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张卫华(1983— ),男,河南汤阴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整治工程。]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企业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土地工程企业的组织管理、生产节点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细化组织管理,研究如何提升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通过明确生产节点任务,强化节点意识,研究如何增强各项目部工作的积极性;通过细化项目综合管理,研究如何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生产安全等。从而最终提升土地工程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土地工程;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志码:A
Exploration of the Delicacy Management of Land Engineering Enterprises
ZHANG Weihua
(Yan’an Branch of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710075,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n enterprise needs delicacy manage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production node management, integrated manage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engineering enterpris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operations, working enthusiasm, proje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safety could be improved by the delicacy management. Delicacy managemen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engineering enterprise and the industry.
Key words: delicacy management; land engineering;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0 引言
在长期以来的土地整理实践中,开展的工作以进行有组织、有规划的归并地块,调整权属,适当改善农用地的生产条件,合理的根据土地资源情况进行功能区划分等为主,其围绕的主线为增加耕地数量,属于“实体形态”的土地整理[1],由于对土地质量、利用方式、土地整治的核心等方面的关注不够,因而未能解决土地的根本问题。2008年,中央层面首次正式提出了“土地整治”,开启了土地整治新纪元[2]。在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导下,各地的土地工程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推动,土地工程行业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承认与支持。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员”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并标注为绿色职业。然而,土地整治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为了提高土地整治企业的管理水平,根据土地整治工程特点,本文对土地整治企业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探索。通过加强过程管理、细化考核指标、合理设置权重,从导向上激励鼓励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最终提升土地工程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1 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和途径
根据工程内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以分为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及综合项目。其中,土地整理包括农田整理、居民点整理等,土地复垦主要包括工矿废弃地复垦、废弃居民点复垦等。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在综合管理时,应当从内业、协调、以及外业施工等三个方面进行。
1.1建立企业基本架构、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
内业方面,建议根据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特点,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与分工,精细化管理每一个环节。以土地占补平衡项目为例,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指在人口多、耕地少的背景下,耕地非农化过程应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3]。占补平衡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保证我国耕地“占用”过程与“回补”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基本相当,以保证耕地和粮食的产出总量不减少。占补平衡项目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项目踏勘、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招投标、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以及工程质保等方面[4]。根据工作流程,设置发展规划部、土地开发部、项目管理部等内设部门(见图1),根据项目地域、数量等设置土地整治项目部若干。
项目踏勘由项目部自行开展。项目部依据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对相关地块进行全面踏勘,并将踏勘成果(踏勘报告)提交发展规划部,由发展规划部编制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并编制项目建议书。在项目管理部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后,组织开展评审工作,完成项目立项手续的办理。
在项目立项之后,项目管理部要及时编制项目设计文件,由发展规划部组织评审。设计评审通过后,由项目管理部编制整体施工方案,审核工程量、造价等,并发布招标公告,确定合适的劳务单位和监理单位。
劳务单位和监理单位确定后,由土地开发部拟定合同,签订后交财务部备案。
劳务合同签订后,由项目部购买材料、租赁机械,并组织劳务队进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分别由工程监理和土地开发部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监管。
