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板玻璃的枪击弹孔痕迹量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赵海怡 王路宁 滕彦麟 吕晓森
[导读] 近年来,国内外枪击案件频发,玻璃成为弹着点的主要载体之一,基于平板玻璃的枪击弹痕研究日益成为刑事鉴定领域的需求。
        赵海怡  王路宁  滕彦麟  吕晓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854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枪击案件频发,玻璃成为弹着点的主要载体之一,基于平板玻璃的枪击弹痕研究日益成为刑事鉴定领域的需求。为了使该类案件迅速侦破,现场枪击玻璃弹孔痕迹的勘察就成了关键环节和核心步骤。过去,人们对玻璃垂直作用产生的痕迹特征做过详细分析。但对于角度或枪种的分析来说,研究不够充分。
        在该前提下,本论文使用传统的木质玻璃固定器,并使用3种手枪在15°、45°下分别射击5mm平板玻璃。通过对实验样本统计与分析后,确定了入射口出射口基本形状、长短轴等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种手枪射击平板玻璃形成的枪击玻璃弹孔痕迹与射击角度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关键词:枪击玻璃弹孔痕迹;射击角度;枪支种类;平板玻璃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枪击案件频发,玻璃成为弹着点的主要载体之一,基于平板玻璃的枪击弹痕研究日益成为刑事鉴定领域的需求。为了使该类案件迅速侦破,现场枪击玻璃弹孔痕迹的勘察就成了关键环节和核心步骤。过去,人们对玻璃垂直作用产生的痕迹特征做过详细分析。但对于角度或枪种的分析来说,研究不够充分。
        在此背景下,论文从公安实践出发,通过在不同枪种和不同角度下射击平板玻璃,发现枪击玻璃弹孔痕迹与射击角度之间的相关性,为利用枪击玻璃弹孔痕迹推断案件相关要素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为枪弹领域检验鉴定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1 枪击玻璃弹孔痕迹研究的意义
1.1 枪击玻璃弹孔痕迹研究的意义
        日常生活中,枪击案件社会危害性极高,严重威胁群众安全感和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而在涉枪案件现场中,经常出现枪击玻璃的情况,现场勘察人员对于玻璃弹孔及其裂纹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而玻璃裂纹的形态与发射枪种、射击角度及玻璃厚度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以往对于此类案件,现场勘察人员一般会根据现场玻璃弹孔反应出的破碎裂纹特征,来分析射击方向、涉案枪支种类以及射击距离。但这种结论往往是基于勘察人员主观经验而得出,由于缺乏一致的数据标杆,导致不同勘察人员得出的结论可能相去甚远。因此对枪击玻璃弹孔痕迹进行系统、科学、完善的实验研究,可以为此类案件的检验与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2、实验枪支介绍
2.1 54式7.62㎜手枪
        54式手枪,是国产半自动手枪,于1954年生产定型,配用1951年式7.62mm手枪弹。枪支如图3.1所示,枪支性能参数见表2.1。
图2.1 54式手枪图片

表2.1 54式7.62mm手枪性能


2.2 77式7.62㎜手枪
        77式手枪,中国1977年设计定型、1905年生产定型的7.62毫米小型自动手枪,配用1977年式7.62mm手枪弹。枪支如图2.2所示,枪支性能参数见表2.2。





2.3 92式9mm手枪
        92式手枪,由我国研制的标准半自动手枪,于1992年设计定型,可配用DAP92式9mm手枪弹和9×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枪支如图3.3所示,枪支性能参数见表2.3。


3、 实验过程与数据测量
3.1 实验材料
        论文中共使用了三只手枪,分别为54式手枪1支、77式手枪1支、92式手枪1支;国产51式7.62mm手枪弹50发、国产77式7.62㎜手枪弹50发、国产DAP92式9mm手枪弹50发、300×300mm规格的5mm平板玻璃80块、木质玻璃框架1套、自制角度纸1张、自制枪支固定发射架1套、游标卡尺一把、比例尺一把、透明胶布若干筒。
3.2 实验准备
3.2.1 实验装置的搭建与调试
        (1)首先是玻璃木质固定架的搭建,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采用固定枪口,旋转玻璃的方式来制作不同角度下的枪击玻璃弹孔痕迹样本。角度的调整通过玻璃固定架的移动来实现。刻度板为50×50cm的正方形木板,将玻璃固定其中。
        (2)其次是发射平台的搭建,使桌面前沿和桌面中心线分别与地面水平和垂直基准线对齐。使枪支发射架中心线与桌面中心线位于同一基准线后,前后调整枪支发射架位置,在距旋转底座中心4m处固定枪支发射支架。
3.3 实验步骤
         1)玻璃的固定。将处理后的玻璃固定在玻璃固定器中,并保证玻璃平面与地面始终处于垂直稳固状态。
         2)预射击实验。实验人员手持实验枪支,并将枪支前段固定在枪支固定支架上,进行3次预射击,根据射击结果校准枪支固定支架相关参数,校准后正式开始实验样本的制作。
         3)当完成一个角度的射击实验后,将玻璃固定架按实验规定的角度顺时针旋转到下一个角度,继续完成下一组实验样本的制作。
3.4 实验样本的采集与初步分析
3.4.1 样本拍照方法
        由于平板玻璃的透光率高,传统的拍照手法很难清晰的显现枪击玻璃弹孔痕迹特征,为了更好的反映枪击玻璃弹孔痕迹的裂纹形态,我们通过反复试验,摸索了一种简洁高效的物证拍摄方法。
        具体的物证摄影过程如下:首先,将白纸固定在光线良好的泡沫墙面;其次,移动玻璃木质固定架,使玻璃部分与白纸重合;第三步,将玻璃样本平放于木质框架上,并放置黑色格尺作为比例尺,对比明显,防止照片不清;最后,调整相机焦距,具体拍摄方法如图3.3所示。

