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
江苏大学机械学院 江苏省镇江市 212013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是这一时期最典型的产物,实现人类历史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改变了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的经营模式,是这个时期的重大特色。基于这个情况,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希望实现机械工程更大空间的发展。
关键字:人工智能技术;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分析
引言:在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信息处理效果以及智能芯片研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功。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的应用,促使机械电子行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经济中占有有利地位,稳步发展中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必须对机械和电子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研究。
1.概述机械电子工程和人工智能技术
1.1概述机械电子工程
新形式下,机械电子工程整合了机械、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手段,迅速发展壮大。其发展有明显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阶段,这一时期显著特点是机械作业都必须有人工辅助,生产效率低,国民生产力不高。第二阶段,工业革命时期,这个时期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生产发展作业方式进入了流水线作业时期,这种工作模式特点是工厂流水线工人不用了解整个工序,只需要熟悉自己所有环节的业务流程,就可以胜任这项工作,典型特征就是,分工明确,既生产了更多的物质,又能解放工人的双手。流水线作业增加了产量,批量生产的成熟从而促使对标准件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流水线作业最终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第三阶段,现代机械电子产业阶段,这一阶段,机械作业占比大大提升,更多工人成为设备的管理者和操作者,机械设备的成熟运用不仅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让电子机械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机械电子工程时期具有明显优于传统机械工程的优势,这个时期的工业生产,机械程度更高,其作业流程设计和操作都彰显了这个时期的特色。
1.2概述人工智能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整合多种学科先进技术力量,在生产力问题进行创新研究,他们的理念是以机械代替人工劳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人工智能的成熟运用也不是一蹴即成的,它从无到有初步建立雏形,进而到萌芽,再到高速发展历经大概三个阶段。首先是雏形阶段,这个时期已经有了计算机技术,但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并不成熟,没有得到充分普及,因此这个时期的生产方式依然以手工为主。其次是萌芽时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很多复杂、重复性工作逐步被计算机程序化操作,虽然这个时期的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应用,也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概念,但是受技术发展限制,人工智能也仅仅的萌芽状态,没有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最后人工智能到了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拥有国家领先技术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成熟运用到社会生活的领域,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
2.1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的关系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主要是模仿人类思维,建立的人工智能系统,主要包括模糊推理系统和神经网络系统。
模糊推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互联网共享信息,分析机械电子工程运行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然后对模糊信息进行处理,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智能化的处理机械电子工程生产过程的信息和数据,从而保证生产质量。模糊推理系统是模仿人类大脑,进行推理和判断信息、数据,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利用计算机保障这些数据得到准确的表达。虽然机械电子工程的数据推理运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技术运用越来越成熟,但是机械模仿人类大脑推理的工作流程还存在一些不足,最典型的问题是机械电子工程的各个系统之间连接并不稳定,运行起来也不够灵活。
人工智能技术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系统是神经网络系统,其作用是通过神经系统可以直接传播某些数据和信息给不同的网络,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得到有效地存储和处理。神经网络系统可以直接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系统,将机械电子工作生产中的数据智能处理,汇总所有数据综合分析,然后再类似神经元反射信息,确保机械和电子数据分析及储存,保障生产沿着正常轨迹运作。
2.2 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智能化实现程度
导航系统在工程勘测中的准确绘制和精准定位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的应用的重要表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导航目标是精确测量,要求通过传感器相互作用确定方位,利用传感器组件间的协调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并为机械电子制造领域的工作地提供技术保障。关于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即传感器的强大功能体现在其精确的轨道记录,并且可以在发现轨道偏差后及时部署电磁传感器,使该装置能够正常工作。在光线比较较暗的环境,可以采用光学反射技术,以便利用光的固有特征跟踪物体的运动轨迹,光线在与物体碰撞后将会被反射,可以对复杂的轨道做出有效的标记,改善工作条件,从而有效地减少误差。
2.3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模仿人类大脑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机械电子工程进行智能化处理,神经系统是人类大脑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机械电子工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中人工神经系统,则是各种特殊的电子系统模仿人体大脑内部的神经结构,将机械电子工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储存和处理,实现工程生产的自动化。人工神经元工作流程中,检验电子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在正确范围内,依据流程进行生产制造,并且辅助神经网络中机械电子工程中业务运作相关的技能,数据出现匹配不对时,进行返工检查或加工,保证符合生产要求。此外,应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有效数据传输时,计算机系统设置必须保证在业务流程规定的时间内对符合规格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
2.4人工智能技术的作业对象识别
机械工程的人工智能应用主要利用超声波传感、自动识别和激光扫描这三大技术,保障人工智能技术识别作业。首先,超声波传感器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距离测量,从而获得特殊地域的距离数据。其次,自动识别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作业流程的智能控制,使机械设备可以直接执行指令。最后,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灰尘会等因素会影响探测器的激光扫描技术。因此机械电子工程应用智能自动识别技术过程中应考虑到所有方面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测量方法,以确保结果是非常精确的。
结语: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历经三个阶段高速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成熟运用,并且人工智能技术依然在不断创新。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使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电子工程的融合可以更好的服务生产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样才能推动人类历史进步。
参考文献:
[1]孙启祥.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分析[J].电子世界,2019,23:85-86.
[2]许乃贺.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165.
[3]佟巳刚.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9,12:32.
[4]刘红星.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9,27:103-104.
[5]张泳.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8:26-27.
[6]范丽华.浅析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