律。
如果需要保留短期记忆,就必须在它遗忘以前复习,这样它才能继续保留在大脑中。再经大脑多次的运作,记忆的时间就可以一步步延长,最后可能直至终生记忆。
3.作者独到的见解
3.1大道至简
读者看了这个标题可能感到奇怪,还没有看到别的关于记忆的书这样强调的啊?
是的,作者看了国内外至少五十本关于记忆的中外文著作,别人的确没有这样强调过,而这正是提高记忆的核心所在。所以这一小节是本书有别于其它同类著作的最显著特点。
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大道至简”,它会告诉你这是道德经里写的:“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然而,如果你查看道德经的全文,八十一卷里面的确没有这些话。如果你再上百度,它会说这些是别人后加的。
“大道至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的意思是:最重要的道理其实是最简单的,是最朴素的。
记忆涉及的内容很多,记忆的对象有文字,数字,公式,外语单词,图像等等,针对每一种对象又有很多种方法,读者要记住这些方法本身就需要若干“内存”,更不要说再去具体应用了。
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几乎人人都使用计算机。记忆的过程就像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针对不同的记忆对象,有极为繁多的记忆方法,这势必给读者带来困扰:怎样才能掌握这么多方法呢?
我现在告诉读者,只要掌握“大道至简”这个方针,几乎关于记忆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个“大道”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对象进行有特点的标注,加工,所以在需要取出的时候,由于标注或者加工特别,就容易取出来了。
总之,记忆的关键就是要在记的时候下功夫。把需要记忆的事物编出有一定意思的故事。
在下面简单数字记忆里面的一些例子,也属于大道至简之列。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在海南文昌逸龙湾打乒乓球出来,看见一辆邮局送快递的车,车号是7M748。我要怎样记这个号码呢?我们可以把它想成一个数学式:7*7=48,因为M可以是multiply(相乘),只不过答案错了一点。你说这算是什么方法呢?什么方法都不是。但是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标注就把这个车号记住了。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这个车号并不是我需要记忆的,只不过对于身边的事物我们可以随时练习加工的方法。
再如,在2016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四名国外乒乓球选手进入半决赛。进入女单半决赛的是福原爱,金宋依;进入男单半决赛的是萨姆索洛夫和水谷隼。福原爱和萨姆索洛夫是老的运动员了,不用记忆。北朝鲜的金宋依和日本的水谷隼则是这次比赛杀出来的黑马,他们都夺得了铜牌(金牌和银牌都由中国获得)。
金宋依怎样记住呢?你可以想象去买金子,遇见特价,买一送一,金送一,再转为金宋依,这样就记住了。
水谷隼怎样记忆呢?你可以从“水”开始。水能够生长出谷子,谷子可以去喂养“隼”(一种鹰),这样,水谷隼就记住了。
2016年8月,我在校园偶然遇见中国移动为大学入学新生搞促销,其他人也可以参加:手机200元打电话一年,300元打电话两年,我参加了,选了一个号码是18800113801。当天我就在微信的朋友圈发信息,希望大家用新的号码和我联系。我告诉大家怎样记忆这个号码:手机号码开始是1,无需记忆。其后是3对重叠的数字88,00,11。它们可以这样记忆:80-1(=79),79正是我当时的年龄(虚岁)。男士要尊重女士,所以家里三八节就是最重要的节日,因而有3801。这样一分析,想忘记都困难了。后来我把这个新的号码告诉一位朋友,他说不必叙述这么长,可以更加简便。首位的1当然不用记忆。剩下的10位数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3就好办了。3的前面是88,00,11,后面则是8,0,1。的确,这的确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位朋友的手机号185801519**,后面的19**是他的出生年,所以很好记。前面的7位数也好记:185-8015,这两个片段都包含1,8,5,如果你知道815是抗战胜利日就更容易记忆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记忆的方法完全可以不是记忆的书上介绍的方法,只要把需要记忆的材料编出一个故事,有关的素材就记住了。
本书的怎样提高你的记忆力这一篇,就是阐述针对需要记忆的材料怎样进行大脑的加工。读者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这是本书和其它同类著作的最大区别。
当然,大道至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前面介绍的主记忆法就不行。外语词汇也不行。由于外语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本书最后为外语篇,重点是外语单词的记忆和口语要点。
3.2简单数字的记忆法
本节讨论的是简单的数字,即位数较少的数字的记忆法。简单数字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对于从事理工的更是如此,因此我们把它单独抽出来讨论。所涉及的记忆方法当然就是多姿多彩的。这是与其它小节的不同之处。
当然,本书强调的“大道至简”,是我们首当其冲应该注意的。
一个简单的数字,如果经过我们大脑的加工,能够得到一定的含义,那就会帮助记忆,特别是如果能够得到有趣的信息,那将使你的记忆保持长久。
首先说明的是,所有本节所引用的号码均为作者记忆过的号码。为保护隐私,个别数字隐为X。
我们先从电话号码的记忆开始。
以号码××2749××为例,2749前面的两个××和其后面的两个××是一样的,这就减少了记忆的工作量。所以,如果把2749记住,主要任务就完成了。2749怎么记忆呢?如果把27看成7的2次方,7×7正好等于49,这样你就能够牢牢地记住这个号码了。
我在化学系讲专业课(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时候,承诺听课的同学可以通过电话得到我的咨询。这也是听我的课的人特别多的原因之一(在80年代中期,选化学系研究生的课程一般就几个人,我的课可以达到40多人)。我告诉学生我家的电话号码。清华大学电话号码的前面4位变化很少,需要记忆的主要在后面4位。我家电话号码的后面四位是4442。我告诉学员,这正好是乘法口诀“三四一十二”,当然,这不是3412而是三个4,一个2,那就是4442了。这样一讲,学员立马就记住了。(现在我家电话已经来电显示了,不接听陌生号码,如果需要联系我,可以用电子邮件或者寄邮件:清华大学化学系核磁实验室。)
在记忆电话号码的时候,还可以把有关的记忆和电话机的按键盘联系起来。键盘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4排分别是1,2,3;4,5,6;7,8,9;*,0,#。
前面已经讲了记忆清华大学电话号码85709的事,是用图像法记的。另外一个电话号码的后面4位是6587。直接去记忆肯定也是不好记的,但是结合键盘,6,5是第二行的第三,第二个按键;8,7是第三行的第二,第一个按键,你想象你的手从第二排第三个按键前进到第二排第二个按键,然后往下到第三排第二个按键,再到第三排第一个按键,画出一个台阶,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这里的论述,再次说明我们提倡的“大道至简”,本来若干数字看似完全没有规律的,是难以记忆的,但是经过我们的加工,找出一定的道理,就容易记住了,而且是容易记牢的。
依此类推,号码长一些的,也可以找到方法。
我的一位朋友,手机最后的8位是63215989。我首先把这8位数字分为两段,即6321和5989。6321比较容易记住,因为它有下面三个特点:
1.6,3,2,1是一个单调下降的序列。
2.6=3+2+1.
3.6=3×2×1。
5989的记忆稍微复杂一些。它可以再次分为两段:59,89。它们都以9结尾,5和8是两个有关系的数字(例如电话机上面5和8在一列)。
再如我在多伦多的一个朋友的电话号码后面7位是273-0339。273容易记住,是绝对零度的数值。0339可以记住为0+3×3=9。
我们在读中学物理的时候,讲过电化当量,即通电多少库伦能够电解出多少毫克的银。教我们物理的周忠域老师讲课很生动,他告诉我们这样记住:
电化当量0.001118是一个点,两个零,三个1,四个2,但是补充四2得8。
50多年过去了,电化当量我们都记得牢牢的。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知道经过分析、加工,数字是可以记住的。
为了记住数字,甚至可以用“邪门歪道”的方法,谐音的方法就是一个例子。
我在青岛当顾问的科研单位的电话号码后面4位是1763。不妨记为“一起溜山(青岛有著名的崂山)”。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十几年,我担任欧美同学会留法分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会长是汪德昭老先生。我出席一些重要活动就搭他的车。他告诉我,他的车牌号为66524,用谐音记忆就是:溜溜勿来事,这就很容易记住了。
有一段时间,我体检的生化指标CA72-4高了。这个名称CA不是cancer(癌)的缩写,而是糖链抗原的两个字拼出来的。然而这个指标的确有关一些肿瘤。这个生化指标有三个数字,72-4怎样记住呢?我用孙悟空来记住它,一下子就记住了。大家知道,孙悟空有72变,而他们是师徒4人。这个例子也有趣吧!
3.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记忆力
我们在第一篇介绍了脑的可塑性,脑可以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开发大脑。但是在提高记忆力里面还有很多具体的锻炼方法,因此我们把本来应该在第一篇中阐述的内容加入这一小节,一并在此讨论,请读者注意。
3.3.1注意开发右脑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左脑和右脑的功能。
我们平常所说的数理化、外语的学习都是由左脑承担的。对于一般人来说,左脑的负担比右脑重得多。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你可能想起了一个人的容貌,但是一下想不起他(她)的名字来。这是由于右脑的容量大,能够记忆该人的容貌,而左脑记忆的东西太多了,就没有记住他(她)的名字了。
总的讲,左脑的负担重,而且相对于右脑容量要小不少。观看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节目,可以看到选手在比拼的时候,他们常常把需要记忆的事情转换为图像进行记忆,就是应用了这个道理。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应该尽量多用右脑,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我们要尽力使左右脑倾于平衡。对于一般人来说,不断地开发右脑是非常必须的。
这里我插入我们对于女儿的培养的经过。女儿比儿子小六岁,她刚上学时,我们有时叫儿子辅导女儿,儿子总是说她太笨。相对于儿子同龄的情况,她的智力发育是差了一些。在这样情况下,我们没有叫女儿去上什么补习班,而是考虑开发她的右脑。首先让她学习绘画。她的老师刘新民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在刘老师的教育下,女儿不断进步。她曾经画了一幅清华大学大礼堂的写生,我留法的朋友,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栗德祥老师看了之后说画得很好,以后有前途。后来我们又安排她学手风琴,师从有名的手风琴教育家张志强(中国音协副主席)。这两种学习加起来有好几年。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买手风琴是很困难的,不是花钱就可以买到。我拿到某人写给别人的一张便条,上面写着:让天津手风琴厂卖给来人手风琴一个,我去厂里买到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手风琴扛回家(背在身上的手风琴似乎并不太重,但要拿打包的手风琴纸箱可是相当的困难啊!)。当时清华附小的学生毕业之后,可升入清华附中二部。但是清华附中二部的学生只有少数能够考入清华附中,因为后者(只有高中)是面向全北京的初中毕业生招生的。在她读初二时最关键的分班考试中,她完全是靠她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清华附中二部的快班,以后在全市初中毕业统考中顺利进入清华附中。在她高三寒假的全年级考试排名时达到年级第九。这个事例,说明了开发右脑对于提高总体智力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的宝库。特别是古典音乐,它是永恒的。休闲的时候欣赏古典名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可以得到很好的精神享受,也对开发右脑有用。我们去布拉格旅游也没有忘记去欣赏一次古典音乐会。
脑卒中致残的病人可看到有一侧行动不便的情况,这是因为他的大脑有一侧受损了。右手和右腿不便是左脑受损,左手和左腿不便是右脑受损。因此,对一般人来说,如果有意识地多运用左手,有利于右脑的运作,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左手。晚上洗澡之后,我要用刮板刮掉淋浴房壁上的水珠。我都用左手刮左侧和正前方,右手只刮右侧。在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的时候,注意用左手掌握方向。总之,在生活中要尽量多用左手。
3.3.2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这个精神是本书的精髓。我退休后坚持的信条是:退休之后不能止于旧誉,也不能只是锦上添花,而是要力争有所前进!有所超越!有所突破!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就是退休之后不能只是积分值有所增加,而是微分值有所增加,要干出以前没有完成的事业,或者以前没有干过的事业。
