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静
天津市水务工程建设事务中心 天津市
摘要:分析了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预验收中存在的制度不完善、专家责任难以落实、预验收行政色彩相对浓厚、抽检观测资料缺失、预验收不到位等问题工作滞后,项目法人力量薄弱。水利工程验收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验收,可以判断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施工,竣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是否具备下一阶段运营或施工的条件。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预验收;思考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技术预验收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依据。简要介绍了水利工程竣工预验收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利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推进水利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水利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水平提供了有益的指导验收质量。
一、水利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中的几个问题
1.制度体系不完善
从国家层面看,《条例》、《条例》对水利工程验收管理作出了基本规定。这两个规定更适用于全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验收管理,但不适用于许多结构简单、规模小、投资小的项目。对于一些省市制定的规范,范围界定模糊,对规模小、工艺简单的描述不明确,对如何参照农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工程也没有明确规定,标准难以确定一些项目的验收。
2.专家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竣工验收领导单位组织专家组开展了竣工技术预验收阶段的预验收工作。专家组成员平时忙于自己的工作,很难用几天时间从事预验收工作,导致预验收工作时间不足,验收工作质量无法保证。由于专家组成员的临时性,无法评估验收工作的效果。即使验收工作出现重大问题,也只收回鉴定证书。最多取消专家参加验收工作的资格,不会对专家本身造成很大影响,使专家的责任落到实处。
3.预验收工作行政化色彩较浓
工程竣工预验收的初衷是为了避免正式验收时由于时间紧、专业性不够、工作深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验收质量不高的问题。但在一些地区,验收工作的行政色彩比较浓厚,将验收工作纳入行政部门的任务考核,使部分验收主办单位由主动变被动,大大降低了验收质量,弱化了通过验收检验工程质量的功能。
4.抽样检测、观测资料缺失
各种检测数据是判断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抽检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质量判断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制定了水利工程抽样检验的相关规范,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工程监测设施,水利工程的检测数据并不完整。在不抽检的情况下,专家只能根据合同工程验收结论对工程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这是不完整、不科学的。
5.预验收工作滞后,项目法人力量薄弱
水利工程专家组参建单位工作人员由其他职能部门临时调离。在项目前期验收时,他们的工作人员一旦完成,将协助其完成工作。对于完成工作处理、审核决定、专项验收等问题,协助专家组调取资料、答疑等工作不是很好,给专家组预验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技术预验收相关工作的具体方案
1.对验收的相关制度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目前,我国有关水利工程验收工作的规定还存在一些不足。
为保证水利工程在实际验收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更合理的参考,必须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规定。小型水利工程的验收是当前水利建设的首要环节。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验收工作各项程序和具体内容的细化程度,增强验收工作的可操作性,强化验收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三是进一步细化组织方式的具体规定,包括具体工作时间、经济费用等,确保预验收工作的整体效率。
2.当前行政化的问题应该进行去除
目前,我国预验收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行政问题。今后可以改变考核方式,设定具体指标,考虑验收工作的整体进展情况。在预验收的实际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参与施工的相关单位的实际配合程度。建议将预验收工作作为参建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指标,提高他们参与预验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验收主办单位就可以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主持预验收工作,去掉预验收工作的行政色彩。
3严格做好检测、监测工作
抽样检验数据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抽样检测的内容和频次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规定,并强制执行。这不仅有利于项目的运营管理,也为项目预验收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对不按规定配备检测设施和抽样检验的项目,或者因管理不善造成资料严重缺失的,不予验收。三是规范检测程序,确保检测效果。在第三方检验和“飞行检验”过程中,首先要选择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为检测工作提供基本保障。第二施工单位要确保相关人员与施工单位同时进行检测。三是确保检修取样工程区在达到检修年限后才能取样。采样点分布合理,样品必须拍照取证保存。四是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监督整改,所有检测数据和结果及时归档备查。
4.加强鉴定承担单位的资质化管理
目前,水利行业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单位的能力水平不统一,加之缺乏相应的能力评价和信用体系,导致整个工程验收技术鉴定行业比较混乱。什么样的能力和水平的鉴定单位才能更好地完成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这是工程法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建议我国政府对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的承担单位实行资质管理,提高鉴定承担单位的门槛。
5.妥善处理技术预验收与相关工作的关系
技术预验收工作不是独立的,而是联系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因此,在技术预验收过程中,要正确处理预验收与相关工作的关系。同时,从事技术预验收的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与其他环节建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机制。一是处理好与评估工作的关系。技术预验收一方面要吸收鉴定工作成果,另一方面要对鉴定结果进行核查。二是处理好与质量监督的关系。一方面要认真听取质监机构的意见,另一方面要把质监机构作为技术预验收的对象。
三、结语
技术预验收是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但由于制度不完善、专家责任制难以落实、行政色彩浓厚等诸多问题,这项工作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些问题,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这既是水利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陆春华,刘金生,张伟.水利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水利技术监督,2017,25(2):24-27.
[2]刘红宝,李立刚,游建京.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与实施[J].水利发展研究,2009,9(12):55-56.
[3]黄剑华.对贺州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遗留问题的思考[C]//广西水利水电技术专业学术研讨会.2008:70-71.
[4]汪洋,于彦博.淮河流域大型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实践与对策探讨[J].治淮,2015,(0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