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钟槿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014010
摘要:在时代进步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开采力度变得越来越大,采矿这个行业也迅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正是事故发生率的不断提升,因此工程安全的问题越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做好施工安全的工作,采矿工作才能够高效进行。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针对矿区的井巷工程进行考察,对其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找到不安全技术因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以提高井下煤矿采矿工程的安全性,减小人员事故的伤亡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煤矿采矿工程;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
煤矿在所有的能源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煤炭生产主要是依靠煤炭企业开采来完成的。为了满足社会对煤矿资源的需求,煤矿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所采用的开采技术,提高采矿能力。此外,为了保证煤炭开采的顺利进行,煤矿企业还应做好地下矿山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以充分发挥煤矿开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特征分析
1.采矿技术的针对性
采矿技术上的种类异常丰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矿区的矿产蕴藏的形式不一样,所以在对开采技术进行选择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规划,让采用的技术优势可以发挥到最大,如长壁采矿技术在煤矿的应用实用度较强,但是这种技术应用到金矿的开采过程中去的话就会降低开采工作的效率,因为开采技术在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矿产的种类、开采的区位、矿藏的内部基本结构等都是技术人员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利用时应该进行的考虑。
2.采矿技术的风险性
采矿操作无论是露天环境下还是井下作业,技术操作上的要求都异常高。因为这些矿产开采的环境一般都较为恶劣,同时有很多突发情况是无法进行提前预知与避免的,因此在实际步骤开始之前应对采矿的流程进行较为全面的规划。采矿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如果采用的采矿技术与操作动作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话,就会导致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表现在方方面面,但是其中最为要命的是这些危险最终可能都会落在人员的安全维护上,一旦发生矿采事故影响的范围就会波及的很大,采矿企业的财产损失事小,最为严重的后果是的造成人员上的伤亡。
二、采矿工程技术分析和发展
2.1分类
(1)露天开采。一般对于一些煤炭埋藏深度显得煤矿,大多数会采用露天开采完成,开采以挖掘为主,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然而,应为煤炭埋藏深度浅,所以煤的质量低,价格也相对较低,新疆和内蒙古是中国露天开采区。
(2)井采。地下开采是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最广泛的方式。受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特点的影响,地下开采技术有很多,如爆破开采、机械化开采等。然而,地下开采往往伴随着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这对煤炭开采企业在施工中所采用的安全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一些发达国家,数字煤矿建设已经初步形成。通过无人值守的办公室,可以通过遥控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设备智能技术实现煤炭的精确开采,这些技术在煤炭生产中的使用对开采的精确性,安全性都有一定的提高。
三、采矿区井巷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措施
(1)单道起坡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和解决措施。一般情况下,在中部车场的位置,都是采用单道起坡。因此施工之前,在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到中部车场的实际情形,不同的情况之下,需用不同的施工措施,其起坡轨道也不尽相同。
这个环节里,通常有两种形式——单道、双道。对于双道而言,施工过程的要求会更高,施工的工作量也会更多,难度较大,此外,还有固定道岔与弹簧道岔也必须考虑在内。相反,单道要简便得多,工作量也小。可以大大节约成本。长期以来,各地矿区在进行车场设计时,主要也都采取单道的设计。不过,这种简便的方式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单道并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而应该采取双道,一来是车辆能够顺利通过,工作人员的安全也可以得到保障。
(2)曲率半径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其解决措施。一般而言,在井巷的施工建设中,主要的运输车俩是7t的自粘式电机车,这种车型的曲率半径通常是12米,或者15米,另外一些运巷则为9米。具体操作中,钢索一般会造成巨大的磨损,因此可能会存在钢索崩断的情况,最后难免造成安全事故。另一种情况是,如果电机车转弯过于急速,落下来的扦石可能就很难耙到底,从而造成巷道的上坡,使得道路阻塞,影响道路流通性。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应当严格采取9米或者12米的半径,坚决摒弃6米的曲率。
(3)弯曲巷道的设计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和解决措施。弯曲巷道设计这个环节里,如果没有设计师的实地勘察,只参照大致方位和方向等因素的话,设计人员就可能将下部车场的位置,设于弯曲的巷道中,从而给电机车的操作者带来了视线的盲点,无法准确对意外情况作出反应,阻碍他们与信号挂钩人员的交流,从而带来了安全隐患,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在设计中,要杜绝将其设置在弯曲巷道中,尽量选择笔直的部位来设计。
四、开拓巷道施工环节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措施
(1)对于下部车场轨道,太小的安全间隙容易导致事故。想要让车辆行驶更加安全,下部车场的轨道应该留有足够的间隙,不能低于1.4米,然而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都只留了1.3米,有时甚至更小,这必然让那些过长的材料无法运输,两车相遇,就有可能出现碰撞的情况。
(2)巷道的高度不够。通常在掘进巷道时,所采取的往往是借助砌碹支护开拓作业,这时主要是借用半圆的拱形断面,而墙体的高度,要保持在1.2米。然而在具体操作中,许多的矿区都没有达到这个参数的标准。有的仅有1.1米,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在巷道架线的话,架线是不能够达到一个较为安全的高度,从而较低了施工的安全系数,很容易导致触电的情况产生。因而,在进行墙体高度的设计时,必须要实地勘察,结合具体情况。
五、由不规范的开采所导致的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措施
(1)挖掘视角的不规范导致的安全因素。由于是井下工作,在挖掘过程中,必须要选择合适的角度,保障精准无误。角度太大,或者太深,侧滑的情况就可能出现,从而使得现场施工的安全遭到破坏。如果太小,就会出现偏差,让开采进展变得缓慢。
(2)安全管理不完善。在矿井工作是较为危险的工作,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更强的安全意识和观念,或者施工单位忽视了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因此可能会使得施工人员没有很好的安全防范能力,以及处理危机的能力。井下采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的盲目性,随意性,甚至违章施工,这会使得施工更加危险。因此要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就必须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使之熟练地掌握较强的危险应对能力,提升其安全防护意识。
结束语
煤矿业的发展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煤矿采矿作业时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煤矿采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事故的隐患。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主要是井巷工程部分、开拓井巷工程部分、采掘面施工部分。从安全事故隐患的类型来看,大多都是与施工管理不当、施工设计不合理所致。因而在提升煤矿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方面,必须从管理和设计两方面抓紧,积极消除安全事故发生的技术因素,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强化安全管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邹向天.浅析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2017(05):15-17.
[2]陈佰祥.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3):5.
[3]郑媛.煤矿工程采矿技术及安全管控策略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0(10):19-20.
[4]刘键.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简述[J].石化技术,2020,27(04):30+35.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