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8期   作者:张海刚
[导读]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应用不仅将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张海刚
         天元瑞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710000

         
         摘要: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应用不仅将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故障发生的概率,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概述了智能化技术及其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特点基础上,对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具体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试图通过本文研究对今后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特点

         0引言
         目前,人类已经正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重要特点就是机器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使得企业投入的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同时提高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水平。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由于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需要在系统安装一定程序,将软件与硬件进行有机结合即可实现产品的自动化、标准化生产。但是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许多技术作为支撑,为了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学者提出将智能技术应用在其中,让其拥有更加多元化的功能。
         1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及其应用特点概述
         1.1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发展下的产物主要是通过一种新方式,在不同的设备以及不同的领域中通过采取不同的方法实现智能化发展的过程。相比于自动化而言,智能化的选择性特点更加突出,它能够将人的智慧融入到计算机科学中,从而促进产品设计、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此外,智能技术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与单位给予大力支持,促进智能化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1.2智能技术的应用特点
         1.2.1柔性化特点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能够促进产品设计和生产方式的柔性化。所谓柔性化是一种生产理念,主要是指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加工、运输、信息等方面的整体柔性控制,它实现了物料储运与数字加工的有机融合,这种新型生产方式使得企业的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系统,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
         1.2.2智能化特点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产品生产过程不受人为操作影响,只需要直接通过程序控制就能完成相应操作,该项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优势,优化了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机构与功能,有利于实现产品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1.2.3高效化特点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具有高效化特点,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智能技术是传感器技术等多项技术的有机融合体,在不同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拥有差异化功能,可以通过利用智能技术对不同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测,有利于节省资源和投入成本。
         2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意义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大规模应用给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加快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多个环节的效率,同时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必然也会给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发展带来很多益处,其具体应用意义如下。
         2.1有利于实现无人化操作
         相比于传统的自动化控制而言,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在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电子设备进行相关操作,而且能够利用一些识别技术对相应技术功能进行自动查找,实现整个控制过程的无人化操作。这种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方式赋予了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更加多元化的功能,有利于实现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远程控制,同时还能确保操作方式在密闭空间内的准确实现。


         2.2有利于提高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性
         相比于传统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系统功能性,能够实现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有效控制,不仅能够实现对整个工作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还能够通过智能化手段满足人们的优化选择要求。此外,智能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系统数据的统一处理。
         2.3有利于保障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有利于减小外界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由于智能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除了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本身的问题之外,它不会对系统电子设备产生任何影响,换言之,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周期,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3.1识别技术的应用
         智能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识别技术,它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的方法对整个电子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进行自动化、无人化控制。其中,图像识别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系统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识别,有利于对运输中的产品进行无人化自动控制。语音识别的过程与图像识别基本一致,主要是通过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常用的动作指令存储到系统存储器中,从而实现对电子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控制。
         3.2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作为智能技术今后发展的主要朝向,其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不同电子设备的有效连接,是实现远程通信的一项重要手段,该项技术的产生与应用离不开语言学与计算机学科,在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汉字编码、信息检索、筛选、机器翻译等方式对语音和程序进行相互转换。
         3.3故障诊断技术与专家系统
         以往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存在线路故障,且无法实行自动化检测和修复,技术上的弊端显而易见。智能技术中的故障诊断技术与专家系统能够对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识别和处理。其中,专家系统作为一种可以高度模仿人类专家行为的计算机程序,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如果其中的电子设备或者系统线路发生故障,可以利用专家系统和故障诊断技术对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故障信息进行采集,通过采集到的故障信息与专家系统数据库的信息对比分析即可找到对应的解决措施,确保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
         现阶段,我国对智能技术的应用于推广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并没有将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彻底发挥出来,特别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很多领域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无人化操作。因此,在智能技术的下一发展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将智能技术应用在这些领域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还能够实现对该领域工作过程的统一、协调管理。除此之外,利用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技术还能够提升电子产品的生产质量。相关部门也要给予智能技术相关支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其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5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包括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专家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对于保障促进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柔性化、无人化、功能化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谭建国. 关于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0):155-156.
         [2]郝玉兰.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32):3601.
         [3]袁贵珍.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研究[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 037(006):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