从我的书的封面和封底就可以看到写书在不断进步,成就在不断攀升。以我的《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为例,第一版除书名和作者之外没有别的信息。第二版增加了:本书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ichard R. Ernst教授签名作序。第三版和第四版不忍心请他写序,因为知道他住院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长。第三版增加了封底,介绍了到当时为止的诸多好评。第四版的封面增加了:化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名家丛书。第四版的第二次印刷开始,再增加了:“配套视频”。从内容更能看到,难度在大幅度攀升。这就像跳高一样,如果你不放横杆,你是肯定跳不高的。一般人退休以后,以颐养天年为主,作为当然就小了。反之,如果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在退休后完成以前没有完成的事业,结果就全然不同。由于有这样的心态,脑的状态的差别就很大,这就有利于开发大脑,提高记忆力。
3.3.3勤于记忆
养成勤于记忆的习惯。譬如,你接听一个电话,你可以接听就过去了。你也可以把这个号码记下来,特别是来电者是你的朋友,以后还可能来电话。脑子总是越用越好的。
我每天早上都有记忆“任务”。从卫生间出来,12分钟以后(或更长)测血压,然后40分钟早练(准确计时),完毕后记录血压(因为早练时没有打开笔记本电脑)。
我说明一下。从1995年冬天开始我的血压就突破了正常血压的界限。20多年来基本上没有服用降压药,用中药控制,而且根据血压数值可以通过服用中药的量来调节,所以这20多年我一直记录有每天的血压数值。
再如,你空闲的时候,可以回想你这一周干了些什么事情。有些事情是很容易记起的,如近期我们每周四下午有实验室的讲座,周三,周六北京蔬菜批发市场(新发地)到小区卖菜。有些就不容易记住了。此时你可以通过一些有特点的活动,回忆起来,然后以它们为线索再扩展出去。
最后,我要提出请读者重视睡前不久的思维。有书谈到,在睡前不久是大脑活跃的时间,我的体会也是这样。在睡前的淋浴时,脑子活跃,一些重要的思想往往就是在这时冒出来的。经常是这时闪出了一些思想,是可贵的理念。这并不是要去苦苦地思索。它们是突然冒出的。睡觉前不适于去正式工作,但是此时得到的想法值得重视。
3.4迎接记忆的挑战
记忆篇已经阐述完了,在这里我再补充迎接记忆挑战的例子,它们说明记忆的实际应用。
2019年5月18日,北京波谱年会开幕,会议邀请我作一个讲座,谈我的八本著作。一般讲座是配以PPT,但是对这次讲座来说,重点是八本书,我把书带到现场,这比PPT的效果好得多。至于每本书讲什么当然是成竹在胸。除了书之外还讲什么?自己有个腹稿,因此讲座一气呵成。
图9 在2019年北京波谱会上讲座
客观地讲,这次的讲座难度不大,因为需要记忆的材料不多。下面的例子就是一次严格的考验了。
1993年1月8号上午,在清华大学东主楼分析中心二楼的会议室正在进行一次重要的答辩。这是分析中心争取通过剂量认证的答辩。
顾名思义,分析中心承接大量的校内外分析任务。分析结果供送样方参考。这样的分析结果没有法律效力,因为还没有通过剂量认证的考核。所以,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就申请剂量认证的考核。1993年1月,进行考核的评审组来了。考核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鉴定一个未知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果得到的结构正确,就通过考核;如果结构有误,那就隔一定时间重新再考。
1月6号晚上,把未知物发给每个仪器组,实际上马上就开始作图测定。1月7号,各组作图均完成,推导结构。8号上午进行考核。
我一人代表分析中心答辩。我当然需要记住所有有关的谱图。评委们各自坐着,前面的小桌上摆放着各种谱图。我站着,两手空空。任何一位评委提出谱图和结构的异议,我都立即申述。我心里觉得这就是现代版的舌战群儒了。当然,我心里特别镇定的一点是我的谱图解析水平在他们之上。但是,各种谱图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当他们一旦提出某个谱图,我立即在心里把它展现出来,并且马上作答,回答的内容又无任何可争议之处,所以清华大学分析中心的剂量认证得以顺利通过。
8年以后,2001年4月25日,上面的场景重演一次。我是青岛一家科研单位的技术顾问,该单位要通过剂量认证,我代表该单位答辩,也顺利通过了。
这两次的认证题目和解答,都非常精彩,以后成为我的书里面的两道十分得意的例题。
第三篇 流利口语
1.英语单词的记忆
1.1前缀-词根-后缀法
学习外语最大的投资是单词的记忆。作为外语篇的第一小节,我们介绍英文单词最常用的前缀,词根,后缀,进行组合而构词的方法。采用这样的方法记忆牢靠,也能够记住成串的单词。
关于这个方法的参考书很多。在制作下面的表时,主要参考两本书【10】,【11】。
请读者注意,记忆英文单词的参考书很多,本书强调的不是这些表格,而是构词(往往有一定的转意)方法。脑子应该有比较好的灵活性,才能把它们的意思组装好。特别是加前缀的时候,往往有明显的转义,需要掌握。
常用英文前缀如表1所示。
表1 常用英文前缀
前缀 释义 例词
a- 使,向, asleep(入睡), awake(唤醒),
ac-,ad-,af, ag-,al- 向,加强, accompany(陪伴), address(地址), affirm(断言),
anti-, 相反, Antibody(抗体),antiparallel(反平行的),
auto- 自动, Automobile(汽车),automatic(自动的),
be- 在,使, beside(在…..旁),
bi- 双, bicycle(自行车), bifocal(双焦点的), bilateral(双边的),bilingual(双语的),
co-, 共同,互相, coexist(共存), cooperate(合作), coenzyme(辅酶),
de-, 去掉,降, decode(破译),dehydrate(脱水), detail(细节),
dif- 分开,否定, diffusion(扩散),
dis- 否定,离开 disaccord(不一致), disappoint(使人失望), discharge(放电),
ex- 出, export(出口), express(表示),
em-, en- 在内,使, embank(筑堤), enlarge(放大),
homo- 同类的, homogeneous(均质的),homologous(类似的),
il-. im-, in-, 否定,向内, illegal(非法的), impossible(不可能的),
inter- 在…..之间 international(国际的), intermission(间歇),internet(互联网),
kilo- 千, kilogram(千克),
micro- 微, microscope(显微镜),
mis- 否定, mistake(错误),misunderstand(误解),
multi- 多, multimedia(多媒体的),multiply(乘),
out- 在外,除去, outside(在外面,除了),outstanding(杰出的),
over- 超过,在上, overcharge(过载),overlap(重叠),oversea(海外的),
per- 贯通,遍及, perform(完成),
pre- 在前, preface(前言),previous(先前的),
re- 重复, rename (重命名),remove(移走),
sur-, super- 超,外加, surface(表面),superman(超人),
sub-, 次,下, subway(地铁),subtitle(副标题),
tele-, 远, television(电视),telescope(望远镜),
trans-, 超过,变换 translate(翻译), transformation(变换),
un-, 否定 Unfortunately(不幸地),
up-, 向上, update(更新),upgrade(升级),
uni-, 单一, unit(单位), unify(统一),unimolecular (单分子的
上面表中,有的前缀之后要重复前缀的最后一个字母,如ac-, dif-, il-, oc-等。
相比于马上要讨论的后缀,前缀对于词义的影响较大,即前缀可能较大地改变了词义。前缀加上其后面词根的含义常常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往往有转意,后面的例子将充分地说明这点。
常用英文后缀如表2所示。
表2 常用英文后缀
后缀 释义 例词
-able, -ible, 能……的,(构成形容词) unable(无能为力的), terrible(可怕的),
-ability, -ibility, 能……的,(构成名词) Stability(稳定性),sensibility (灵敏度),
-acy, 性质,状态, democracy (民主),
-age, 动作,状态,(构成名词), postage (邮资),
-al, 动作,行为, manual(手册), national(国家的),
-an, (籍贯的)人, Canadian (加拿大人),
-ance, -ancy, 行为,性质,状态, distance (距离),
-ant, -ent, 人,….的, assistant(助手), excellent(优秀的),
-ary, 地点,事物, library(图书馆), military(军事) ,
-ate, 作,职位, doctorate(博士学位), adequate(适当的),
-ation, -ition, 抽象名词(动作,性质,状态) visitation (访问),
-craft, 技巧,工艺, aircraft (飞机),
-cy, 状态,职位, secrecy(秘密),
-dom, 状态,领域, kingdom(王国),
-ed, 有….的, passed(已经通过的),
-ence, -ency, 性质,状态, difference (差别),
-er, -or, 人, passenger(旅客), director(主任),
-ern, 地点,方位, eastern(东方的),
-hood, 状态,身份, childhood (童年),
-ic, 学术,职业,….的, music(音乐), atomic(原子的),
-ice, (构成抽象名词), service(服务),
-ics, ()学, physics(物理学), optics(光学),
-ing, (构成名词), building(建筑), feeling(感觉),
-ion, (构成抽象名词), liberation(解放) ,
-ism, ()主义, Socialism(社会主义),
-ist, ()者, communist (共产主义者),
-ive, ()的, attractive(有吸引力的) ,
-less, 无….的, homeless (无家可归的),
-logy, ()学, geology(地理学) ,
-ly, (构成副词), daily(每日的),
-ment, 状况,(构成名词), development(发展),
-ness, (构成抽象名词), kindness(仁慈),
-ous ……的, dangerous(危险的) ,
-ress, -ess, 女性,雌性, actress(女演员) ,princess(公主),
-ship, 状况,(构成名词), friendship(友谊),
-sion, -tion, 动作,性质,状况,(构成名词), position (位置),
-th, 第…..,状况, fifth(第五), health(健康),
-ty, 状况, safety (安全),
-ure, 状况,(构成名词), structure(结构), picture(图画),
-y, ()学,状况, harmony(和谐), botany(植物学),
后缀比前缀简单,较多为改变词性或者进行否定。
下面介绍词根。
我们在这里仅列出最常用词根,如果读者希望知道更多的词根,可以阅读附录2。
最常用词根如表3所示。
表3 最常用英文词根
最常用词根 涵义 例词
ag, act, 做, agent(代理人), actor(演员),
ced, ceed, cess, 走, proceed(前进),
cit, 唤起, excite(激发),
clud, clus, 关闭, Include(包括), conclusion(结论),
cord, 心, concord(和睦),
cred, credit, 相信, credible(可信的),
cult, 耕作, culture(文化),
dic, 说, indicate(指出),
doc, doct, 教, document(文件), doctor(博士),
duc, duct, 引导 product(生产),
fin, 末尾, final(最后的), finish(结束),
fort, forc 强, force(力量), fortress(要塞),
gram, 字符, program(程序),
ject, 投掷, object(目标), subject(主题),
leg, lig, lect, 挑选, eligible(合格的), select(选择),
log, logue, 说话, apologize(道歉), dialogue(对话),
mand, mend, 命令, demand(要求), command(命令),
mit, miss, 送出, submit(呈交), dismiss(解雇),
mot, mov, 运动, remove(迁移),
ord, 次序, order(秩序),
pend, pens, 悬挂,支付, depend(依靠),expensive(昂贵的),
port, 运送,港口, import(进口), export(出口),
pos, posit, 放置, position(位置),
sent, sens, 感觉, nonsense(废话),
serv, 奴仆, service(服务),
Sid, sess, 坐, president(主席),possess(占有),
spec, spect, 看, respect(尊敬),
st, stat, 站立, stay(停留), station(车站),
vis, view, 看见, visit(参观), review(评论),
下面我们介绍根据前缀,词根和后缀去找到词汇含义。上面我们已经讲过,前缀加在词根前面有可能转意,这是需要注意的。
以act为例,它是“行动、扮演”的意思。在它的后面分别加后缀-or或者-ress,于是分别变成actor, “(男)演员”,或者actress, “(女)演员”。在act的后面加后缀-ual,变为形容词actual, 意为“目前的”(你可以理解为正在作用的,所以是目前的)。在act后面加后缀-tion,变成抽象名词action,是“行动”。在action的前面加前缀,re-,有“反”、“再”的含意,所以reaction为“反应,反动”。
我们再以词根arc为例,看怎样从它衍生出好多词。
Arc 是“圆弧”的意思。Arctic 把名词转变为形容词(但是这个形容词也兼名词),即“北极的”和“北极”。你可以这样记忆:你从侧面看地球,北极在地球的圆弧的上面。Anti-这个前缀是“反”,“对立”的意思,Antarctic(由于arctic已经是元音开始,所以anti就没有“i”了)anti-加在北极的对立面,所以就变成“南极的”或者“南极”了。
