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群爱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工程经济效益得到实现的重要工作,其通过对质量、成本、进度及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管控,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按照预期完成。而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难度不断增加,给相关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增加了风险。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其中,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而且还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信息技术
1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规模和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要求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加大施工管理水平,加大各部分之间的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渗透到建筑施工领域。建筑施工管理者应着眼当下,紧跟时代潮流,加大创新,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去,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建筑施工管理者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应该将整体工程放在考虑的范围,通过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管理工作,以满足实际需求。
2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2.1信息技术具有局限性
第一,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全面性。另外,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很多部门在信息技术的宣传及应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部门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局限在一些最基本的功能上,例如信息的查询或是文档信息的保存等,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可以用来对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也没有将信息技术的先进功能特征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仍然无法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第二,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在其作用范围方面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通常,建筑单位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引进和利用时,只是将其应用在工程预算、造价以及招投标环节,但在工程项目的管理、进度、成本控制等方面,仍然利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久而久之,导致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能够实现合理应用的范围相对比较小,同时信息技术在应用时的作用和价值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2.2信息技术在应用时的互动性较差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要想实现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就必须要在内部构建符合实际要求的局域网,这样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相关信息实时有效地跟踪处理,同时还能够实现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这也是信息技术在应用时,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的优势特点之一。信息本身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特征,为了实现这些工程信息在内部的有效流动,同时还要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各个部门相互之间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现阶段建筑企业部门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差,导致信息技术的信息共享、交互性等优势特点无法真正地落实到实处。
2.3管理者计算机操作水平还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想实现信息技术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必须要保证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这就要求管理者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实践中的有效利用,还有利于其他日常环节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但是,当前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便实现计算机各个软件的有效操作,实现信息相互之间的有效联系。
3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措施分析
3.1施工进度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要对其中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地把控,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出现问题。所以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时,也要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其中,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进行有效结合,制定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信息网络规划系统,这样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长期的管理。在利用网路信息规划系统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同时还要记住网络平台在其中的应用,将分包任务及时有效地下达给各个部门。分包商在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后,可以将最终结果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有针对性地反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这些反馈信息全部都集中整合,实现进度计划与实际工程进度相互之间有效地对比分析,这样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进行客观分析,并可以对现有的进度计划管理方案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
3.2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都是其中的基础,也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可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在管理材料以及设备时,可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效地管理。首先,各个分包商在得到各自的进度计划安排后,可以根据各个不同环节的施工要求、材料以及设备等需求,做出明确的计划,然后在信息库中对相关数据进行查询和对比分析,然后按计划分步实施。比如: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要进行审核编制;使用后还要详细记录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等,将记录的所有信息全部都纳入到信息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保存设备信息,而且还能为后期的信息查询、调取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3.3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施工安全、施工质量都是其中的重点,同时也是施工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前提条件,势必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安全管理、施工控制措施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还要与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实现高效、合理地管理。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要进行有效控制。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时涉及的环节比较多,任何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安全、建设质量,通过信息管理技术在其中科学合理地利用,不仅可以实现这些模块的信息化管理,而且还可以保证各个环节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施工质量的控制效果提供保证,避免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问题。
4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完善和优化现有的管理工作,还能打破传统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娜娜.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
[2]任禹州.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
[3]陈玲钰,张朝弼,姜冠屾.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J].重庆建筑,2020,19(3).
[4]陈再兴.建筑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