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福
广水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股 432700
摘要:随着中国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消费产品的质量愈发严苛,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研讨。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对于动物肉类的检疫工作流程段的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也逐步走向了各个养殖场区,动物防疫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旨在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动物肉类,防止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危害,但是在如今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是需要改善的。
关键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引言
畜牧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也是家庭副业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现阶段,国家对畜牧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自“第十五计划”以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提高畜牧业的比重。畜牧业作为国家十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为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做出积极贡献。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重要性
基层畜牧业是基层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基层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做好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可降低其动物受疫情危害的风险,有效减少经济损失,使基层畜牧可以健康、平稳、长效发展,实现基层经济的高质量提升。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推进中,应增强基层防疫意识,政府与兽医、饲养者协力防疫,减少动物疫病大规模爆发的概率,保证畜牧动物肉制品安全。
2当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兽医管理体系不完善
缺乏详尽的管理制度,目标不明,分工不明,责任不明及管理混乱,工作制度不完善,成为基层兽医管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虽然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站有规章制度,但由于缺乏控制机制,制度往往过于形式化,无法在根本上得到实现,无法对防疫站进行科学管理。
2.2没有良好的数据库作为参照对象
虽然在动物防疫工作上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得到了规划,但是对于数据库的建设还是还不完善,各个养殖场区的实际数据没有档案记录,不便于防疫工作的进行。在如今的防疫工作,工作人员往往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相关的工作,相应的工作流程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的,随着畜牧业规模的不断变化,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停滞不前,降低了工作效率,没有良好的数据库作为参对就会导致防疫工作人员的后期工作量大幅提升,不利于市场监控工作的开展。
2.3专业人员素质不高,技术力量薄弱
缺乏高技能或高水平的工作人才,或者高技能职业的理论与实践不一致,致使兽医工作人员缺乏实际经验,业务能力不足,从而无法满足生产需要。除此之外,缺乏对防疫站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不足,知识相对老化,无法面对不断发展的新问题。除此之外,从事该专业的人员主要由年轻人组成,缺乏相应技术领导者。
2.4投资少,基础设施差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及政府投资不足,整个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站的基础设施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资源相对不足,乡镇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陈旧,致使整个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站的发展无法实现科学发展。
2.5政府部门缺乏对防疫工作的重视
虽然畜牧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基层畜牧产品安全的重要防线,但是仍然有些政府部门缺乏对防疫工作的支持和监管。有些地区的政府部门没有针对动物防疫工作建立相应的管控措施或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导致防疫工作无法进行。
3提升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的措施
3.1建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可以帮助基层更好地进行动物疫情防控管理。为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健全,应明确防疫责任划分,依据各部门职能将防疫具体职责细化到个人,使参与动物防疫的所有成员皆对自身职责有清晰、明确的意识,各担己责,杜绝防疫责任不明和防疫管理混乱现象。还应组建专项工作组,由基层重要领导、高水平防疫人员作为核心成员,系统化实施动物防疫管理,督促饲养者积极进行动物防疫,并对基层区域内的动物防疫进行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检查和抽查中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严令整改,动物防疫态度过于散漫的,应予以通报批评并加之以相应的惩罚措施。除此之外,也应制定动物防疫应急预案,若出现突发动物疫病,或动物疫病蔓延速度过快时,即可启动实施,开启动物防疫的战时管控模式,做到急而不慌,忙而不乱,在突发疫病中实现有秩序、有成效应对。应制定防疫报告范本,要求各动物防疫部门依据范本规范记录防疫日志,并以防疫日志为依据,进行疫病分析,并将相关资料整合建立基层动物防疫资料库,以备随时调取相关信息。
3.2建立健全数据库,贯穿整个养殖过程
为了动物肉类的食品安全,防疫工作正常、高效的开展,应当借助时代发展的便利,将一系列高新技术运用于防疫工作之中,比如当今耳熟能详的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严格按照新时代的指标建立健全数据库,为防疫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判断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借助高新技术可以很好的建立健全数据库,比如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流程、相关的设备、药物的运用都可以在数据库中查到,并且可以通过数据库让防疫工作人员“查漏补缺”,好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效仿,不好的地方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改善对策,从而可以做到“优劣互补”;再者,通过数据库,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时了解各种设备的运作流程,从而使工作人员在防疫工作中因设备出现的误差情况减少。因此,在基层防疫工作中,在整个动物养殖过程中详细地记录各项防疫内容,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减少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以减少人员的流动性。
3.3提升基层防疫人员的专业素养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推进过程的阻碍之一,即是相关人员的防疫素养稍显不足,其整体防疫意识欠缺,在防疫工作中一般采取被动防疫的方式,在疫病发生后才采取应对措施,尚未做到疫前预防。为提升其整体动物防疫意识,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动物防疫素质培养,尤其是增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具有未雨绸缪的动物防疫意识,做好疫病前宣传预防、疫病中强效控制、疫病后深入分析与总结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经验。基层应加大高水平兽医培养力度,提升薪酬与福利水平,吸引优质动物防疫人才,配合以激励制度,组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进行专业进修,从细节到宏观全面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团队建设。
3.4加强资金投入,提高设备应用水平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对资金进行投入,要加强对养殖户的补贴,对设备应用水平进行有效改进,同时,要形成冷链建设,对疫苗的有效性进行提升,加强对动物的免疫,有利于对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同时,对于防疫站,要对常规检测设备进行完善,促进防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5落实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养殖户要及时给畜牧动物接种疫苗,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传染性疾病。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充分落实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全面提升畜牧动物免疫能力,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率。在接种疫苗前,相关部门应了解不同区域的养殖发展状况,结合具体情况完善相关免疫制度,规范疫苗接种程序,保障各项接种工作顺利实施,有效提升疫苗接种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的科学持续化发展对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维护农民切身利益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基于现阶段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的发展现状,从根本优化对防疫队伍,提升整个防疫制度水平,建立严格科学的奖惩考核制度,用公平的手段帮助基层防疫站实现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毛薇.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8(7):123-124.
[2]林洪涛.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探讨[J].中国动物检疫,2018(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