我们可以再牵强地扩充一下,把architecture (建筑学)也统进来,因为西方建筑经常有穹顶。
Bridge用作名词时为“桥梁”,用作动词时为“架桥”。加前缀a-有否定的意思,因此abridge是“删节”(理解为拆桥)。如果在abridge前面加un-(否定),后面加-ed,形成过去分词,就是“没有删节的”,
在科技著作中charge是“电荷,充电”的意思。前缀dis-是否定的意思,把它加在charge前面为discharge就是“放电”的意思。在charge前面加re-(反复),后面加-able(能…..的),rechargeable就是“能够反复充电的”,如能够反复充电的电池。
以cover为例,是覆盖的意思,前面加dis-(否定),即discover,把掩盖的揭开,就是“发现”了。前面加re-(重新),recover,就是“恢复”。你可以这样想,把掀开的再重新盖上,所以就恢复了。上面所述是动词,在它们的后面加y,变成了名词,因此就有相应的discovery(发现), recovery(恢复)了。
Dictate是“说,下命令”的意思。Dictation是“听写”。把dictate加后缀-or,变成“什么人”,dictator就是“独裁者”的含义了,因为一切都是他一个人下命令,他说了算。加前缀pre(预先)变成predict是事前说,因此是“预言”。
Form是“形状,成型”。加后缀-al变成形容词,就是”形式的”。把form加前缀re-(再),reform表示重塑形状,因此意为“改革”。从form形成formation是“形成,构造”。
Order用作名词时是”顺序“的意思,用作动词时是“命令,预订”的意思。我们可以想象:按照顺序开出一系列东西当然就是预订的意思了。后缀-ary的功效之一则是把前面的词变成形容词。Ordinary就指”按照顺序“的,也就是”一般“的,因为没有新意。在它的前面加前缀extra-,变成extraordinary,就是”非常的”, “特别的”了。
以part为例,它是”部分“的意思。它加前缀a-成了apart。前缀a-有“into, to”的意思,因此apart是“分开”的意思。把apart后面加-ment的后缀,变成名词,因此apartment就是分开的一个个部分,即公寓的单元房了。在part前面加前缀de-,有“分开”的意思,depart就是“启程”的意思,而在depart的后面加形成名词的-ment后缀,生成department就是“部门”的意思,如(化学)系。
以port为例。Port 的意思是”港口,运送“,其实这两个意思是相关联的,因为在港口必然会有运送、搬运。我们先从port“港口”的含义出发,加前缀ex-(往外)变成export,是“出口”的意思;加前缀im-(向内)变成import,就是”进口“了。Import再加上ant的后缀,变成一个形容词,成为important,既然是进口来的,那就是“重要的”了。de-的前缀具有”去“的意思,deport指从港口出去,因此是”驱逐出境“的意思。再从port的“运送、搬运”的意思出发,加前缀re-(重复),意为“再搬出来”,因此转意为“报道”;report加后缀er,变成什么人,写报道的人当然就是”记者“了。Port 加后缀-er,变成搬运的人,因此就是“搬运工”了。从port加后缀-able(能….的)就变成“可携带的”portable了。
Sign是“签字”。加上后缀变成signature就是写出来的具体的“签名”。签名当然是很个性化的东西。Design是把个性化的东西表示出来,因此是“设计”。后面加后缀-er变成designer则是“设计师”了。一个人签名加入某单位,再次签名,resign就是辞职了。
Spect是“看”的意思。前面加前缀re-,respect表示“再..看”,因此是“尊重”。再加后缀-ful,变成respectful就是“尊重的”, “恭敬的“了。在spect后面加不同的后缀,形成spectrum, spectroscopy, spectroscopic,分别表示”光谱“, “光谱学”, “光谱学的“就可以理解的了,因为其中scop是”范围“的意思。
Stand是“站立”的意思,加前缀out-(出来),意为站出来的,当然就是“突出”的了。而加前缀under-(下),就变成了“理解”的意思。这是因为stand还有“处于”的意思,都跑到下面去了,当然就是完全搞清楚了。
Tail是“尾巴”,前缀de-有“次”、“下”的意思,detail相当于把(细细的)尾巴再切一刀下来,因此其词意就是“细节”了。在名词的后面加-or,就变成什么人,tailor的意思是“裁缝”。为什么会是这个意思呢?过去男士的礼服是燕尾服,是带尾巴的,作这样带尾巴的人当然就是裁缝了。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后缀-er也表示什么人,tailer可是“零售商”了。为什么是这个意思呢?我们可以从tail的含义来分析。 Tail所指的尾巴应用在多个方面。例如飞机的尾部,蒸馏酒时的后部,彗星的拖尾等等。作为商品来讲,大部分的商品是批发的,剩下的是零售的,前缀re-是反复的意思,因此retail是“零售”,而retailer就是“零售商”了。
Tend意为“倾向于”。加后缀-ence,变成名词tendence就是“倾向”。再看attend,它是由前缀at-和tend组成的。前面的前缀表中列出过,有ac-,ad-,af, ag-,al-等这样一类前缀,它们的特点是组合的词汇的第三个字母常常和前缀的第二个字母相同,如accompany, address等。现在的attend,就是at-(加入),加在tend前面,因此意为“出席,照顾”。而intent就是“意图”了,抽象名词则是intention。
Tent是“帐篷”的意思。加后缀-tive,形成tentative,意为“暂时的”,因为搭帐篷当然是暂时的。Tent加前缀in-,意思是在帐篷里面商量,所以是“意图”的意思。加后缀-tion(因为前面已经有t,就只加了ion),变成抽象名词intention,意思不变。
人人都知道把手举起来,岔开食指和中指,表示胜利。这是因为对应的单词为victory。据此我们可以猜想vict是“胜利”的意思。据此,victor是胜利者,victress是(女性)胜利者。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组词时,后缀对于词义的影响相对简单,如转变词性,否定等。前缀对于词义则有较大的影响,往往需要我们作一定的转义。因此我们把前缀再讨论一下,进一步列举例子。
以cycle为例,它是“圆圈”的意思。加一个前缀bi-, 是两个的意思,因此bicycle是两个圆圈,即“自行车”了。
+*Cycle再演变为encyclopedia,它是“百科全书”,里面也包含“圆圈”,即“全”的意思。
在cycle的前面加前缀re-,它是重新的意思,recycle的意思就是重新再周而复始地运作,因此就是(废旧物品)“回收”的涵义了。Recycle 这个词在国外频繁被使用。
前缀de-还有“去”的意思,因此它加在词根tach(环,扣)前面,即detach, 就是“分开”了。
从前缀trans-(超过,变换)出发,可以衍生出很多科技和生活词汇。在多伦多生活,transfer是一个经常使用的词汇。乘坐多伦多的公交时,往一个方向走只需要一张票。譬如上某路汽车,交票时就向司机要一张transfer,下汽车后,用它可以转乘另外的汽车或者地铁。
由trans-形成的transform在科技中应用很多。数学中的多种“变换”(如拉普拉斯变换,Laplace Transform),理化测试中的多种“变换”(如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阿达玛变换,Hadamard Transform,注:法语的H是哑音,末尾字母常常不发音)等。
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供电)变压器是transformer。其它由trans-引出的常见词汇有:translation(翻译),transaction(交易),transient(短暂的),transmission(传播),transparent(透明的),等等。
骨质疏松的英文单词是osteoporosis。先解释为什么要记这个单词。2010年在多伦多的时候,我儿子工作很忙,老伴要去看病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我于是带她去诊所,因而必须记住这个单词。Os是骨头的意思(可能属于拉丁语词,法语的“骨”就是os)。Poro是“孔”的意思。骨头里面都有孔了,因此就是骨质疏松了。
Lingual是“语言的”,加前缀bi-, bilingual就是“双语的”了。这里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我的女儿住在加拿大房东的家。女房东养了狗狗,狗狗常常光顾女儿的卧室,知道了汉语的发音。房东告诉我女儿,有次她带狗狗遛弯,前面有两位华人女孩,一路走,一路聊中文。那只狗狗听见了,就给她们摇尾巴,两位女孩笑了,就讲:这个狗狗是bilingual的了。
1.2风暴英语单词记忆
英语单词的记忆当然首推前缀-词根-后缀法。用这样的方法效果好,应用也最广泛。但是,英语单词能够分解为前缀,词根,后缀的比例是不高的。粗略估计,离50%还差不少。的确,英语单词的“可拆性”比法语,俄语等都低。
在这样情况下,宋宜昌所著《风暴迷式英语单词速记法》就显得独树一帜【12】。但是在现今关于记忆法的著作里很难见到他的观点。
作者认为,他的方法,值得推荐,是前缀-词根-后缀法的很好补充。
其基本观点,是记忆英文单词以元音为中心。
设想你知道back,后背,不知道rack,折磨,你就把rack-back联系在一起:折磨-后背,从而就把rack记住了。
再如,你知道cake,糕点,不知道bake,烘烤,你就把bake-cake联系在一起:烘烤-糕点,从而就把bake记住了。
甚至你可以争取记忆更多的单词:bake(烤)-cake(饼干)-fake(伪造)-lake(湖)-make(制造)-sake(缘故)-wake(醒)。
当然,你可能找不到只差一个字母的单词,你就可以更换两个字母,譬如:你知道study,学习,不知道stuff,材料,你就把study-stuff联系在一起:学习-材料,从而就把stuff记住了。
再灵活一点,可以一个字母被两个字母所代替,譬如:你知道swim,游泳,不知道swine,猪,你就把swine-swim联系在一起,猪-游泳,就把swine记住了。
还可以再变化,已经记忆的单词和需要记忆的单词可以是增加(或者减少)字母的关系。例如:你知道iron,铁,不知道irony,讽刺,可以联想为铁般的讽刺,于是就把irony记住了。
你还可以把已知的单词插入一个字母变成你需要记忆的单词,或者把已知的单词抽出一个或者两个字母变成你需要记忆的单词,这样就把未知的单词记住了。譬如:rat是老鼠,插入一个p,变成rapt,全神贯注的,联想为全神贯注的老鼠,你就把rapt记住了。再如:ivory是象牙,抽出or,变成ivy,常春藤,你联想为象牙色的常春藤,就把ivy记住了。
单词中间的元音也可以更换。譬如有stuff(材料)和stiff(硬的),你可以通过stiff-stuff(硬的-材料)来记住stiff。
总之,此方法的精髓仍然是利用我们已有的单词,以它为基础,尽量变化到需要记忆的单词,从而记忆新的单词。相比于前缀-词根-后缀法,由于它变化的途径多,因此有利于扩充词汇。
下面再举两个例子。
Tact是机智,act是动作,我们想到机智地行动,就把tact记住了。
Toy是玩具,boy是男孩,想到男孩玩玩具,就把toy记住了。
到此为止,我们介绍了前缀-词根-后缀法和风暴单词速记法,它们都有共同点,就是采用各种手段,以已知单词为基础,尽可能地扩充你的单词。总的讲,你的脑子应该灵活一点,使用你认为可行的方法。
下面将讲述我学习外语的一些经验,着重谈关于口语的心得体会。为什么呢?因为文法和书写有非常多的书,我也没有写那些书的水平。关于外语口语的书少,而口语的进展是有窍门的。同一本书谈几种语言的口语更是少见,这又恰恰是我的强项,所以本书有这部分,对读者应该是大有帮助的。
2.我的外语学习和应用
2.1法语的学习和运用
我的法语经过正规培训,所以从它开始。
1980年春,通过学校的考试,我成为国家教委第一次大量派出进修生的候选人之一(后面还要通过考试才能派出)。
我在1980年秋季开学时进入北京语言学院(现在的北京语言大学)法语学习班。我们没有学习过法语的在丙班,学习过的在乙班。同班同学12人,两排小课桌沿着窗户和墙,相对黑板垂直安放。每位学员坐在一个小课桌后面。我们的老师叫De Ville Poix,我们称呼他德先生。他是一位热情的老师,也很认真。当他讲到法语“躺”的时候,他就躺在讲台上来示范。在上第一课的时候,他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具体的问题我现在忘记了,但是在大家都还没有回应的时候我回答了一个presque(几乎)。由于我第一个回答了老师,老师以后就多问我,我就有更多的机会发言,差距就这样逐步拉开了。这说明在学习口语时,一定要勇于上,要争取多的讲话机会。
插一个小故事。我们在巴黎进修完成以后,最后一个晚上要住在使馆文化处。恰逢那天晚上文化处有一个招待会,进修生就需要去厨房帮忙洗餐具。我还没有工作呢,刘参赞来厨房看到了我,于是对我说,你别在这儿了,去招待会参加接待去。因为刘参赞在我们班学习过几个月,知道我的情况。于是洗餐具的差事变成喝酒,聊天了。
所有到法国留学的人,必须先参加在法国的法语学习。进修班在法国的维西市,进修生按照水平参加一定的法语班并且必须通过该班的法语考试。由于我们是法国外教教的口语,法语会话水平不错。在口试中,我回答问题迅速。考试官说:Vous parlais Francais common nous(你讲法语像我们),于是被分到A班。结果苦不堪言,因为A班中别人都是经过长期学习法语的。好在经过努力,最后考了60分,资格通过还稍有富裕(法国考试的及格分数是50分)。
熟练的法语对我的进修起了很好的作用。和研究人员能够充分交流,有问题也好请教。当首次接触新东西时甚至为我一个人上小课。我在法国天然物质化学研究所进修,把和我的研究有关的科室都进修了一遍,回来汇报,清华大学出版社听了我的讲述,觉得我很有收获,才给我签约写书。
在我留学法国的前后,清华大学没有年青的法语教师。如果有法国客人来访,学校需要从北京大学请来译员。我留学回来之后,就担负这个工作了。
前面已经讲过我参加接待巴黎高工的学生旅游团的事。北大年青老师的儿子淘气摔断了胳膊,就回家去照应了,剩下的工作由我承担。这是我第一次陪同法国旅游者。几天下来,他们比较满意。临走前的告别会上,领队教师送给我一个锡制的精美纪念品,有点像一个带把的园杯,底部是他们学校的校徽。
学校外事办公室的人员给我建议,暑假时可以去国际旅行社陪团。我觉得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既可以熟练法语,又可以旅游。我在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工作,中心通过世界银行贷款买了一大批先进理化分析仪器,所以是外宾参观清华大学的重点单位之一。几乎每周都有接待外宾参观的任务,但是外宾讲法语的真是少之又少,平常很难有法语会话的机会。另外,我从读大学开始就陆续旅游,如果每个暑假都能到国内风景区去看看,实在是好的机会。
