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鹏
保定市消防救援支队高碑店大队 河北省保定市 074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享受物质带来的美好时光,这些物质的内容也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安全隐患。特别是高层建筑,其楼层高、结构复杂,因此需要做好消防安全隐患工作及防火监督对策,提升高层建筑居住人对消防安全的认知,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
在高层建筑的使用中,如果潜在的消防隐患问题没有在第一时间内排除与处理,那么不仅会带来火灾问题,同时威胁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为避免此类情况产生,要及时做好防火监督工作,对消防隐患问题进行排查与处理。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措施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1高层建筑火灾特征
1.1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大,蔓延速度快
高层建筑相对于普通的建筑而言,其人口承载力更大。这是因为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火势大,火灾发生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以0.5-3米/秒的速度快速蔓延至整个楼梯甚至管道之中,高层建筑将在短期内迅速被浓烟笼罩,同时,基于高层建筑受风力诱因,风速与楼高形成正比,楼层越高风速越大,浓烟、火势瞬间迸发,造成的影响甚广。
1.2人员疏散难度较大
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较高,一旦在建筑内部出现火灾问题,那么住在高层的居民在逃生中有很大难度,而且建筑内部的逃生路线只有消防通道,所以,人员疏散方式相对单一。而且高层建筑的特点,使得居民在逃生期间需要经过较长一段距离,在这一段距离中,存在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产生各类险情问题。除此之外,高层建筑中人口流量相对较大,在逃生期间容易出现人员严重拥挤情况,不仅会引发踩踏问题,同时会错过最佳逃生时机,为人们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高层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具有一定特殊性,在火灾发生后,有毒气体在短时间内聚集,人员的逃生路线被压低,甚至会出现逃生路被封死现象。由此可以看出,高层建筑火灾问题的产生,为人员疏散带来很大难度。
1.3高层建筑火势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距地面的距离较大,在现代消防救援中,受到消防设备的限制,云梯等设备难以到达高层建筑的高处着火点,使得火势扑救难度增大,影响了火灾救援效果。高层建筑内部空间大、构造复杂,当大面积起火时,内部预先设置的灭火装置数量往往难以满足需要。另外,由于起火后高层建筑的电梯等带电装置都会停止,给消防救援造成较大的影响,消防救援人员需要通过爬楼梯来到达起火点,这样会浪费宝贵的火灾救援时间。如果高层建筑火灾起火点位于较高楼层,消防员长时间爬楼梯还会消耗火灾救援人员的体力。另外,高层建筑内部空间复杂,火灾救援人员往往对高层建筑内部环境了解和掌握不足,对救援人员快速到达起火地点,搜寻被困人员造成了较大困难。
2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应对策略
2.1加大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力度
设计图纸是决定整个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严格把控设计图纸的审核力度。首先要加大对设计者专业能力的考核,不仅要求其具有设计资格证,而且还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
其次,设计人员要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总结高层建筑特征,科学进行消防设计,要按照国家相应的规范进行设计,不可融入个人主观因素,要注重各个细节,如管道材料、布局,建筑材料等,要注重各个细节的设置。除此以外,设计人员还要进行专业的设计培训,特别是消防方面的,掌握消防设计要求,设计者要与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沟通,探讨施工中的问题,进而优化设计。同时建筑单位还要加大图纸审核力度,不仅要审核消防设计,而且还要审核电气设计等多个内容,规划好个人责任,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从思想上提高对消防设计的重视力度。
2.2注重装修材料检查
监察部门要格外注重装修材料检查,替换一些木质材料,尽量使用防火材料。此外,装修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素质,了解消防设计的相关内容,并按照实际的消防设计选择装修材料。同时,还要注重电器检查,选择品质好的电器,避免出现电器短路引起火灾。
2.3引用新型防火技术和设备
传统的室内防火主要以消防栓器材为主,消防栓具有灵活的特点,可以对小范围、不大的火势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但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消防栓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防火需要。在高层建筑中,引用新型防火技术和设备,能够提高消防救援能力,为高层建筑内部人员疏散争取更多的时间。新型防火技术和设备,具有更大的喷水量,还能够智能检测着火点,极大地提高了高层建筑消防水平。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新型防火技术和设备,是自动感应喷洒技术。通过在高层建筑每一层的顶部安装自动感应喷洒设备,实现了全面覆盖的防火监督。自动感应喷洒消防设备,主要是利用自动感应元件,并预先设置烟雾感应标准。当自动感应喷洒设备的感应探头,感应到高层建筑内部环境的烟雾浓度超过预警标准,就会启动火灾警报,并自动启发消防喷洒装置,对着火点进行洒水。新型防火技术和设备,将火灾预警与消防控制合二为一,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督工作中,建筑内部火灾防控技术和设备,为提高消防成效、疏散人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是现代高层建筑防火的发展趋势。
2.4在楼层内设置安全避难所
高层建筑设计中,可以在楼层内设置安全避难所。在发生火灾后,无法及时疏散的人可以直接到距离自己最近的火灾避难所躲避。避难所需要与室外相连,并且不能超过十五层的高度,这是为了方便消防云梯可以达到避难所的高度,及时救援没有疏散的被困人员。高层建筑内设置安全避难所,需要与建筑内部空间能够完全隔断,以避免浓烟进入到避难所当中。楼层内设置安全避难所,可以利用阻燃材料的门,以有效防止火的高温对普通门的材质造成烧焦甚至熔化。楼层内设置的安全避难所中,需要独立设计防烟通道,高层建筑的室内人员,通过防烟通道进入到安全避难所后,可以关闭大门,并等待救援。火灾安全避难所的设计面积,需要保证人员的避难需要,一般为每平方米容纳五人。避难所内不应存放易燃物,还要避免煤气管道从安全避难所中穿过。安全避难所的建筑结构中,除了必要的入口门,以及与室外连接的通道门,不应有其他的进出口,避免高层建筑中的浓烟进入。
3结语
总之,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是高层建筑设计以及施工中的一项重点问题。因此,在实际高层建筑设计工作以及施工工作开展中,对于消防隐患的控制要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将防火监督管理落到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在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消防隐患问题,针对消防隐患给出相应解决措施,降低隐患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邵一平.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与研究[J].今日消防,2020,5(01):48+50.
[2]闫金花.高层建筑火险系统模型的建立与可靠度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0):16-18.
[3]齐特.高层建筑火灾安全隐患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05):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