工程竣工后,由项目部进行自验,完善竣工资料,自验合格后申请企业内验,由土地开发部牵头,项目管理部配合,企业主要领导监督,完成企业内部验收。在企业内部验收完毕后,由项目部对接市县级验收,由企业领导对接省级复核。
图1 土地工程企业基本架构
Fig.1 The Enterprise structure of land Engineering
1.2 现场协调管理
在土地工程管理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是现场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5]。要开展现场协调工作,需要组建一个良好的团队。这个团队需要具备与村民、村干部、基层政府部门的基本沟通能力,能够有效收集信息沟通障碍,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和预期等。一般现场协调任务由项目部的技术员承担,乡镇村的重大问题一般由项目经理协调,市县一级的协调一般由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担任。
协调工作要保证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要明确目的。在与当地代表进行沟通前,要提前准备好此行的目的,以及预期的效果,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准备。
二是要有从容的心态。土地整治工程与一般的工程不同,协调任务一般相对较重,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要因为别人的观点不同而起争执,在沟通中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目的,关注对方的需求,接受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三是要渐进的感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区,在沟通中,需要避免强行进入别人的安全区,从而导致对方的抵触和封闭,一旦形成了逆反心理,沟通工作将很难完成。
四是要有快乐的旋律。人总是希望与快乐的人在一起,在沟通的过程中,要绽放笑容、送上赞美,双方都笑起来,沟通就更加容易。
1.3 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
一般施工现场包括土地平整工程(或土体有机重构工程)、灌溉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和其他工程等。
在土地平整工程管理过程中,除了日常的机械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之外,尤其要注意提前开展土体普探。某些田块土层较薄、砂砾含量较多、地下水位偏高等问题,有时候在设计中未能体现,因此,在土地平整工程开工之前,有必要对土体进行一次普探,获得详细的土体厚度、土壤质地、砾石含量、地下水位深度等数据,细化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避免出现返工、停工现象,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尤其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时,尤其需要注意排水措施的修筑。由于沟道内为汇水面,汇水面积往往是降水流通面积的数十倍,容易形成较大的洪峰。因此,在设计渠道时,尽量裁弯取直,同时在田面上布置截水沟,以形成良好的排水条件。
田间道路施工时尤其要注意软土地基,如遇,可采用抛石的方式抬高路基,进行平整压实,铺设天然砂砾石作为排水垫层,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2 精细化考核
由于土地整治工程长期以来的粗放管理,对工程管理、技术管理、行政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权重、考核不重视,导致土地整治企业的考核往往无据可查,吃大锅饭现象较为普遍。开展精细化考核,把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根据土地整治项目的执行周期,建议将每个月设置为一个检查周期,每个季度作为一个考核周期,年终进行综合评定。
对于内部各部(室),可以考虑将部门业务、综合管理、行政管理、制度管理、队伍建设等分别细化,设置不同的分值权重;对于各项目部,则主要对财务指标、生产节点任务、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细化分解。
以办公室档案管理为例,考核指标可以设置为“分类归档”和“纸质版与电子版对应”两个具体指标。在“分类归档”指标中,有无台账、有无目录、格式内容是否统一、先后顺序是否正确以及登记过程中是否有遗漏等,设置具体分值和加扣分标准;在“纸质版与电子版对应”指标中,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内容是否一致、附件是否齐全、电子版文件的保存目录、文件命名等是否一致,都作为日常检查和季度考核的内容等。
对于工程进度管理,可以设置进度督导组设立情况、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工程进度报送情况、质量等问题的纠偏情况等指标。如工程进度报送情况,可以具体到报送当日进度给进度管理部门(土地开发部)的时间、报送内容和具体格式、报送人等,以及针对常见问题执行的扣分依据等。土地整治项目根据工程特点,可以分阶段将各步骤的权重予以分配,从而对各项工作的工作量进行考核。如占补平衡项目,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村民、村组申请书及会议纪要;立项申请表的农林水环盖章;立项文件和设计文件批复;工程开工;工程完工;合同段、区级验收;市级验收;省级复核等。不同的阶段赋予不同的比重,如工程完工可以赋予30%的权重,市级验收和省级复核可以赋予5%的权重,设计文件可以赋予20%的权重,其他的均可按10%的权重进行设置,等等。在考核时,只需要项目部拿出相对应的文件,即可获得相应的分值。
3 结论
对于土地整治企业而言,精细化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极大的价值意义。通过建立企业基本架构、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有助于明确责任、避免责权不清等问题;细化现场协调管理,培养技术人员现场协调能力,能够加快工程进度、减少误解;通过土地工程普探等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再通过精细化考核,量化各项考核内容,促进土地整治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次芳,徐根宝.2003.土地生态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韩霁昌. 2017. 土地工程基础[M]. 北京:科学出版社.
[3]李国敏,王一鸣,卢珂.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偏差及纠偏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7(02):108-112.
[4]肖洁.基于占补平衡政策的土地整治项目成本分析及发展趋势——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8,18(08):87-92.
[5]汪文雄,李敏,余利红,杨钢桥.农地整治项目农民有效参与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7):12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