那个时候,接待国外游客来华旅游的只能是国际旅行社。我在1985年春天到了它的法语部。我问在暑期是否需要法语陪同?回答是肯定的,随即登记了我的姓名和(工作)电话。后来我接到电话,叫我周日去考试。我准时到了,但考官没有到,迟到了不短的时间。我当时都想批评他们一顿然后回家,后来还是采取了等待。考试的第一步,是读法国希拉克(他当时是巴黎市长,还没有当总统)写的赞扬兵马俑的一篇文章,赞誉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奇迹。要求把该文口头翻译出来。然后考官随便翻开导游手册,念中文,我译为法语。第三是交谈,了解情况。当知道我是清华教师以后就问我担任什么工作,我回答说讲课和科研。他们就问讲课是教法语吗?(看来我的法语表现还不错)。我说是教授专业课的。他们说我的考试通过了。到陪团的时候开一张学校的介绍信来就可以了。
我从1985年暑假开始每年陪团一次。我的工作是全程陪同,简称全陪。每个旅游城市有一个陪同,是地方陪同,简称地陪。地陪是各地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他们负责具体接待: 住宿,餐饮,交通,景点介绍等。全陪一般是我们这样业余的,负责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协调旅游团的领队和地陪的关系。2.如果老外生病,由全陪陪同患者看病(全团的旅游不受影响)。3.如果旅游中有乘坐火车,轮船,全陪代表旅行社签发账单。全陪和第一个城市的地陪一起接机,和最后一个城市的地陪一起送走旅游团。
在那个时候,全陪没有工资,只有不多的出差补贴。但享受的可是高级的免费旅游啊!和老外住同一宾馆,用餐在同一饭店。吃的可能稍有区别。全陪,地陪和旅游车的司机一起吃。在景点还有地陪的介绍。
最大的优点是每年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旅游路线。譬如今年游三峡,次年游丝绸之路等等。
图10 当全陪游三峡
法国朋友很热情,有的通讯甚至保持了几年。有的还想给我买专业参考书,我劝阻了,北京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不用买书了。
我的家里,一直放着陪团的纪念品,精致的景泰蓝花瓶。
我每次陪团的时间大约十几天,从十二,三天到十七,八天不等。在这一段时间内,成天和法国人一起聊天,交谈,法语口语自然有长足的进步。
陪团之后,我觉得我的英语听力也有明显的长进。
请读者注意,我说的是不仅提高了法语的听力水平,而是提高了外语的听力水平。我的体会是:当你开始学习两门外语的口语时,可能它们会互相干扰,但是当你两门外语都超过一定阈值之后,它们变成互相促进的了。这段时间法语听多了,听英语会发现有进步。听英语多了(如两次去香港科技大学讲学),听法语也会有进步。多门外语以此类推。
从1990年开始,担任陪同需要通过国家旅游局的导游资格考试。当年考试的及格率仅71%。要知道考生是专业导游啊!我在1991年参加考试,业余和专业人员的考试的试题和评分标准完全是一样的,我通过了考试。
对我来说,最耀眼的翻译是在全国性新闻发布会上。1992年春,当时我在清华大学化工系,科研科长李维梓老师给我打电话。原来前世界制药工业会主席要开一次新闻发布会,要求一位懂专业的法语翻译。化工部找到清华大学,学校找到化工系。我欣然同意。我很愿意从事对自己来说是挑战性的工作。虽然是全国性新闻发布会翻译,我还是勇于承担了。
1992年4月15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这次新闻发布会。我站在发言人旁边,从容不迫地进行了翻译。散会之后,不少参加者上前对我讲,翻译得不错。
我的很大遗憾是没有这次活动的照片,我给主办方催过多次,他们答应,但是一直没有给我寄来。
以后又阴差阳错地当了世界档案大会高校分会场法语译员,这是后话。
2.2英语口语水平不断提高
法语的口语经过培训,英语的口语水平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
1985年9月,我邀请J. Y. Lallemand教授访问清华大学。他是我进修的单位,法国天然物质化学研究所,核磁共振实验室的负责人,也兼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相当于国内的北京大学)核磁共振实验室的负责人。一种用脉冲序列测定碳原子级数的实验就是他发明的。 他来访问时作系统的核磁共振讲座。这是我首次担任专业英语讲座的翻译。
由于讲座包含利用量子力学来处理核磁共振理论,我全然陌生,这部分内容请我们系曹小平老师担任译员,讲座一共进行了八次,我担任近五次。
我担任译员的心理素质比较好,这对翻译很重要。如果怯场,心慌,那肯定会影响翻译的质量。反之,如果能够从容淡定,就能够翻译好,甚至超水平发挥。
这一系列讲座对我写书很重要。
20世纪80年代有关的仪器发展迅速,仪器公司的讲座较多,我常常去听。由于要写书,我查阅国外资料多。在听讲座时翻译卡壳的时候我常常插话,补充术语。有次,在一个讲座没有开始时大家闲聊,一个年轻人就说,他当翻译的时候就首先看看下面是否有我,如果有,心里就安定了。
我的工作单位是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我经常承担翻译和介绍任务。到每个实验室给外宾介绍这是什么仪器,作什么课题。不断给自己创造口语机会。
一次,我听布鲁克公司的核磁共振讲座。译员是在石科院工作的翟纯老师。如同往常,我也插话,补充术语。过了一会,她对我说:宁老师,你上来翻译吧!我很诧异,因为翻译提前要看不少有关的资料,哪能临阵换将?她告诉我,她的糖尿病犯了,那我当然不能不帮。于是我上台,接替的她的翻译,完成得较好。
1995年12月,1996年12月,我两次受香港科技大学车镇涛教授邀请去讲学。第一次是一个月,第二次是两个月。我除了给出英语讲座之外,也尽量抽时间听别人的讲座(都用英语),英语听力有明显的进步。
1996年9月,第13届世界档案大会在北京召开,其高校分会在清华大学召开。高校代表要求在开会之前参观清华大学档案馆。当时学校一下没有找到译员。这个事情也有点奇怪,清华去英语国家进修的教师何止几百?档案馆的副馆长孙宇华老师是我德文班的同学,她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可以承担此任务?我答应了。8月28日下午,我在清华大学档案馆担任译员。先有馆长的发言,后是参观,完成得不错。于是建议我下面在交流会上再担任译员,后面还有故事呢。
图11 担任世界档案大会代表参观清华大学档案馆翻译
2.3我的德语学习
在文革以前,我在清华留校以后学过德语。是陈汉良老师教的,教材是赵林克娣编著的《科技德语课本》。学时不多,但是对于我起了重要作用。
1978年9月,我和老伴一起调回(调到)清华。当时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已经购买了第一台核磁共振波谱仪,还没有发表过论文。我的心思都在那上面,不久就发表了论文。到1979年末,学校宣布国家教委将第一次大量选派出国进修生。大家都可以报名,要经过考试筛选,外语考试是其中之重。对我来说,是措手不及。我首先考虑的是选英语,毕竟学英语时间最长,相对水平也高些。但是一了解,很多人早就在准备外语考试了。最后的结果是系里一人考了全校英语第二,一人第九。全校那么多系,不可能一个语种就出去几个人。当时我所在的化工系和电子系的部分教师有一个日语班,我参加了。该班的一些同学以后也通过了考试,得到派出日本的机会。但是一打听,系里一位教师已经脱产学日语一年多了。所以我只能报考德语,我找陈汉良老师帮忙复习一下。我记得他说,我有学外语的才赋。结果我通过考试,成为清华准备派出的30名进修生的一员,是否能够派出,要看以后是否能够继续通过考试。不管怎样说,没有德语我不能迈过这个坎。
我最后是派往法国。清华大学30个进修生名额中有两个是派到法国的。如果派往德语国家的名额不够,可以用学英语的补。而派往法国的必须学过法语。所以学校希望有人自动转法语。从我自己看,我想去的法国研究所:法国科研中心天然物质化学研究所,是这个领域欧洲最好的研究所,我很想去。我到那时为止,英,俄,德,日语都多少学过了,再学习法语很有意思。还有一个不公开的小秘密,我因家境困难,初二转学到公立学校,重庆一中,班里给腼腆的小男孩取了个绰号:巴黎小姐,真是和巴黎有点缘分了。
1981年12月开始,我到法国进修了两年多。
1994年春季开学的时候,清华大学发了个通知,要办一个德语学习班。由德语教研室的老师教语法,外教教口语。用北大德语本科的教材,周学时10,学一年半。我报名了,没有被录取,因为全校就一个班,名额有限。到秋季开学,又出了这个通知,我估计是要办第二个班。我又报名,出乎意料,通知我被录取了。后来一问,才知道这次全校就我一个人报名,既然如此,就招了,插班到原来那个班。我原来那点底子,和别人认真学了半年的相比,简直不算一回事,而且学员的大部分是30多岁的年青人,博士和博士后居多。50多岁的,只有我一个。40多岁的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班上学习最困难的。
外教上课很认真,每次她打印一篇短文,慢慢念给学员听。我给她提意见了,短文一开始应该用正常语速念,如果大家听不懂,再逐步放慢语速,她接受了。到这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她念一篇短文,我一看,大家都愣住了,而我是基本上听懂了。我知道,我这一学期,赶上了他们的两学期了。心中充满了喜悦感。
到1995年6月中,结业考试。我的听力,口语获得95分,全班第一。
说实话,我用的时间比他们少,因为教学科研任务重,还出差。很重要一点,就是我选择的听力材料好。另外,英语和法语的听力也是学习德语口语的基础,所以我比他们学得快。
本来我的目标是笔试也考个拔尖,但是考试的前夜,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刘淑芳在保利大厦举办独唱音乐会,请我们参加。老伴和儿子去了,还照相了,老伴夜里起来服用安眠药,影响了我的睡眠,第二天的笔试只考了个中上。
我的德文成绩单和班里的其他同学都不一样,我的入学时间是1994年9月到1995年6月。他们都是1994年3月到1995年6月。
3.作者的见解
3.1多种语言同时应用之妙
毋庸置疑,英语是最重要的一门外语。但是如果你学会了几门外语,还是有很好的功效的。
首先,写书要查阅大量文献。由于我会几门外语,可以说查阅外语资料不受限制,这点很有用。譬如我们领域首先应用核磁共振方法。它源自所研究的原子核具有核磁矩。这里面就涉及有的同位素的原子核有核四极矩,它到底是怎样一个概念呢?最后是一本德文书把这个概念讲得最清楚,并用图说明。我的书就采用的它。
在口语上,如果你会几门外语,收获就会大得多。如果你只会英语,有时就难以解决问题。反之,如果你会几门外语,这时就可体会多种语言同时应用之妙。
实事求是地讲,要能够流利地应用两门以上外语是不容易的。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担任欧美同学会留法分会的负责人之一(秘书长,常务副会长),和其它分会的负责人打了不少交道。他们其中不少是外语专业毕业的。他们的第一外语的口语肯定是流利的,第二外语的口语在应用时往往有些卡顿。我估计在他们毕业之后虽然应用,但是没有像我这样在努力地不断提高。到今天为止,我的努力仍然不减当年。
我的一系列进步可以给读者参考。通过国家旅游局导游资格考试是54岁,取得德语考试听力口语第一是58岁,自学西班牙语是71岁,自学葡萄牙语是72岁。而且,学它们是在写书的空余,晚上的空闲或者一面煮饭,一面在听随身听。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听取国外专家的讲座是常见的,他们往往提出了我们不熟悉但必须重视的课题。即使你的英语再好,由于报告人常常不是英语国家的专家,你听讲座往往就会被打折扣。
德国人的语音比较准,只是tr, dr等和英语有别,你可以猜出来。法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常常混入了法文字母和法语的词汇,如果你不会法语,一些关键地方可能就听不好。法语词汇的第一个字母如果是H(西班牙语也是一样),它是哑音,是不发音的,所以Hadamard变换不读成哈达玛德,而是读成阿达玛,因为法语词汇的末尾字母大部分也是不发音的。如果你拿到一位法国专家的名片,把末尾字母读出来也是要遭笑话的。日本学者往往都把英语发音去凑他们的五十音,所以听起来别扭。而且日文的外来语常常不按英语发音,如tion就按德语发音。
由于我学习了几门外语,所以对于语音不太正确的发音能够有较好的适应性。有次一位法国专家讲拉曼光谱。他的讲座很重要,有的结论现在仍然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譬如他讲到,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比非傅里叶变换(连续波型)核磁共振波谱仪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比非傅里叶变换的(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好,惟独傅里叶变换的拉曼光谱仪不如非傅里叶变换的仪器好。可惜的是,在他的英语讲座中,从字母到词汇,经常掺杂法语的。所以听完讲座下来,我知道可能只有少数人(懂法语的人),能够较好地听懂了讲座的内容。
有一次,分析中心核磁共振实验室邀请一位意大利的女专家来作讲座(她的丈夫随行),由于讲座涉及核磁共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生物系也有教师来参加。在讲座之前她参观实验室。我发现她的英语发音不容易听懂,譬如说thank,听着就像dank。讲座开始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听众面面相窥,可能听起来太吃力了。这时我才问大家: “要不我来翻译吧”?大家说那当然好。于是我翻译了几乎整个讲座。由于我临时担任了翻译,在讲座后组织者请我陪她们午餐。饭后,我陪同她们参观校园,聊天。很有趣的是,我们三人没有共同语言,但是可以交流,因为专家讲英语,意大利语;她的丈夫讲意大利语,法语;我讲法语,英语。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多语种的应用更有独到的功效。
1996年9月,世界档案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开会前我应邀作高校代表参观清华大学档案馆翻译的事情前面已有介绍,不再赘述。代表参观之后,对我的译员工作的反映不错,于是会务组邀请我在后面的档案大会高校分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担任译员。
9月2日,档案大会高校分会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我站在发言代表的身旁。发言的是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代表。他上来用英文讲了开场白。当正式发言开始时,他话锋一转,他说:下面我用法语发言。
与会人,特别是会议主席一愣,不知如何是好。我从容地说,我可以接着翻译。说实在的,对我来说翻译法语比翻译英语更容易些。其后顺利地翻译了。在会议中间休息的时候,会议主席,自由大学的负责人都来向我致谢。的确,如果不是我接着翻译,哪里临时去找法语翻译呢?