        
图3.3 拍摄方法示意图

3.4.2 实验数据的选取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对实验形成弹孔痕迹样本的观察,本论文拟统计入口孔洞直径、喇叭口直径、喇叭口两侧边缘距孔洞中心距离及比值、喇叭口两侧边缘距孔洞边缘距离及比值这4类特征的具体数据,以方便后续的归纳与总结。
        (1)弹孔相关数据的测量。入口孔洞直径测量的是孔洞的水平轴(长轴)长度和垂直轴(短轴)长度,分别用符号Dk1和符号Dk2来表示,单位均为毫米,用符号R1表示长轴比短轴长度的值;喇叭口直径测量的是喇叭口的水平轴(长轴)长度和垂直轴(短轴)长度,分别用符号DL1和符号DL2来表示,用符号R2表示长轴比短轴长度的值;喇叭口两侧边缘距孔洞中心距离测量的是喇叭口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分别距离弹孔射入点中心的长度,分别用符号DZ1和符号DZ2来表示,用符号R3表示二者的比值;喇叭口两侧边缘距孔洞边缘距离测量的是喇叭口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分别距离弹孔左右侧边缘的长度,分别用符号DB1和符号DB2来表示,用符号R4表示二者的比值。具体测量方法见图4.5。
       

   
图3.4 测量方法示意图
4 5mm平板玻璃枪击玻璃弹孔痕迹数据分析
4.1 54式手枪枪击玻璃弹孔痕迹
4.1.1 数据统计
        按章节4.4.4中弹孔相关参数选取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实验样本相关参数统计数据见表4.1和表4.2,按射击角度由小到大统计。
表4.1 实验样本数据统计(单位:mm,比值无单位)

        从表中观察可以看出,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入口孔洞长轴的长度增大,短轴的长度基本保持稳定不变,长轴与短轴长度的比值增大;喇叭口长轴的长度基本保持稳定,短轴的长度则减小,二者比值增大;喇叭口距孔洞中心数据显示,喇叭口左侧距中心的距离普遍大于另一侧,且二者的比值随角度的增加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而喇叭口两侧边缘距孔洞边缘距离则无明显规律可言。
          
          图4.1 54式手枪射击玻璃样本
4.2 77式手枪枪击玻璃弹孔痕迹
4.2.1 数据统计
        按章节4.4.4中弹孔相关参数选取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实验样本相关参数统计数据见表5.3和表5.4,按射击角度由小到大统计。
          
表4.2 实验样本数据统计(单位:mm,比值无单位)

45    17.3    10.1    1.713    55.2    51.5    1.072    27.1    27.0    1.004    17.3    19.0    0.911
          
        从表中观察可以看出,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入口孔洞长轴的长度增大,短轴的长度变化波动较小,基本在一定的区间内保持稳定,长短轴长度的比值增大;喇叭口长轴的长度基本保持稳定,短轴的长度波动相对较大,二者比值有增大的趋势;喇叭口距孔洞中心数据显示,喇叭口左侧距中心的距离普遍大于另一侧,但二者的比值无明显规律可言;而喇叭口两侧边缘距孔洞边缘距离的比值则随着射击角度的增加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

图4.2 77式手枪射击玻璃样本
4.3 92式手枪枪击玻璃弹孔痕迹
4.3.1 数据统计
        按章节4.4.4中弹孔相关参数选取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实验样本相关参数统计数据见表5.5和表5.6,按射击角度由小到大统计。
          
表4.3实验样本数据统计(单位:mm,比值无单位)

          
        从表中观察可以看出,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入口孔洞长短轴的长度均增大,二者的比值也随着射击角度增大;喇叭口长短轴长度与二者的比值也随着射击角度增大,但变化区间不大;喇叭口距孔洞中心数据显示,喇叭口左侧距中心的距离普遍大于另一侧,且二者的比值也增大;而喇叭口两侧边缘距孔洞边缘距离以及二者比值变化幅度较大,需要具体分析后才能得知是否存在规律。
          
图4.3 92式手枪射击玻璃样本
4.4 小结
        本章主要分析了3种手枪在不同角度下射击5mm平板玻璃后形成的实验样本,根据玻璃破碎裂纹形态特征,选取了4项平板玻璃破碎裂纹参数,并将数据归纳总结,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不同手枪在5mm平板玻璃上形成的枪击玻璃弹孔痕迹的部分参数同入射角度均存在明显关联。
结论
        论文证明了3种手枪射击平板玻璃形成的枪击玻璃弹孔痕迹与射击角度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技术鉴定和侦察人员可以利用这种相关性进行模拟实验,进一步精确的推断射击角度。此外,论文的研究成果也能为枪击玻璃弹孔痕迹与射击角度其他相关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论文中,我们有针对的选用了54式手枪、77式手枪、92式手枪在15°、45°下分别射击5mm平板玻璃。通过对实验样本数据的分析,确定了具有推断射击角度价值的重要痕迹特征,并加以总结形成规律。其他实验均有能够准确推断射击角度的稳定特征,在现场痕迹检验中,我们应对上述特征重点检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 戴林. 特殊痕迹检验[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4.
[2]于遨洋,杨通.平板玻璃上弹孔形态与射击方向的相关性检验[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7,(3):91-95. DOI:10.14060/j.issn.2095-7939.2017.03.013.
[3]吕晓森. 枪弹痕迹检验技术规范[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