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努尔加马力·莫合德尔
[导读] :我国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得到了完善与提升,并且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食品微生物检测可以为筛查传染源提供参考依据,并有利于掌握传染途径,从根源杜绝食品危害。
        努尔加马力·莫合德尔 乌兰白克·吾曲孔
        克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新疆克州阿图什 845350
        摘要:我国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得到了完善与提升,并且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食品微生物检测可以为筛查传染源提供参考依据,并有利于掌握传染途径,从根源杜绝食品危害。同时它也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关键性技术手段,其在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上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运用
        引言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会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激烈的社会矛盾。近年来,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发现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发生问题的最主要因素,这给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对其标准进行规范,同时提高微生物检测技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1食品微生物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到食品检测当中,食品检测技术以及项目得到了较快发展。当前主要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对食品进行检测,微生物技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同时,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检测效率高,结果准确,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中。通过微生物检测,能够快速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而判断该食品是否可以食用。当前可食用的产品较多,经过长期运输与储存食品容易变质,需要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以及种类,尤其是对于水产品以及肉类产品,通过微生物检测技术快速检测出水产品以及肉类产品中是否含有致病病原菌或微生物指标是否合格,可确保食品的安全性。PCR检测技术较为流行,在当前被广泛运用,但是PCR检测技术所涉及内容较多,需要根据实物的特征来设置合理的检测方案,同时还需对靶序列进行有效选择,若靶序列不合适,将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从而影响检测质量。
        2微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实际操作
        2.1采集工作。在产品样品的采集工作中,使用相应的机械、容器前需要经过灭菌,以保障检测的严格科学、无菌化操作。在液体样品方面,搅拌均匀后才能进行采样工作。相对于固体样品采样方面,应在不同部位采取以使样品具代表性,之后将取样及时进行送检。
        2.2样品送检及检测。在送检工作中,要将样品及时送到微生物检验室,以保障采样的活跃、新鲜度。同时在送检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环境对于样品的影响,如若路程较远时,可以将无需冷冻的样品保持在1~5℃的环境中,避免细菌内部组织因冻结遭到破坏。在进行实际检测工作时,根据不同的食品、不同目的来选择恰当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通常所用的常规检验方法为现行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以保障后续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3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
        3.1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核酸探针技术存在的不足,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扩增DNA或者适当增加检测样本中特殊性核苷酸片段的方式实现对食品安全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食品安全检测原理是借助加热的方式将双链DNA裂解开,形成两个独立存在的单链DNA,离解后的单链DNA可以作为DNA聚合酶反应模板,随后对其进行退火。通常情况下,退火温度与特异性呈正比关系,在退火温度越高的情况下,扩增特异性越好。退火处理后则需要再进行升温处理,完成DNA的复制。该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具有检测效率高、灵敏性和精准性高等优势,尤其是在细菌诊断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3.2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食源性病原菌分子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包括基因探针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以及生物芯片技术。所谓基因探针技术就是使用带有同位素标记的基因探针与微生物基因进行杂交,从而获取食品中的微生物信息,这种技术的时效性较强,且特异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放射性较强,可能会对检测人员的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是在多聚酶的作用下,在体外对目标微生物的特异性基因进行检测,从而得出食物中的微生物信息。这种检测技术的操作比较简单,检测结果也比较准确,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许多检测人员的青睐。生物芯片技术就是使用杂交的形式,使生物芯片与微生物中的特定基因进行结合,以达到检测的目的,这种技术专业性比较强,因此在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3核酸探针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一段已知序列的核苷酸。探针与目的基因结合之后可产生杂交信号,借助信号可找出对应的基因。核酸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速度较高。但是核酸探针技术中的同位素标记也存在一些不足,同位素标记可能产生相应的放射性污染,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危害。食品安全检测中如果同位素标记则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非同位素标记则可以解决同位素标记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标记方法。
        3.4自动化菌落式计数仪器系统。自动化菌落式计数仪器系统因自动化程度高、分析结果可核对、样品信息可留存等,成为当前食品检验技术中最可靠且运用最广的仪器技术之一。自动化菌落式计数仪器系统以人性化设计为主,就当前全自动菌落技术系统的使用情况来看,自动化菌落式计数仪器均以采用成像分析法实现自动计数,主要由成像硬件和分析硬件两方面组成,成像硬件主要帮助操作人员获得清晰有效的菌落图像,便于菌落的计数分析;而分析硬件则是自动化菌落式计数仪器系统的第二块核心组成部分,因菌落生物在培养基上容易表现出不同的像,因此在分析硬件的选型上,主要考虑对各类成像干扰的自动化排除能力,提高菌落图像的识别度。
        4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的控制措施
        4.1加强培养检测人员力度。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与优化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与综合素质,使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更具准确性。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为饮食安全与饮食健康提供双层保障。所以提高监测人员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尤为重要。食品微生物检测单位要制定与完善管理制度,使微生物检测工作有据可依,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同时也要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引进先进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使其在工作中更具专业性。并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党建教育,让其充分意识到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
        4.2加强检测过程中质量监控。提高微生物检测质量,还需要加强对微生物检测过程的质量监控力度,并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监管控制。严格规范检测技术与检测设备的使用情况,使检测过程更具科学化、合理化、精准化。并且技术人员要定时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并运用监控技术对检测仪器进行全方位监控,保证仪器使用的合理性与稳定性。使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微生物污染是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为此,微生物检测技术开始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广泛运用。微生物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成分、数量和种类,有效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避免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社会问题,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谷丽娜.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探究实践[J].食品界,2019(8):93-93.
        [2]沈克欣.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3):46.
        [3]杨鹏,李菁.浅析食品检测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7):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