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齿形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刘力朝,郭津津,刘杰,谢宁
[导读] 直线共轭内啮合作为一种特殊齿形的齿形传动,由此设计的齿轮泵具有;噪声小、低流量脉动、寿命长、吸入性好、困油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在高速、高精度和大功率机械设备中。
        刘力朝,郭津津,刘杰,谢宁
        天津瑞奇外科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300450
        摘要:本文以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齿轮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外齿轮的设计,并利用齿轮啮合基本定律及共轭齿廓的设计方法推导出内、外齿轮啮合线数学模型及内齿轮的齿形线数学模型,推导出齿轮副不产生齿廓干涉的条件,为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直线共轭;内啮合 ;齿廓线方程;优化方案
        直线共轭内啮合作为一种特殊齿形的齿形传动,由此设计的齿轮泵具有;噪声小、低流量脉动、寿命长、吸入性好、困油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在高速、高精度和大功率机械设备中。本文通过首先研究外齿轮的齿廓模型,再根据共轭原理和齿轮啮合基本定律设计内齿轮,进而得出外、内齿轮的齿形线及两齿轮啮合线的数学模型,确定齿轮副的极限啮合的啮合点、齿形半角范围、重合度系数、干涉条件,从而为齿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齿轮副的设计   
1.1 基本参数及公式
        轮齿数Z1、Z2 ;模数m;分度圆直径与半径d1、 d2   r1  、 r2 ;中心距a传动比i12= Z2/Z1 ;齿顶高h;齿根高系数h ;顶隙系数为c ;内外齿轮齿顶圆为r2a2、 r2f2、 ra1、rf1;每转排量 q=b{π(r2f2  -r2a2 )-(Z2-Z1)[rf1 arc sin h/rf1 +ra1 arc sin h/ra1](ra1-rf1)}*10-3
b为齿宽、h为外齿轮齿廓齿形线到圆心距离。                                                                                                           
1.2 推导外齿轮齿廓线方程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外齿轮齿廓是左右对称的直线。首先以外齿轮的圆心O1为坐标原点建立x1o1y1坐标系,当分度圆齿厚为齿槽宽1/2时两齿轮的强度大至接近,即外齿轮分度圆上一半齿厚角α=π/3z1。β为设外齿轮齿形线与y1轴夹角(齿形半角),则h=r1sin(α+β)外齿轮的齿廓方程为: y= xcot+ r(sincot+cos )                                                                                                                 
        1.3 共轭齿廓的形成及内齿轮齿廓线的设计
        以外齿轮节圆圆心o1为原点建立坐标系x1o1y1与小齿轮固定,xo1y为固定坐标系,以内齿轮节圆圆心o2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x2o2y2。当内、外齿轮啮合时两齿廓线上的啮合点公法线必过节点c。外齿轮齿廓K1是坐标系x1o1y1中的方程线。当外齿轮齿廓K1上的任一m点经过旋转φ1到点m1与内齿轮处于啮合状态时,即c1与c重合时。m1既是坐标系x1o1y1中K1的点,又是坐标系xo1y中啮合线上的点和坐标系x2o2y2中K 2的点;再将m1绕o2点反向旋转φ2=φ1/i12,即得到齿廓K2上与齿廓K1上m点的共轭点m2。同理只要将K1上的一系列点经过同样的两次矢量旋转,转化到坐标系x2o2y2中,即得到内齿轮齿廓线。则啮合线的方程:   。


         
                                   
2.齿轮副齿廓重迭干涉的约束条件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传动中,齿轮副设计不当会出现齿廓的干涉,严重影响齿轮泵的正常工作
        如图2, B点为内、外齿轮齿顶圆交点,齿轮转过B点时将完全分离,所以干涉只存在于B点以前。
        
        
       
        当两齿廓k1、k2在节点p啮合。经过一段时间小齿轮转过角度φ1,齿廓k1到达k11(齿轮顶点B),内齿轮转过φ2=φ1*i21, k2到达k21(齿轮定点A),如图2不产生齿廓干涉条件应:
        将(2)-(10)代入式(1)知:减小齿形半角、齿顶圆半径可避免齿廓干涉,但是重合度也会减小。两齿轮的齿数差大于等于3时也可以避免齿廓干涉。
3.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外齿轮齿廓模型,然后利用齿廓共轭法对内齿轮的齿廓进行设计的设计方法。由于本设计采用的是点对点的设计方法,因此设计出的齿轮副可以实现连续稳定传动。同时齿廓不产生干涉条件才能保证齿轮副的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知行. 刘廷荣,.机械原理 (第一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24-127.
[2]  赵菊娣. 新型直尺内啮合齿轮泵的齿形分析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2):83-84.
[3]  崔建昆. 闻斌. 秦山.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啮合分析 .机械传动2004(6):12-14.
[4]  黄溧震. 直线-共轭线型内啮合齿轮泵齿廓分析。机械传动,2004(6):16-18.
[5]  濮良贵. 纪名刚 机械设计 (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6-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