图12 在13届世界档案大会高校分会当译员
恩斯特教授来华访问我陪他共四次:西北一大圈,承德地区,大同地区,北京地区。当我觉得英文说不清楚的时候就用法语(瑞士三种语言:德,意,法)。他说我的法语比他好。在陪同他访问的过程中,由于讨论文物保护,对我扩展这方面的词汇也有积极作用。
这里我介绍一下他的积极认真的参观态度。由于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他的接待是很热情的。在参观莫高窟时,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李最雄亲自讲解。恩斯特教授手里拿着他出发前打印的介绍(厚度有好几公分),不断记录。参观完毕之后,座谈文物保护。恩斯特教授具有利用分析仪器进行文物保护的丰富经验,给敦煌研究院作了介绍。下面是敦煌研究院的网站上的报道:
7月21-22日,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Ernst教授携夫人在清华大学宁永成教授陪同下参观访问敦煌莫高窟,宁教授一行在我院李最雄副院长的陪同下,考察了敦煌莫高窟有病害的壁画与彩塑,并从化学保护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图13 陪恩斯特夫妇参观莫高窟(2002)
2007年11月,我陪恩斯特教授参观大同的云冈石窟。事前他请我陪同,说费用由他支付,我说AA制吧。通过一些巧合,我们联系了云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继忠,晚上列车到大同后他招待我们。本来他次日要到北京开会,他推迟一天,以便第二天接待我们。他答应把他的轿车留给我们用,这可是给我们省了不少钱。大同有三个重要旅游点,除大同石窟之外是悬空寺和应县木塔。它们三个是友好单位,事先打电话去,有专人接待,看的仔细,门票还免了,所以那次付款很少。
第二天,王继忠亲自带我们参观,还看了一般观众不能参观的地方。午饭以后座谈文物保护。恩斯特教授回去以后,我给他发邮件。我说在座谈文物保护时我太困了(到大同后睡得很晚),我没有听进去多少。问他能否在邮件中给我重新讲一下?他说不必了,他直接给他们发邮件,谈他对文物保护的意见。
2012年他访问北京,就关于藏传佛教的文物保护课题,专门作了讲座,听众大约200人。
我在青岛一个公司(研究单位)担任了多年的技术顾问。是他们老总到我家请我赴任的。他们的母公司是日本的。常有人到公司来,免不了有饭局,如果我在就参加作陪。1978到1979我参加过日语班,有口语基础,但是多年基本上没用,所以水平不高。青岛公司的人大概也就是这样估计我的。可是因为我终究学过,日语还用外来语(其中英语单词最多),所以我实际上能够听懂不少,远不是他们以为我只会几个简单词汇的水平。当别人不知道,而你确又听懂了不少时,心里是很高兴的。
需要强调的是,有了别的外语的基础,增加一门外语比你毫无基础地去学一门外语省事得多,何乐而不为呢?例如,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基本数词发音就很相近。
但是每门外语都有其独特之处,譬如法语数词就没有70,80,90。如果你说法语的94,你需要说4乘20加14。好笑吧?有人说法国在数学方面贡献大,可能就和脑子的经常运算有关系呢。
我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旅游。自助游是最常用的方式。因为所需费用大约只有参团的三分之一,还游览特别仔细。
这里我插一个故事。我们曾经两次去墨西哥旅游,因为墨西哥有很多古迹。我们所熟知的玛雅文化只是几种古文化中的一种。看旅游手册就发现,要一次游完不方便。墨西哥的地图像一条鱼。首都墨西哥城在鱼头,玛雅金字塔在鱼尾。墨西哥城必须去,它的人类学博物馆世界有名,金字塔比玛雅的高几倍,等等。所以我们第一次去的墨西哥城。第二次去坎昆,看玛雅金字塔。我们2015年7月去了。由于看到每天有雷阵雨,买了航班保险,如误机可补,其实后来知道可以不买,因为雷阵雨时间短。从多伦多飞坎昆单程就要三个半小时,机场到度假村100公里来回接送。度假村住七天,伙食全包,饮料全包,价格才1000加元(人民币5000多一点)。伙食主要是自助餐,每顿三个小时,食物至少100多种。还有4个特殊晚餐,我们选了法国餐,意大利餐和日本餐等。游泳池旁边就是饮料棚,约100种鸡尾酒任选(现配制),从早开到晚。这个价格在国内简直无法想象。
自助游的某些优点是参团无法获得的。譬如去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游览时,我去乘坐了直升飞机,俯看了基督塑像,竟然发现一名工人在维修基督塑像的头顶(在地上肯定看不到)。
图14 里约基督塑像
拍摄到这张照片是很不容易的。
从国内去南美的参团费至少七,八万(我们从多伦多出发,且自助游,每人花费大约一万稍多);
必须是在淡季(才能维修);
必须乘坐直升飞机(参团很难做到);
我也凑巧,新相机的电池快没有电了,只剩拍四,五张的电量了。
再如参观教堂,获赠葡萄牙文的圣经和该教堂铜像雕塑家的签名介绍册。
图15 雕塑家给我们拍的照,旁边是他的作品
但是自助游的缺点是没有陪同解说(可以事先看旅游手册,但是终究不如当面解说)。这时就蹭别人的解说了。在游客旁边,也不碍他们的事。旅游团主要是讲英语的和法语的。来英文团能听,来法文团也能听。特别是法国人在他们的国外听到有人讲法语,立刻变得非常热情,有问必答,交谈亲切。
所以,诸多的优点是只会单一的英语无法体会的。
在本书收笔之时,我要回答读者的一个问题:宁老师,你经历的事情怎么都那么巧呢?很多事情太“忖”了!不要说你们,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但是每件事的确都是完全真实的。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绝大多数事情都有具体的日期:某年某月某日。
其实这不奇怪。在我的一生还有不少更“绝”的事情,譬如两次几乎与死神是非撞不可了,结果都非常奇特地躲开了。还有几率更小的事,譬如二,三百人只选一个人,居然是我。
3.2学习和应用外语口语的心得体会
从前面的叙述,读者知道了作者在外语口语上达到了一般科技工作者难以企及的高度。此小节把作者关于学习和应用外语口语的心得体会作一归纳。
3.2.1要有足够的词汇准备
俗话说:巧媳妇难作无米之炊。要承担外语口语的工作,外语词汇就是基础。根据不同的任务,词汇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
担任专业讲座翻译,相对比较容易。如果专业词汇熟悉,专业知识也具备,担任译员难度不大。我也是从这里起步的。
如果遇上特殊的场合,需要事先准备。像世界档案大会高校代表要参观清华档案馆,我应邀作翻译。在这样情况下,我事先去参观了清华档案馆,了解了有关术语,并且知道了代表要参观的事物。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效果不错。
如果是自助游,要求的词汇可以很少。“掌握600-1000个最常用的单词就能基本使用一门外语”【13】,指的就是这种情况。读者不要觉得这么少的单词解决不了问题。我和老伴去巴西自助游的时候,首先飞圣保罗,它相当于国内的上海。入住了一个不大的四星宾馆。次日儿子想给我们打电话。宾馆电话总机接线员竟不懂英文数字,所以无法接线到房间。儿子会西班牙语的数字,其发音和葡萄牙语的相近,这才接通电话了。
3.2.2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口语不同于阅读。阅读可以自己慢慢的看,有不认识的生词查字典。口语都是在有外宾的场合,作翻译往往还有大量的听众。如果遇到问题,心里着急,就会卡壳。反之,如果心态好,甚至可以超水平发挥。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培养自己。从难度小的工作开始,逐步承担难度较大的工作。
其次,应该具有完全的自信心。这个自信心是在多次的成功的锻炼中建立起来的。
3.2.3要积极争取锻炼的机会
学习口语要强调奋勇当先的精神,主动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往往在起跑线时大家差别并不大,但是奋勇当先的人自觉争取了更多的口语机会,后来就越来越领先了。无论是在平常的学习,还是面临特殊环境的考验,都要积极向前,这样收获自然就显著。
一些重大的任务,应该积极承担。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首先,任务下来之后需要认真准备,要查阅有关资料,要准备词汇,要准备语句。完成了这样的任务,才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定要争取口语的机会。我参加陪团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如若没有陪团,我一年也讲不了几句法语。长期不讲肯定会生疏。
3.2.4和老外打交道,有听也有说,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听好
表面看,听和说都重要,其实不然。即便你不能说清楚,你点一下头,回答一个“是”,也能表达你的态度或者意见。即便要进一步表达,你可以选择你会的单词来组句。虽然不同的人在表达上有极大的差别(因水平有很大差别),但是你的简单表述对方是可以知道的。
是否能够听懂对方的话就不一样了。我在派出法国之前的出国培训中听到下面的故事。一位派出的进修生第一次和导师见面时,导师给他讲了不少,可是他基本上没有听懂。为了表示礼貌起见,他不断点头。导师邀请他到家里作客,他也点头,其实他根本没有听懂。到时间了,进修生没有去导师家,导师很生气,以为是看不起他。从老外的角度看是对他极不尊重。他导师就坚决不指导他了。后来通过别人的大量工作,才解决了这个尴尬的局面。
当你没有听懂对方讲话的时候,应该问清楚,以免发生误会。但是,如果听力太差,你不能老请别人重复吧。因此,在和老外交往时,最需要保证的是外语听力。
3.2.5 怎样才能听好?要多听,更是要选择好材料
为了提高听力,多听是绝对必要的,不可能在听得不够多的情况下练好听力。这点毋庸置疑。
问题在于怎样选择材料。以我的经验而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听力水平的材料。对我来说,我喜欢选能够听懂30-60%的材料。如果听的内容没有几个词汇能够听出来,在那里听实在是浪费时间。如果基本上都听懂了,那也不能促进你听力的提高。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听力水平的材料。听时能够有兴趣,听了之后进步明显。我在清华教师德语班赶上并且超过年青的学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多伦多的时候,有看英文和法文电视的机会(加拿大是双语国家),选择节目就重要。我选的节目一般是叙述性的节目,听的难度不大。如果去看电视剧,那词汇就差得太多了。
3.2.6 外语的口语是一个整体的学习
当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不同外语的听力可以相互促进。法语听多了,英语的听力也能提高;反之英语听多了,法语的听力也能提高。所以外语语种学多了,更有利于学习新的外语。
附录1八十抒怀
2018年5月15日,在预定的5月19日双庆活动(我的80大寿和第八本著作出版)的前4天,收到科学出版社送来给作者的新书,《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第四版),使我心潮难平。
时光回溯到1981年底,作为国家教委第一次大量派出留学进修人员之一,我来到巴黎郊区的法国天然物质化学研究所。该所是欧洲在我们这个领域水平最高的研究所。
那时我们进修生多为讲师,一般都考虑利用在国外的机会多发表论文,有利于回国后提升职称。而我则是看到了国内科研水平和国外相比的巨大差距,以全面学习有关先进理论和技术为主。1984年初,我回国以后,给系里详细汇报了进修的收获,清华大学出版社也来人听取了汇报,觉得我收获丰盛,于是向我约稿。
经过艰苦努力,我的第一本著作《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于1989年5月问世。正如国内此领域最负盛名的梁晓天院士在该书序言中所写:“在这一方面,中文参考书寥寥无几,本书是作者针对这种迫切需要所做的可贵尝试”。出版之后,在书店很快售罄。
该书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是先进性。当时国内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主要靠红外光谱,根据未知物和已知标样的符合而确定结构,而国外已经以核磁共振谱为首选,主要靠谱图的解析,逐步推断结构。我的书已经是建立在新的基础之上了。反之,到20世纪90年代(甚至末期)还有鉴定结构以红外光谱为主的书在不断出版。第二是加强理论基础。由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用的是物理方法,这个领域的著作有两类。一类是物理学家写的,理论深厚,但是离实际应用有一定距离,化学工作者也难以看懂。一类是化学家写的,侧重应用,但是对理论阐述不够,影响对方法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我的书可以说是走了新路。在理论上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而化学工作者经过努力可以掌握;又对谱图的解析讨论细致。
1991年秋,该书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1990年8月,张昭鼎教授率台湾清华大学代表团访问北京清华大学。两岸清华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张昭鼎教授带回台湾近30本北京清华大学的著作,只选了我的这本,由他作序,我加了增补,在台湾欧亚书局出了繁体字版。封面印着:北京清华大学宁永成教授编著,中研院原分所张昭鼎所长推荐。该书是大陆此领域在台湾出版的第一本著作,对推动两岸学术交流起到一定作用。国内的重要刊物《现代中国》作了专题报道。
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最重要的方法是核磁共振。在20世纪80年代核磁共振的发展飞速,二维核磁共振谱图的发展成为里程碑,最突出的事件是在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单独授予了恩斯特(Richard R. Ernst)教授。我有幸请他为我的第二版作序,加上改为科学出版社的精装,因此影响力大增。当然内容的更新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关于二维核磁共振谱的第四章,较第一版的内容增加了150%的篇幅。另外增加了利用谱学方法确定有机化合物构型,构象,这在其它著作中未见。2003年,国家教育部从当时所有专业的有关著作中选取了79本作为首批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第二版入选,成为清华大学唯一入选者,得到学校奖励。
1998年,是我的退休年龄。由于我在学校开设了“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这门课程,系里希望延聘我。延聘与退休在经济上差别当然非常大。可是我的想法是要把第二版推向世界,我知道它应该在该领域应占据很高的位置。要翻译只能以自己为主。所以我走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我虽然担任过多次讲座翻译,也去香港讲学过,但是在英语写作上没有功底。我愣是从本专业著作有中译本的倒着译回英文开始,也得到科技英语专家秦荻辉教授的指点,终于在2005年2月,由Wiley-VCH出版了加增补的英文版。
John Wiley & Sons是国际顶尖出版社之一,具有200多年的历史。综合多个学科看,它排名世界前三。从化学学科看,可能要排名第一。由它出版的《应用化学》的影响因子明显高于《美国化学会志》。
恩斯特教授在序言中作了更高的肯定。《科技日报》对此的报道标题是《他“书”写了历史》,因为由同行诺贝尔奖获得者作序,国外顶尖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
