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利战略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刘苗1 刘新锐1
[导读] 本文介绍了企业专利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中的定位、企业专利战略的目标,从专利技术本身的角度分类介绍了专利布局策略、专利挖掘策略、专利运营策略及专利风险策略等主要实施策略。
        刘苗1  刘新锐1
        (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北京100088)
        摘要:本文介绍了企业专利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中的定位、企业专利战略的目标,从专利技术本身的角度分类介绍了专利布局策略、专利挖掘策略、专利运营策略及专利风险策略等主要实施策略。
        企业专利战略是指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专利保护手段和专利信息,谋求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总体性谋划[  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2.]。做好企业战略,需要综合运用专利法律及其制度,做到专利技术与企业战略、市场、经营模式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获得、维持和扩大市场竞争优势。
        一、企业专利战略定位
        专利服务于企业的主营业务,其核心的意义在于保障企业自由安全的运营并获取最大利润。也就是说,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手段,能够使企业在其主营业务领域按照既定目标自由的开展业务,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占据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专利战略应该根据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制定,尤其与技术研发战略、市场经营战略有效嵌接和融合,形成稳固的“三位一体”关系,如图1所示[  杨铁军.企业专利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9-10.]。
        
        图1 企业整体战略规划
        二、企业专利战略目标
        对内部来说,企业专利战略是要建立一整套围绕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文件。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与企业组织架构及管理文化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政策制度是保障专利战略在企业真正落地实施、起到效果并得以持续改进的关键。
        对外部来说,企业专利战略可以保护技术创新成果、指引企业技术研发路线;梳理、识别和规避专利风险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为企业运营保驾护航;引领、控制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占据战略控制点和主导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专利战略应做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综合运用进攻战略、防御战略、技术引进与输出战略等。
        三、企业专利战略实务
        从专利技术本身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专利战略实施过程中,常用的策略主要有专利布局策略、专利挖掘策略和专利运营策略。
        (一)专利布局策略
        1.专利布局策略的目标
        企业为达到某种战略目标而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专利组合,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形成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形成有力格局。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解决需要多少专利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专利的问题,避免专利申请的随机性和零散性,形成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专利资产组合。
        专利布局策略的实施,通常考虑点、线、面三个维度。点,即产出高质量专利,这是实现既定专利布局目标的关键;线,即根据目标产品在整体产品线中的定位、产品所面临的风险与竞争态势等,制定出针对该产品构建专利资产组合的具体方案与策略,包括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类型、专利布局地域、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等;面,即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专利布局战略,支撑企业发展。
        2.专利布局策略的类型
        (1)保护式布局:是为了保护创新成果的领先优势,通过布局严密的专利网全方位保护核心技术,以提高竞争对手规避设计的难度和进行改进型研发的成本。
        (2)对抗式布局:是围绕竞争对手的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专利布局,掌握对竞争对手具有对抗性或牵制性的专利筹码,以在遭遇专利威胁时有足够的谈判和反击能力。
        (3)储备式布局:围绕市场准入或行业竞争的关键领域掌握核心专利,对于前瞻技术方案和提前圈地技术方案的储备。
        (二)专利挖掘策略
        1.专利挖掘策略的目标
        有效的专利挖掘,可以全面地保护研发成果,将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最大化,将专利布局的思维落实成具体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严密专利网。

此外,要在研究竞争对手技术研发路线和产品开发路线的基础上开展专利挖掘,制定相应的策略,实现对竞争对手专利技术的包围拦截。
        2.专利挖掘策略的类型
        (1)以产业链和技术链为基础的专利挖掘:即考虑技术创新点在产业链、技术链上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来指导专利挖掘,既要精准技术定位和市场定位,又能延伸更多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专利。不仅要保护产品构造,还要延及关键零部件、制备工艺,上游供应商的影响、下游应用的推广等。
        (2)以技术研发为基础的专利挖掘[ 马天旗.专利挖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2-8.]:在专利布局策略的指引下开展,保护公司新的研发成果,并为竞争对手提前设障。可以细分为:基于研发项目的专利挖掘,即进行“项目肢解”,对已有创新点梳理技术分支、把握技术要素、明确创新节点;基于创新点的专利挖掘,即“从一到多”,根据某个创新点扩展延伸出更多创新点;基于技术标准构建的专利挖掘,通过专利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对照,实现专利与技术标准之间的相互转化。
        (3)以现有技术为基础的专利挖掘[ 马天旗.专利挖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8-27.]:分为以下几类,围绕完善专利组合的专利挖掘,即将现有专利布局中的漏洞或缺口作为专利挖掘的突破点;包绕竞争对手的专利挖掘,通常是要找出对手在专利布局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或针对其核心专利做专利挖掘,为对手的后续研发设障,或者作为交叉许可或谈判的砝码;针对规避设计专利挖掘,即从现有专利技术中产生新专利,是为避免侵害某一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而进行的一种持续创新与设计活动。
        (三)专利运营策略
        1.专利运营策略的概念
        专利运营是指,市场经济中的各类主体,基于专利制度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利用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对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信息、专利技术进行的研发的、生产的、商业的、法律的以及其他形式的谋求自身利益的行为。[ 刘海波、吕旭宁、张亚峰.专利运营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9.]
        2.专利运营策略的类型
        (1)专利许可。主要有以下模式:一般许可,即通过专利许可获取专利许可费,实现专利技术变现;交叉许可,大多起因于专利侵权纠纷,避免诉讼拖延两败俱伤;以专利池与专利联盟的方式,共享专利成果和专利收益。
        (2)专利转让。转让方的策略重点是,从技术链和产业链的角度评估专利价值,避免将关键技术转让给他人;受让方的策略重点是考虑专利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应用前景,选择与自身和专利组合匹配的专利,以保护技术优势。
        (3)专利投资。专利权入股,即企业以专利权(自有或外购)投资设立新企业,或向其他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此外,可以通过并购的来获得原企业的专利权。
        (4)专利融资。主要有专利质押融资、专利证券化、专利信托、专利保险等形式。
        (四)专利风险策略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4年发布《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工作指南》,指出专利利用活动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由此,专利风险也伴随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在研发的立项、实施和验收过程中,企业要对相关的技术研发方向进行专利分析,一方面可以了解最新技术动态,避免研发路线偏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研究,提高创新起点。在采购和销售环节,通过专利分析可以控制采购风险、控制销售产品侵权风险。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其他环节,也要切实关注专利保护、专利侵权分析等,比如在参加展会、进行重大投资时,要做好预警分析和专项分析(专利尽职调查)等。
        近几年,因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归属问题而影响企业IPO进程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某药业公司2012年就开始着手IPO,靠着两款核心产品,能做到2亿的营收、5000万净利润,85%的毛利率。然而,2016年IPO被否,原因是其中一款核心产品的专利权属问题。
        2017年8月9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实施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说明书信息披露指引第7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公司(试行)》,这是新三板对知识产权信息最重要的一次信息披露规定。今后,企业知识产权状态变化的定期披露、知识产权成本信息的披露、知识产权团队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相关信息的披露等等都将是监管部门关注的要素。
        结语:
        专利是企业核心战略资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专利等知识产权在资本市场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对其重视程度却明显滞后。企业应该从战略的高度上去理解和应用专利,实现专利的技术情报价值、技术壁垒价值、商业资产价值等核心价值,进而指导企业技术研发、限制竞争对手、控制市场份额以及实现技术资本化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