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璐
广西金桂司法鉴定中心 5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于是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近年来,私家车逐渐在大众群体中普及,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工具,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城市车辆的增多,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交通事故的概率比过去增加了许多。而肇事案件中不乏事后逃逸的情况,给警方的侦破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要想维护人民的正当合法权益,就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提取现场的痕迹物证来辅助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本文从痕迹物证的概念、痕迹物证的作用以及痕迹物证的提取和利用等角度,就数字化时代下如何提高现场勘查痕迹物证的提取和利用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痕迹物证;现场勘查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的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书本、报纸到如今的手机互联网等数字化媒介上,所以警方对于痕迹物证的提取也不能只依靠过去的提取方法,而要与时俱进,比如智能手机、计算机互联网等数字化媒介上为取证提供新的获取渠道,进一步提高案件的侦破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将收集到的信息收集到数据库当中,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痕迹物证的概念
(一)物证的概念
非专业人士可能会将痕迹与物证的概念混淆,两者并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具体含义有所不同,准确来说,痕迹的概念从属于物证,物证包含的范围更广。物证指的是物质所具有的外表特征以及本身物质的特性或者空间状态,能够证明案件在这个现场发生过,而且物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算案件的大致发生过程。比如说现场的交通工具、珠宝、血液、鞋子衣物等等。物证的概念从属于证据,是证据的一个分类[1]。
(二)物证痕迹的概念
痕迹物证指的是在现场留下了物品改变的痕迹,现场物体表面的刮痕、被击碎的玻璃,脚印被抹去的痕迹以及打翻的液体等等,它的概念不是直接指向物体,而是指向物体的改变痕迹,它的准确描述就是物体的形态或者表面结构发生了明显不同寻常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很容易与现场发生的案件联系起来,继而成为侦破案件的有效线索[2]。从其特征来看,可以从结构范围分为两类:一种痕迹物证比较立体,也就是说发生了形变,就称为立体痕迹物证;而另一种只是在表面发生了轻微的变化,并未形成明显形变,则称为平面痕迹物证。
(三)现场勘查的概念
现场勘查指的是侦查人员或者说警方在合乎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专业规范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在案发地点进行全面的取证分析,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与之前的数据库内容进行比对,进而整理出侦破案件的思路的工作。一般来说,现场的勘察流程为,先收集最为重要的现场物证,比如发生交通事故的地形特点,肇事车辆的路面行进轨迹以及当时的天气状况,伤者的个人信息以及损伤状况等。
二、痕迹物证的作用
(一)判断案件性质
判断案件性质很好理解,就是能从这些痕迹物证推断出整个案件属于什么性质。此时的案件性质不同于法院判决时所讲的案件性质,而是从警方侦查的方向来考虑的,通过对案发地点找到的物证进行判断分析,来确认案件的案件性质。比如,一家私家车在繁华商家撞倒行人之后逃逸,警方就要对现场仔细勘察,根据行进轨迹判断是否为酒后驾车,并根据视频监控,锁定肇事车辆的具体位置,在将车辆拦截之后,对司机做进一步酒精检测,从而确定案件性质[3]。
(二)判断事故发生时间
通过对痕迹物证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交通事故的大致发生时间。
警方判断事故发生时间一般是通过以下几种物证:在物品方面,车辆的行驶痕迹、车辆的行车记录仪以及周围认证的陈述等等。
(三)判定事故发生责任
事故发生责任通俗来讲就是此次交通事故应该由哪一方负主要责任。对于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来讲,只要快速进入事故现场就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事故现场的主要情况,此时事故现场还没有被破坏,便于警方现场取证。判定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不能单单依靠几个物证来确定,而要让这些物证互相佐证,互相对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筛选错误的痕迹物证,从而确定此次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事故责任比较难界定,比如无证驾驶、伤者恶意闯红灯等,都需要警方搜寻足够多的证据,来确定由哪一方来担负事故责任。
(四)还原交通事故的过程
交通事故的还原是一个比较琐碎细致的工作。所有的交通事故发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肇事车辆所做的行为就是整个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而要想还原这个过程,就需要警方通过对事故现场搜集到物证内容进行分析,在脑海中按照一定的逻辑常识慢慢将交通事故过程还原出来。但是要注意的是,常识并不能代替严谨的逻辑,如果推演到某个环节,发现缺少关键性的物证,就要及时寻找相关物证,如果没有,就要审视回顾整个还原过程,看看哪里出现了逻辑错误,以免方向错了,而错过了重要侦破线索。
(五)推断肇事司机和车辆信息
每个肇事司机的行为特点各有不同,这就需要警方通过在案发地点取得物证,来获知肇事司机的个人信息以及周围亲友的社会关系,从而预测肇事司机接下来将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案。肇事司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以及个人身高和体态,面部有什么特征、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以前从事哪一类职业,是否有交通肇事的前科等等,对于这些信息的搜集,能帮助警方更好地还原肇事司机和肇事车辆的样貌,进而缩小搜索范围,提高案件侦破效率。
三、提高痕迹物证的使用和提取
(一)重视现场保护
当警方接到案件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发生现场,采取必要强制措施驱散围观群众,在现场拉起警戒线,对案发现场进行保护。如果警方由于某些不可抗力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比如天气原因,交通原因等等,就要及时通知受害人或者家属保护好交通事故现场,降低对物证的破坏程度,等待警方赶到现场完成物证的采集工作[4]。
(三)重视非传统痕迹物证
除了以上两个点之外,刑侦人员还应该注意非传统物证的提取。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犯罪分子越来越狡猾,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警方想和过去那样在现场收集到传统物证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要充分利用科技的优势,重视非传统痕迹物证的获取,比如汗液、烟嘴等,从中获取犯罪分子的DNA来帮助警方有效侦破案件。除此之外,智能手机的普及也给警方的工作带来了便利,警方可以与通信公司合作,利用定位系统获取犯罪分子的路线,并通过结合监控视频录像锁定嫌疑车辆,也极大降低了案件的侦破难度。
四、结束语
要想快速侦破案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就要提高提取痕迹物证的效率和准确度。通过对物证痕迹的仔细分析,再加上对比以往的交通事故的案件细节,就能够更高效率地辨别确认当前交通事故的具体属性,比如交通事故的事发地点、发生时间以及肇事车辆的车主信息等一系列有助于侦破案件的重要因素。当然,为了法律的公正性,避免发生事故责任错判的情况,就要对这些获得痕迹物证进行互相比对分析,进一步印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彩玉,马奋为,刘震.数字化时代下提高现场勘查痕迹物证提取和利用的重要性分析[J].法制博览,2019(12):136-137.
[2]杨世邦,王意龙.现场工具痕迹提取检验数字化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8):142-143.
[3]侯明.物质转移原理视阈下电磁痕迹侦查应用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12-113
[4]葛岩,蔡涛.试论涉网案件现场勘查与电子物证的提取鉴定[J].法制博览,2020(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