该书在国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在准备出版第二本英文著作的时候,给Wiley发了写作提纲。Wiley后来发给我专家评审意见。其中一份写道:“ 我认为该写作计划是非常好的。在他的前一本书中,他给出了远胜于我们书的理论背景”。从他们的书始于1966以及其发行量已经有124000本(对于国外科技图书的发行,这是天文数字了),可以知道评审人是我们领域最权威的唯一一本书的作者之一。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理论部分较多,具体的谱图解析篇幅不够长,为此我开始写作《有机波谱学谱图解析》。在该书中我提出了自己的原创看法。譬如在核磁共振氢谱解析中,有化学位移,峰的裂分,峰面积三个参数。一般人首先考虑化学位移(峰的位置),我提出分析峰型是最重要的信息,如果化学位移和峰型分析矛盾,应以后者为准。另外,针对特别的样品,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
《有机波谱学谱图解析》及对应的英文本于2010年和2011年分别在科学出版社和Wiley出版。恩斯特教授再次作序,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one might call the “Ning gold standard” in the spectroscopic text book literature(在波谱学文献中人们可称之为“宁氏金标准”),这在科技著作的序言中是极为罕见的评价,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进入21世纪以来,质谱领域发展令人瞩目,核磁共振也有重要进展。第二版的发行也有十几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写了《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的第三版,着重增加质谱仪器(重点是新的质量分析器,如轨道阱)和软件的进展,也增加了核磁共振的进展,如阿达玛变换。
作为一般的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从解析的技巧,第三版已经完美地阐述了。我已经投身于学习方法著作的写作。而此时清华大学购置了600兆赫兹的固体核磁共振谱仪。关于固体核磁,有不少专著,但是都是物理工作者的天下,化学工作者无法看懂。在化学类的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著作中还没有包括固体核磁共振内容的。于是才有了这第八本书,《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第四版的立项。
虽然写入的固体核磁部分篇幅不大,但是很费脑力,必须从最基本的概念重新思考。国外高级别期刊的综述文献甚至有概念叙述不妥之处。也有幸我前面的著作理论基础深入,可以和现在的要求接轨。生产固体核磁共振谱仪的两个公司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加上科学出版社的努力,第八本著作才得以现在问世。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版是在我体检发现初期肺癌,手术切除后完成的。即或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仍然带着微笑迎接每一天,不断前进。
在1998年退休的时候,我仅完成第三本书的书稿,现在出版八本书了,特别是在国外顶尖出版社的两本英文著作工作量巨大。我一直保持自己的信念:退休之后不能止于旧誉,也不能只是锦上添花,而是要力争有所前进!有所超越!有所突破!
回顾我的一生,外语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乐趣。我阅读科技文献几乎没有语种的限制。我以自助游为主的旅游基本上没有语言的障碍。实事求是地说,一些语种修到了较高的水平。
我在国外顶尖出版社出版了两本专业著作。在香港科技大学讲学。甚至为清华大学的口译服务。1996年,世界档案大会在北京召开。高校分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会前代表们要参观清华大学档案馆,需要有人介绍。按理说,清华派出留学英语国家的教师数以百计,怎么也不会和我有关,但是一时竟然没有找到合适人选。档案馆的副馆长是我的德文班同学,她邀请我担任此任务。介绍会之后反映不错,于是再邀请我担任分会的翻译。我清楚地记得是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代表发言,他用英语讲完开场白之后说,下面用法语发音,全场为之一怔。我说我接着翻译,顺利完成。事后会议主席,该校校长都向我致谢。
法语口语是我的强项,担任过全国性(专业)新闻发布会翻译并受到好评。通过国家旅游局法语导游资格的考试,在暑假多次担任法国旅游团全陪。
1994年春季开学时,清华大学发通知,举办教师德语班。用北大德语本科教材,外教讲授口语,德语教研组老师讲授语法。我报名未被录取。1994年秋季开学时,清华大学再发举办教师德语班的通知,我再次报名,被录取了。原来全校只有我一个人报名,于是插班进去。我在文革前学过一点德语,那哪能和他们的一学期相比呀!何况大部分学员都是30多岁的年轻教师。虽然如此,在我学完两学期(他们学了三个学期)的结业考试中我获得全班听力口语第一名。
我受过俄语,日语的正规学习。为自助游,70岁以后自学过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所以我一共学习了八门语言,即七门外语。这有关于天分,更密切关系着学习方法。所以长期以来,我就筹备要写一本关于怎样提高记忆力和怎样提高智力的书。我在大陆,香港,国外已经购买了约40本参考书,还有大量复印和网上下载的资料。我准备要写一本和已有资料都不同的书,要比它们更加简明,深刻,有效。希望大家关注。
要创造生活,也要享受生活。我业余的最大爱好就是旅游。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最想去的地方都去了。从面来看五大洲都沾边了。从高度看,从死海的海平面下400米到西藏的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古代有世界七大奇观,现在只存埃及金字塔了。2001年,网上评选了新的世界七大奇观:古罗马斗兽场,中国长城,印度泰姬陵,约旦古城佩特拉,秘鲁的马丘比丘,墨西哥的玛雅金字塔和巴西里约市的基督塑像。我都游览了,而且大部分是以自助游的方式去的,游览充分,仔细,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加上西藏的布达拉宫(绝大部分老外旅游者无缘游览,其精彩程度足以媲美上面的七大奇观),又是一个“八”,即八景了。
宁永成 2018.5 于北京
附录2英文常用词根
下面列出常用词根,作为读者参考。参考书同前面的前缀-词根-后缀法中的叙述相同【8】。【9】。
英文常用词根表如下表所示。
英文常用词根表
词根 涵义 例词
act, 做, act(表演),action(行动),actor(演员),actual(现实的),exact(精确的),interaction(相互作用),react(反应),
able, 能力, able(有能力的),disable(使残废),
acu, 尖, acute(敏锐的),acuity(尖锐),
air, 空气, aircraft(飞机),airport(机场),
ag, 做, agent(代理人), agency(代理), agitate(摇动),
agri, 农业, agriculture(农业),
alter, 改变, alter(改变),alterable(可改变的),
ampl, 大的, ample(充分的),amplify(放大),amplitude(广大),
anim, 呼吸,生命, animal(动物),animate(使有生气),
ann, 年, annual(每年的),anniversary(周年,生日),
anxi, 愤怒,焦虑, anxiety(焦虑),anxious(担心的),
apt, 适应,能力, apt(恰当的),aptitude(适应性),adapt(使适应),
arch, 拱形, arch(穹顶),architecture(建筑学),
arm, 武器, army(军队),disarm(解除武器),
art, 艺术,技巧, art(艺术),artist(艺术家),artful(巧妙地),
astro, 星星, astronaut(宇航员),astronomy(天文学),
audi, 听, audience(听众),audio(音频),auditorium(礼堂),
auto, 自己, automatic(自动化的),automobile(汽车),autonomy(自治),
avi, 鸟, aviation(航空),aviator(飞行员),
back, 向后, back(后面的,倒退),background(背景),feedback(反馈),
ball, 舞,球, ballet(芭蕾舞),baseball(棒球),balloon(气球),
bas, 基础, base(基础),basement(地下室),basic(基础的),
bar, 栅栏, barrage(阻塞),barrier(栅栏),
bat, 打, combat(战斗),debate(辩论),
bio, 生物,生命, biography(传记),biology(生物学),autobiography(自传),
break, 破裂, breakdown(崩溃),outbreak(爆发),
calc, 石灰,石头, calcium(钙),calculate(计算),
camp, 田野, camp(营地),campus(校园),campaign(战役),
cand, 白,发光, candidate(候选人),candle(蜡烛),
cap, 拿,握住,头, capable(有能力的),capacity(容量),cape(海角),capital(首都),capture(捕获),escape(逃跑),
cas, 落下, casual(偶然的),occasion(场合),
cause, 原因, because(因为),cause(原因),
ced, ceed, 走, precede(领先),procedure(手续),proceed(前进), succeed(成功),
ceive, 拿,握住, conceive(设想), deceive(欺骗),perceive(感知,理解),receive(收到),
cent, 一百, centimeter(厘米),percent(百分之…..),
centr, 中心, central(中心的),concentrate(集中),
cept, 拿,握住, intercept(截取),reception(接待),
cern, 分离,区别,确定的, concern(涉及),discern(分辨),
cert, 分离,区别,确定的, concert(音乐会),certify(证明),certification(证明),
character, 特征, character(特征),characteristic(独特的),
cess, 走, excess(过量的), process(过程),
cid, 落下, accident(事故),coincident(同时发生的),decide(决定),
cid, 杀, pesticide(杀虫剂),suicide(自杀),
circ, 园,环, circle(园),circulate(循环),circus(马戏团),
cis, 切开,杀, concise(简明的),precise(精确的),
cit, 唤起,引用, excite(激发), recite(背诵),citizen(公民),
civ, 文明, civilization(文明),civilize(使文明),,
clam, 呼喊, acclamation(喝彩),clamorous(吵闹的),
class, 等级, class(班级,阶级),classic(经典的),classify(分级),
clar, 清楚, clarify(澄清),clarity(清晰),declaration(宣布),
clin, 倾斜, decline(倾斜,下降),incline(使倾斜),
clos, 关闭, close(关),closet(壁橱),disclose(揭露),enclose(围住),
clud, 关闭, conclude(下结论),exclude(排除),include(包括),
clus, 关闭, conclusion(结论),preclusion(预防,排除),
cogn, 知道, cognition(认知),recognize(认出),
cord, 心, according to (按照),cordial(诚挚的),concord(和睦), record(记录),
cosm, 宇宙, cosmic(宇宙的),cosmos(宇宙),macrocosm(宏观世界),microcosm(微观世界),
cost, 费用, cost(费用),costume(服饰),
count, 计数, account(账目),count(计数),counter(柜台),
cracy, 统治, bureaucracy(官僚主义),democracy(民主),
cred, 相信, credible(可信的),credit(信用),incredible(惊人的),
cre, 产生, create(创造),creature(生物),decrease(减少),increase(增加),
crit, 判断, critical(批评的,紧急的),criterion(标准),
cult, 耕作, cultivate(耕作),culture(文化),
cur, 关心, accurate(精确的),curious(好奇的),occur(发生),secure(安全的),
Cur(r), 发生,跑, currency(货币),current(电流,当前的),
cycl, 园,环, bicycle(自行车),recycle(回收),encyclopaedia (百科全书),
dem(o), 人民,人们, democratic(民主的),epidemic(流行的),
dens, 变浓厚, density(密度),condense(凝结),
di, 日子, dial(日晷,拨号),diary(日记),
dic(t), 说, contradictory(矛盾的),dictate(听写),dictionary(字典),Indicate(指出),
dit, 给予, condition(条件),edition(版本),tradition(传统),
divi, 分开, divide(分,除),division(部门),individual(个人的),
doc, doct, 教, document(文件), doctor(博士,医生),
dom, 家, domain(范围),dome(穹顶),dominate(支配),predominant(占优势的),
doub, 二, doubt(怀疑),double(两倍),
down, 向下, down(向下),downtown(城市商业区),
draw, 拉, drawer(抽屉),withdraw(取出),
duc(t), 引导, conduct(引导),educate(教育),product(生产),reproduction(繁衍),
dur, 持久, durable(持久的),duration(期间),endure(持续),
dyn, 力量, dynasty(朝代),dynamics(动力学),
equ(i), 相等, equal(相等的),equality(平等),equation(等式),equivalent(等价的),
electr, 电, electrical(电的), electron(电子),
fabric, 制作, fabric(织物),fabrication(制造),
fac, 脸, face(脸),preface(序言),surface(表面),
fact, 制作, factor(系数),manufacture(制造),
fault, 犯错误, fault(过错),faultless(无过失的),
fect, 制作, affect(影响),defect(过失),effect(结果),perfect(完美的),
fer, 带来, conference(会议),different(不同的),fertilize(施肥),offer(提供),prefer(宁愿),refer(参考),
fess, 说, confession(承认),profession(职业),professor(教授),
fest, 节目, festival(节日),festive(节日的),
fic, 作, efficient(有效的),fiction(虚构),magnificent(华丽的),sacrifice(牺牲),significant(重大的),sufficient(足够的),
fid, 相信, confident(确信的),confidential(秘密的),
firm, 坚定, affirm(断言),confirm(证实),firm(坚实的),
fit, 利益, benefit(利益),profit(利润),
