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工程关于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朱振华
[导读] 本文针对砼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已便在施工中采取措施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
        朱振华
        安阳县水利局    河南省安阳市455000
        摘要:砼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在长期的施工中,砼的质量问题不断发生,其质量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的使用年限,工程的安全等,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砼麻面、蜂窝、孔洞、露筋、缺棱掉角、施工缝夹层等等,本文针对砼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已便在施工中采取措施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砼  质量问题  分析与防治
1  引言
        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筑成各种形状,并且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以前我们给予过多关注的是砼的强度,即砼的耐久性能,但是,在对质量精益求精的今天,砼的质量成了各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广泛讨论的话题。本
2  孔洞
现象: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
2.1  原因分析
2.1.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2.1.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2.1.3砼离析,或严重跑浆。
2.1.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2.1.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2.1.6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2.2  预防措施
2.2.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砼浇注,使砼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2.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2.2.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a.?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b.?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
2.2.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灌注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3  砼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
3.1  原因分析
3.1.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3.1.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3.1.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
3.1.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3.2  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3.2  处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潮湿的水泥抹平。
4  蜂窝
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4.1  原因分析
        4.1.1砼配合比不合理,碎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碎石多。
4.1.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4.1.3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砼离析。
4.1.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捣又下料。?
5  露筋??
现象:钢筋砼结构内的钢筋露在砼表面。
5.1  原因分析
5.1.1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5.1.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5.1.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
5.1.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5.1.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
5.2  预防措施
5.2.1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5.2.2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5.2.3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砼浇注。
5.2.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5.2.5砼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5.2.6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5.3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6  缺棱掉角
现象: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6.1  原因分析
6.1.1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6.1.2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6.1.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6.2  预防措施
        木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浇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砼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6.3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7  施工缝夹层
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7.1  原因分析
7.1.1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前,捣实不够。
7.1.2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7.2  预防措施
7.2.1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
7.3治理方法
        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结论:
        虽然现在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但是新问题会不断出现,通过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我大致总结出以下几点防治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的建议:
        1、设计单位应该提出混凝土质量的具体要求和混凝土施工养护的基本要求,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确保混凝土收缩与膨胀相抵消;
        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要求严格,计量要准确,坍落度抽检工作要加强,不能流于形式;
        3、混凝土振捣要密实,拆模后须挂草帘或麻布浇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两天;
参考文献:
1  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第三届全国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
2  苑振芳,砌体结构的局部配筋对裂缝控制和伸缩缝间距影响的讨论,《工程建议标准化》1996.2期
3  配置灰缝钢筋砌体的裂缝控制,第10届国际砌体会议论文集,1994.P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