fin, 结束, confine(限制),final(最后的), finance(财政), finish(结束),
fix, 固定, fixed(固定的),prefix(前缀),suffix(后缀),
flat, 吹, deflate(放气),inflation(通货膨胀),
flect, flex, 弯曲, inflexible(不弯的),flexible(柔韧的),reflect(反射),
flu, 流动, flu(流感),fluent(流利的),fluid(液体),influence(影响),
forc, fort 强大, comfort(舒适的),force(力量), effort(努力), fortress(要塞),
form, 形状, deform(变形),formal(正式的),format(板式),formation(形成),inform(通知),perform(履行),reform(改革),uniform(制服),
fort, 运气, fortune(运气),unfortunately(不幸地),
found, fund, 基础, foundation(基础),fundament(基础),profound(深刻的),
fract, 打碎, fraction(碎片),fracture(裂缝),
fus, 流, diffuse(扩散),fuse(保险丝),refuse(拒绝),
gen, 基因,产生, gene(基因),genius(天才),general(一般的),generalization(产生),generate(产生),
gest, 带来,产生, digest(消化),gesture(姿势),suggest(建议,暗示),
gl, 光, glance(一瞥),glimpse(一瞥),glory(光荣),
gnor, gnos, 知道, diagnosis(诊断),ignorant(无知的),ignore(不顾),
grad, 级,步, degrade(降级),grade(等级),graduate(毕业),
gram, 字符, program(程序), grammar(语法),program(程序),
graph, 图, biography(传记),geography(地理学),photograph(照片),paragraph(小节),
grat, 感谢,高兴, congratulation(祝贺),grateful(感激的),
grav, 重力, aggravate(加重),gravity(重力),
gree, 一致, agree(同意),disagree(争执),
gress, 行走, aggressive(侵略),congress(大会),progress(进步),
habit, 居住, habit(习惯),habitant(居住着),
hand, 手, hand(手),handbook(手册),handle(把手),
hard, 硬的,难的, hard(坚硬的,困难的),hardware(硬件),
head, 头, ahead(向前),head(头),headache(头痛),
heart, 心脏, heart(心,内心),hearty(衷心的),
herit, 后代,, heritage(遗产),inherit(继承),
her,hes, 粘附, adhere(黏着),adhesive(发粘的),coherent(一致的),inherent(固有的),
hibit, 拿住, exhibit(展览),Prohibit(禁止),
hold, 保持, hold(拿着),threshold(门槛,阈值),uphold(支持),
hon, 光荣,尊敬, honest(诚实的),honorable(光荣的),
hum, 人类,土地, human(人,人的),humid(湿的),humiliation(耻辱),
hydro, 水, hydrous(含水的),
ible, 能, ability(能力),
idea, 理想, ideal(理想的),idealize(理想化),
ident, 相同的, identity(身份,特征),identify(鉴别),identical(相同的),
imag, 像, image(形象),imagine(想象),imaginative(富想象力的),
insul, 岛屿, insular(岛国的),peninsula(半岛),
integr, 完整, integral(完全的,积分的),disintegration(瓦解),
inter, 在内,相互, interior(内部的),interval(间隔),interference(干涉),international(国际的),
ject, 投掷,扔, adjective(形容词),inject(注射),object(目标), project(方案),reject(拒绝),subject(主题),
join, 连接, adjoin(邻近),joint(接头),
joy, 喜悦, joy(快乐),enjoy(享受),
judg, 判断, judge(法官,审判),prejudge(预先断定),
junct, 连接, conjunction(联合),junction(连接),
just, 公正, just(正好的),justice(公正),
know, 知道, know(知道),knowledge(知识),unknown(未知的),
labor, 劳作, collaborate(合作),laboratory(实验室),laborious(辛苦的),
land, 土地,陆地, island(岛屿),land(陆地),landing(着陆),landscape(风景),mainland(大陆),
laps, 滑, collapse(倒塌),elapse(时光流逝),
lat, 带来, correlate(相关的),relative(相对的),translate(翻译),
lay, 放置, delay(延迟),layout(安排),relay(接力),
lease, 放松, lease(租),release(释放),
lect, 挑选, collect(收集), elect(选举),intellect(智慧),neglect(忽略),select(选择),
lect, 讲,读, dialect(方言),lecture(上课,讲义),
leg, 法律,读, illegal(非法的),legal(合法的),legend(传说),legible(易读的),
lev, 提高, elevate(提高),elevator(电梯),lever(杠杆),
liber, 自由, liberty(自由),liberation(解放),
lig, 挑选, diligent(勤奋的),eligible(合格的), intelligent(聪明的),
light, 光, enlighten(启发),highlight(突出),light(光),lighten(照亮),
limin, 限制, eliminate(除去),preliminary(初步的),
line, 直线,线条, line(线),linear(直线的),outline(轮廓),underline(强调),
liter, 文字, illiteracy(文盲),literature(文学),
load, 装载, load(装载),overload(超载),unload(卸载),
loc, 地方, allocate(分配),dislocation(错乱),local(局部的),location(位置),
log, 说话, apologize(道歉), dialogue(对话), logical(逻辑的),
logy, …..学科, biology(生物学),geology(地质学),
long, 长, along(沿着),belong(属于),longitude(经线),prolong(拉长),
man, manu, 手, manage(处理),manual(手册),manifest(表明),manuscript(手稿),
mach, 机器, machine(机器),machinery(机器),
magn, 磁, magnet(磁铁),magnetic(磁的),magnetism(磁学),
magni, 大, magnify(放大),magnitude(大小),
man, 人, man(人),mankind(人类),salesman(售货员),
main, 逗留, remain(剩下),remainder(剩余物),
mand, 命令, command(命令), demand(要求),
mar, 结婚, marriage(结婚),marry(结婚),
marin, 海洋, marine(海的),submarine(潜水艇),
mark, 记号, landmark(界标),marked(标记的),remark(评语),
mas, 大量, mass(质量),massive(大量的),
mate, 伙伴, classmate(同班同学),intimate(亲密的),
meas, 测量, immeasurable(不能测量的),measure(测量),
mech, 机器, mechanical(机械的),mechanics(力学),
med, 中间, immediate(立即的),mediate(调停),medium(媒介),
memor, 记忆, memorial(纪念碑),memory(记忆),
mend, 命令, recommend(推荐),recommendation(推荐),
ment, 思考, comment(评论),mental(思想的),
merc, 交易, commercial(商业的),merchant(商人),
merg, 沉没, emerge(显现),emergency(危急),
meter, 测量, calorimeter(量热计),diameter(直径),thermometer(温度计),
migr, 迁移, emigrate(迁出),immigration(移民),
min, 突出, eminent(杰出的),prominent(突出的),
mini, 小, administration(行政),diminish(减少),minimum(最小值),minister(部长),
mir, 惊奇, admire(赞赏),miracle(奇迹),
miss, 送出, commission(委员会,佣金),dismiss(解雇),emission(发出),mission(任务),permission(允许),
mit, 送出, admit(承认),emit(发出),intermittent(间歇的),permit(允许),submit(呈交),
mob, 动, automobile(汽车),immobile(不动的),mobility(能动性),mobilize(动员),
mod, 模式, mode(方式),modify(更改),
mort, 死, immortal(不朽的),mortal(致命的),
mot, 运动, emotion(情感),motion(运动), motivation(动机),promote(促进),
mov, 运动, movement(运动),remove(移动),
mun, 服务, community(社区),municipal(市政的),
mus, 缪斯女神, museum(博物馆),music(音乐),
nat, 天生的, nation(民族),nature(自然界),
nect, 连接, connect(连接),disconnect(拆开),
neg, 否定, negative(否定的),negligible(微不足道的),
nom, 管理, autonomy(自治),economic(经济的),
norm, 标准, abnormal(不正常的),normal(正常的),
not, 标记, denote(表示),notable(显著的),note(笔记),notice(通知),
nounce, 报告, announce(宣布),pronounce(宣布),
nov, 新的, innovation(革新),renovation(翻新),
numer, 数目, numerical(数字的),numerous(众多的),
oper, 工作, cooperation(合作),operation(操作),
opt, 希望, adopt(采用),option(选择),
optium, 最佳, optimism(乐观),optimum(最适宜的),
ora, 说, oral(口头的),
ord, 次序, disorder(混乱),order(秩序), ordinary(普通的),extraordinary(非常的),
organ, 器官, organic(有机的),organize(组织),
ori, 升起, oriental(东方的),original(初始的),
out, 出来, out(出去),outlook(景色),output(产量),
pact, 系紧, compact(紧密的),impact(碰撞,影响),
par, 平等,出现, apparent(显然的),compare(比较),imparity(不平等),prepare(准备),transparent(透明的),
pear, 看见, appear(出现),disappear(消失),
part, 部分, apart(分离),compartment(隔间),department(部门),partial(部分的),particle(粒子),particular(特殊的),
pass, 通过, passenger(乘客),passport(护照),surpass(超过),
passi, 感情, compassion(同情),passion(热情),passive(被动的),
pend, 悬挂,花费, appendix(附录),depend(依靠),expend(消费),independent(独立的),
pens, 悬挂,花费, compensation(补偿),dispense(分配),expensive(昂贵的),suspense(悬念),
peri, 经历, experience(经历),experiment(实验),
person, 人, person(人),personality(个性),
pet, 追求, appetite(食欲),competition(比赛),
phas, 显示, emphasis(强调),phase(状态),
phon, 声音, microphone(麦克风),symphony(交响乐),
physic, 物质, physics(物理),
pict, 描画, Depict(描绘),picture(图片),
place, 地方, displace(移位),place(地方),replace(取代),
plant, 植物, implant(种植),plant(植物),transplant(移植),
ple, 满的, complement(补充),implement(完成),supplement(增补),
plex, 重叠, complex(复杂的),complexity(复杂性),
pli, 满的,折叠, accomplish(实现),application(申请),compliment(问候,称赞),complicated(复杂的),duplicate(复制的),explicit(详述的),implicit(含蓄的),
ply, 折叠, apply(申请),imply(暗示),reply(答复),supply(供给),
point, 刺, appoint(任命,约定),disappoint(使失望),point(点),
pol, 极,柱, pole(极,柱),polar(地极的),polarity(极性),
polic, 城市,国家, police(警察),policy(政策),
polit, 城市,国家, politic(政治的),politician(政客),
Popul, 民众, popular(流行的),population(人口),
publ, 民众, public(公共的),publish(出版),
port, 运送,港口, export(出口),import(进口), portable(手提的),transport(运输),
pos, 放,位置, compose(组成),exposition(展览会),opposition(征税),position(位置), proposal(提议), repose(休息),
post, 驿站, post(邮政),postcard(明信片),
potent, 有能力的, impotent(无力的),potential(可能的),
preci, 价值, appreciable(可察觉的),appreciate(感谢),precious(珍贵的),
prehens, 拿, apprehensible(可理解的),apprehension(理解),comprehension(理解),
press, 压, compress(压缩),depress(压抑,降低),express(快车,快运),impression(印象),pressure(压力),suppress(镇压),
prim, 第一, primary(初级的),primitive(原始的),
pris, 拿住, comprise(包含),enterprise(企业),surprise(诧异),
priv, 私人的, deprive(剥夺),private(私人的),privilege(特权),
proach, 接近, approach(靠近),reproach(责备),
prob, 证明, probability(可能性),probe(探针),
prov, 证明, approve(赞成),improve(改进),
proxim, 接近, approximate(近似的),proximity(近似),
puls, 驱动, compulsion(强制),impulse(推动),pulse(脉冲),repulse(击退),
punct, 变尖, punctual(准时的),punctuality(准时),puncture(孔),
pur, 纯净, pure(纯的),purify(提纯),
pute, 计算, computer(计算机),dispute(争论),reputation(名誉),
quali, 质量, qualify(取得资格),quality(质量),
quanti, 数量, quantitative(定量的),quantity(数量),
quest, 寻求, conquest(征服),question(问题),
quir, 寻求, acquire(获得),inquire(查询),require(需要),
radi, 辐射, radiation(辐射),radio(收音机),radioactive(放射性的),
range, 排列, arrange(安排),range(范围),
real, 真实, real(真的),reality(现实),realize(实现),
rect, 正,直, correct(正确),erection(直立),rectangle(矩形),
reg, 控制, irregular(不规则的),regime(制度),region(地区),regular(规则的),
rive, 河水, arrive(到达),derive(取得),river(河流),
rupt, 断裂, abrupt(突然的),corruption(腐败),interrupt(中断),rupture(断裂),
sat, 足够, Satisfactory(满意的),satisfy(满足),saturation(饱和),
scend, 攀登, ascend(升,登),descendant(子孙),transcend(超越),
sci, 知道, conscious(有意识的),science(科学),scientific(科学的),
scrib, 写, ascribe(归因于),describe(叙述),inscribe(登记),
script, 写, description(描写),manuscript(底稿),prescription(处方),
scop, 视野, microscope(显微镜),scope(范围),telescope(望远镜),
sect, 切割, intersect(交叉),section(部门),
sens, 感觉, nonsense(废话),sensation(感觉),sense(知觉),sensible(可感觉的),
sent, 感觉, consent(同意),sentiment(感情),
sequ, 跟随, Consequently(因此),sequence(序列),subsequence(后来),
serv, 服务, conservation(保存),observe(观察),preserve(保管),reservoir(水库),service(服务),
sess, 坐, assess(评估),possess(占有),
set, 安置, inset(插入),offset(抵消),settle(解决),
short, 短, shortage(不足),shortcoming(缺点),shorten(减少),
shut, 关, shut(关上),shutter(百叶窗),shuttle(机场巴士),
sid, 坐, consider(考虑),president(主席),residence(住宅),
sight, 眼光, eyesight(视力),insight(眼光),oversight(疏忽),
sign, 作记号, assignment(指认),design(设计),resign(辞职),signal(信号),signature(签名),signify(表示),
simil, 类似, assimilate(同化),similar(相似的),similarity(类似),
simul, 类似, simulation(模拟),simultaneous(同时的),
sembl, 类似, assemble(集合),resemble(类似),
sist, 站立, assist(协助),assistant(助手),consistence(一致),insist(坚持),persist(坚持),resist(抵抗),
soci, 结交, association(联盟),social(社会的),society(社会),
sol, 单独的,太阳, desolate(使荒芜),solitary(单独的),solitude(孤独),solar(太阳的),
solid, 坚固的, consolidate(巩固),solid(固体),
solu, 松开, absolutely(绝对地),solution(答案,溶液),
solv, 松开, dissolve(溶解),resolve(决定),
soph, 聪明, philosophy(哲学),sophisticated(复杂的,精细的),
space, 空间, space(空间),spaceship(宇宙飞船),
spec, 看, aspect(样子),expect(期待),inspect(检查),respect(尊敬), spectacular(壮观的),suspect(怀疑),
speci, 外观, special(特殊的),specialist(专家),species(物种),specific(具体的),
spir, 呼吸, aspiration(渴望),conspiracy(阴谋),inspire(使感悟),respire(呼吸),
spond, 承诺, corresponding(相应的),respond(响应),
spons, 承诺, response(回答),responsible(可靠的),sponsor(发起人),
sta, 站立, establish(建立),stability(稳定),stadium(体育场),stage(舞台),
stair, 楼梯, downstairs(在楼下),stair(楼梯),upstairs(楼上的),
stan, 站立, instance(例子),instant(立即的),stand(站立),outstanding(突出的),standard(标准),standpoint(观点),substance(物质),understand(了解),
stall, 站, install(安装),installation(安装),
stat, 站立, State(状态), statement(陈述),station(车站), statistics(统计学),statue(塑像),
stitut, 建立, constitution(构成),institute(研究所),substitute(代替),
strict, 拉紧, restriction(限制),strict(严格的),
struct, 建立, construction(建造),destruction(破坏),instruction(说明书),structure(结构),
sum, 总数, sum(总数),summit(最高点),summary(摘要),
sume, 拿, assume(假定),consume(消耗),presume(假定),resume(简历),
sumpt, 拿, assumption(假定),presumption(假定),
super, 超级的, super(极好的),superior(优良的),superiority(优越性),supermarket(超市),
sur, 确定的, assurance(保证),assure(使确信),insurance(保险),
tact, 接触, contact(接触),intact(完整的),
tail, 剪裁, detail(细节),tail(尾巴),retail(零售),tailor(裁缝),
tain, 拿住, attain(达到),attainment(成就),contain(包含),maintain(维修),obtain(得到),retain(保持),
take, 拿, mistake(错误),take(拿),undertake(承担),
techn, 技术, technical(技术的),technique(技巧),technology(技术),
tect, 盖上, detect(发觉),detective(侦探),protect(保护),
tele, 远距离, telephone(电话),telescope(望远镜),television(电视),
ten, 拿住, content(内容,满足的),discontent(不满意的),
tend, 伸展, attend(出席),attention(注意),extend(延长),tendency(趋势),
tens, 伸展, extensive(广大的),intensity(强度),intensive(强烈的),tension(张力),
tent, 伸展, attention(注意),extent(范围),intention(意图),tentative(试验的),
termin, 界限, determine(决定),terminal(终点站),
terr, 恐怕, terrible(可怕的),terrorist(恐怖分子),
terr, 土地, terrain(地域),territorial(领土的),
test, 测试, contest(竞争),protest(抗议),test(试验),
text, 编织, context(上下文),pretext(借口),text(教科书),textile(纺织品),
therm, 热, thermal(热的),thermometer(温度计),
tin, 保留, continent(大陆),continue(继续),continuous(连续的),
tir, 拉, entire(完全的),retire(退休),
toler, 容忍, tolerable(可容忍的),tolerance(容忍,公差),
tour, 转, tour(旅游),tourist(旅游者),
tract, 拖, abstract(抽象的,摘要),attraction(吸引力),contract (合同),distraction(消遣),extraction(萃取),subtract(减去),
treat, 处理, treat(对待),treaty(条约),
tribut, 付与, attribute(归因于),contribution(贡献),distribute(分配),
turb, 扰动, disturb(扰乱),turbine(汽轮机),turbulence(紊流),
typ, 模式, type(类型),typical(典型的),
un, 一个, unite(联合),unify(统一),uniform(制服),unique(唯一的),
up, 向上, backup(支持),setup(设置),up-to-date(最新的),
us, 用, usage(用法),usual(通常的),
uti, 用, utility(公用事业),utilize(利用),
vac, 空的, evacuation(疏散),vacation(假期),vacuum(真空),
vail, 力量, available(可利用的),invalidate(使无效),
val, 价值, invaluable(无价的),evaluate(估价),
vapor, 蒸汽, evaporation(蒸发),vapour(蒸汽),
vari, 变化, invariable(不变的),variation(变化),various(各种各样的),
vent, 来到, adventure(冒险),convention(大会,惯例),conventional(常规的),event(事件),eventually(终于),invention(发明),prevent(预防),
vent, 风, vent(通风口),ventilate(通风),
vers, 转移, adverse(相反的),anniversary(周年),conversion(转换),conversation(对话),irreversible(不能改变的),universal(普遍的),university(大学),versatility(多方面,易变),version(版本),
vert, 转移, advertisement(广告),convert(转换),vertical(垂直的),
vi, 路, obvious(明显的),previous(以前的),
via, 路, deviate(偏离),via(经过),
vid, 看见, evident(明显的),provide(供应),
vict, 征服, conviction(确信),victory(胜利),
view, 看见, review(评论), view(视野),
viol, 暴力, violation(违犯),violent(猛烈的),
vis, 看见, advise(劝告),device(装置),visible(可见的),visit(参观), visual(视觉的),
vit, 走, evitable(可避免的),inevitable(不可避免的),
vit, 有生气的, vital(生命的),vitamin(维他命),
viv, 有生气的, survive(幸存),vivid(生动的),
voc, 叫喊, vocabulary(词汇),vocal(声音的),
void, 空的, avoid(避免),void(空虚的),
volut, 滚,卷, evolution(进化),revolution(革命),
war, 小心, aware(知道),warning(警告),
wav, 波浪, microwave(微波),wave(波浪),wavelength(波长),
wis, 智慧, wise(聪明的),wisdom(智慧),
worth, 价值, worthless(无用的),worthy(值得….的),
参考文献:
1. Sharon Begley, Train Your Mind, Change Your Brain, Ballantine Books, 2007
2. Eleanor A. Maguire, et al, Navigation-Related Structure Change of the Hyppocampi of Taxi Drivers,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7 no.8(2000)4398-4403.
3. J. Martensson, et al, Growth of Language-Related Brain Areas Afte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NeuroImage, 63, no.1 (2012), 240-44,
4. Majid Fotuhi, David Do, and Clifford Jack, Modifiable Factors That Alter the Size of the Hyppocampus with Aging,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B no.4 [2012] 189-202
5. Majid Fotuhi, Christina Breda Antoiades, Boost Your Brain, Harper One, 2013,
6. 秦荻辉著,实用科技英语写作技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 R. M. Silverstein, et al., Spect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5th Ed. John Wiley & Sons, 1991,
8. John Medina, Brain rules, Pear Press, 2014,
9. 谢家安著,记忆力训练班(第六版),香港大脑潜能中心出版,1996,
10. 俞敏洪编著,雅思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11. 徐绽主编,考研英语词汇,速记宝典,201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12. 宋宜昌著,《风暴迷式英语单词速记法》,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
13. 依兰.卡茨,方颖译,看完就用的超凡记忆术(Eran Katz, Where Did Noah Park the Ark?: Ancient Memory Techniques for Remembering Practically Anything),中信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